太极高手六段 发表于 2004-1-31 21:28:00

三板斧6235拳友:多谢了! <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谢谢你的提醒,今后我会注意的.&quot;诗向会人吟''.现如今练太极拳千万人,得道者风毛鳞角.唉....???.<br> &nbsp; &nbsp; &nbsp; &nbsp;:“莫道点气(弹抖劲)零零星,须要全神运在中,如梦里着惊,如悟道忽醒,如皮肤无意燃火星,如寒侵腠里打战栗,如漫天云里闪电踪,想情景,疾、快、猛”。

优游 发表于 2004-1-31 23:27:00

不要老以为自己是阳春白雪,众人皆醉.....<br>太极之深,太执着自己所&quot;悟&quot;反为前进的桎梧<br>不能推翻自己说明你已经停止不前了<p><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我的自言自语,没有针对谁,谁想跳起来就尽管跳吧.哈哈<br>

无相 发表于 2004-2-1 16:19:00

称碧海潮声兄为师侄,就是想提醒一下,不要太在乎那些评出来的段位。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重要的,还是通过练习太极拳提高自己的修为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了解。当然,这样称呼也不是没原因的。既然碧海兄见到冯志强的徒孙照片就直打招呼,要代向冯师爷问好,我这管冯志强叫师伯的人也没占他便宜。而网上这位太极高手六段,不知从陈照奎算起该是什么辈分,我向,大概也是陈照奎的徒孙辈吧。<br>有孔雀王网友质疑如下:<br>知道内劲怎么练吗, 哧,<br>又不懂怎么练内劲, 唬人谁不会啊, 内劲鼓荡, <br>又有太极六段高手质疑如下:<p>&quot; 形圆在折叠,劲圆在内换,骨圆贵斗榫,气圆贵旋转''...懂否???. <br>一并回答吧。<br>本人不才,但遇到好老师,内劲鼓荡、劲由内换这些境界本人都算有所认识吧。<br>不想跟这些朋友搬书本,背口诀,只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吧。所谓气宜鼓荡,内劲圆融,不过是说所练出来的内劲能够听从自己意的指挥,完全突破身体和招式的外相束缚,要去哪里就去哪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棚劲有其外形,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内功心法来打棚劲,则必须将实处完全变虚(这也是化的过程),再将内劲沉下去,由对方身后虚的地方变实,用自己的意在那里将自己的内劲带起来。这样打出来的棚劲,对方通常都被拔根而起。如此,不仅每一招每一式都可打棚劲,而且,每一招每一式可同时打出八劲。拿化发打全部同时进行,也就是所谓的阴阳相济。当然,这些也还是太极拳由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的功夫,不算什么。只是为了在这里说明内劲内气如何鼓荡。<br>再说到劲由内换,当然也复杂,但有好老师教也不难,关键是改变观念,大松大柔,相信所有的招式都只是外形外相,什么太极气圈了,圈加小气球了,圈变成手上的环了,一沾对手全身都是环了,大环小环一起走了全是在里面,外形完全不显。这样的功夫,也不过是太极拳的中级功夫。<p><br> <br>

无相 发表于 2004-2-1 16:31:00

再多说一句:看李经梧老先生坐在轮椅上的发人照片,哪需要什么胸腰折叠啊。李雅轩患癌症之后,也是在轮椅上能将数十年不见的老朋友打出几米远,都是走的内劲啊。可惜,现在内地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功夫了。碧海潮声兄所练算正宗,亦懂得向里面求了。假以时日,应当有成就。<br>至于孔雀王和太极高手六段,其实不是质疑本人所论劲有内换不对,而是质疑本人不懂这些,却在那里瞎唬人,网上世界,说这些话本无所谓,本人也不能去做给他们看,只能说几句浅薄的体会吧。他们若真练到了,也会明白本人所说的境界吧。

龙太极 发表于 2004-2-1 21:22:00

各位要是能从几张照片就能看出功夫的深浅,那可真是高人啦,呵呵.要本人来看,太极的功夫可不是仅从几张照片就能分得出高下来的.有没有内劲,会不会鼓荡,内劲如何那要搭手去听的,能有内劲,那也只是知已的功夫,太极 是要去听劲的,能懂听劲方能叫懂太极吧.<br>劝各位最好能传上一点视频来给大家欣赏,也好让大家一睹各高手的风采哟.<br>呵呵,本人无门无派,和大师们也还没搭上边,不过我想太极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还是那句话:练太极是需要慧根的,理论讲的好的可不一定是高手!<br>一点看法大家 来探讨.

wuji 发表于 2004-2-2 12:02:00

好,有大家风范

孔雀王 发表于 2004-2-2 20:59:00

听你的解释好像绕口令, 哪有那么复杂.<br>听好了!!!!!!!!!!!!!<br>鼓, 就是满,<br>荡, 为开合,<br>先要练到内气充盈, 方可有收放的感觉, 收放自如则为荡, 总结起来就两个字, 开合.<br>哪有什么前面后面, 现这里再那里, 如果对手可以被你的内劲整体控制, 需要那么多罗嗦事吗?<br>如何练到内气充盈, 办法多多, 静功得气快, 可是易走叉, 动功行气佳, 可是需有一定的内气底子. 其实练拳是行气的最好办法, 可惜很多人, 知知道如何行拳,却不知如何行气, 因为没有内气, 又怎么谈行气呢, 最终不过是会了一套太极拳架, 其实什么也不会.<br>拜托以后不要和我们讲那些个前前后后的东西, 请讲关键.<br>我可以明白的告诉大家, 太极的功夫, 就是开合的功夫, 有开合就有阴阳, 有开合就有动静, 有开合就有此消彼涨, 有开合就有敌弱我强.<br>要练开合, 不但要会拳架, 更要懂得如何培养内气和内劲, 开合不但是身法的开合, 更是内劲的开合.<br>所谓拳是两个人的拳, 听说过没有, 如果你知道拳是两个人的拳, 就知道如何练身法的开合, <br>所谓推手是一个人的功夫, 如果知道如何长内气和内劲, 就会知道内气和内劲的开合是多么的重要.

行云流水66 发表于 2004-4-15 10:06:00

松 圆 柔 静 年纪青青 真是天赋异廪 有时间要见面一谈

洞庭周 发表于 2004-4-19 13:01:00

太极高手六段是个实在人,也是个热心人,还是个懂拳的人。孔雀王既是,还望爱好者珍惜。别人只要说得实在,有理有据既应感谢。我相信他们若是对他们身边的人不一定会轻易说的。

想学太极拳 发表于 2004-4-23 16:56:00

请问在哪可以学到李经梧的拳架<br>版主你是哪的人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碧海潮声”版陈吴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