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4-3-29 21:24:00

请教青龙出水的发劲

各位高手,板斧我练青龙出水时右手老是发不出整劲,感觉非常别扭。按照拳理,凡有不顺遂之处,必往腰腿求之。还请各位高手多多指教。

清静無為 发表于 2004-3-29 21:52:00

拧腰坐胯!右拳的钢落点要和左肘尖的钢落点同时到位<br>形成对拉之势.

老楼 发表于 2004-3-30 10:28:00

发不出劲就别发呀,缓缓飘出,自在其中。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4-3-30 21:36: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老楼</u>在 <em>2004/03/30 10:28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发不出劲就别发呀,缓缓飘出,自在其中。<br></div><br>楼兄,这我就不敢苟同了。不想发劲,与发不好劲是两回事,咱们练太极拳,如果不精益求精,处处追求完美,那就练成摸鱼摸虾了,不如到公园里和老头老太们玩玩。。

莫名其妙 发表于 2004-3-31 00:01:00

我觉得老楼这次说得没错。如果发不出劲而强行发劲只能造成对身体的伤害。还不如不忙着发劲。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4-3-31 09:00:00

可以先调整身型的姿态,不必忙于发劲,待姿势顺畅,劲路自然通了,也就不会有不顺遂的问题了。

老楼 发表于 2004-3-31 10:56: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三板斧6235</u>在 <em>2004/03/31 05:36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楼兄,这我就不敢苟同了。不想发劲,与发不好劲是两回事,咱们练太极拳,如果不精益求精,处处追求完美,那就练成摸鱼摸虾了,不如到公园里和老头老太们玩玩。。<br></div><p>板斧兄弟,我觉得太极拳的劲是长年累月慢慢积累而出的,发现自己的手臂渐渐的由轻柔至凝重。所以,我认为不存在“发不发得好劲”这个说法。只存在“有没有得劲”之不同阶段。

凌虚 发表于 2004-3-31 13:06:00

板斧兄,成都市场有北体武冬出的陈式太极竞赛套路,里面的青龙出水的劲力我以为是比较正规的。可以买来观摩一下。青龙出水的劲和掩手纮捶有些相似之处。

可酱豆 发表于 2004-3-31 16:55: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老楼</u>在 <em>2004/03/31 10:56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板斧兄弟,我觉得太极拳的劲是长年累月慢慢积累而出的,发现自己的手臂渐渐的由轻柔至凝重。所以,我认为不存在“发不发得好劲”这个说法。只存在“有没有得劲”之不同阶段。<br></div><p>凝重是个阶段是僵劲的表现。<br>板斧兄,你还的好好练练腰档劲,劲不可瞎发,注意让劲往后背走。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4-3-31 22:11:00

[这个贴子最后由三板斧6235在 2004/03/31 10:39pm 第 2 次编辑]<br><br>感谢这么多朋友的帮助。<br> &nbsp;关于发劲,我想谈谈个人看法:首先,盲目发劲有害于身体,这是已经形成公论的(莫名其妙兄所言不虚);其次,劲就是力,力传递得不好就是拙力,力传递得好,全身力能集中于一点发出,就是劲;其三,太极拳应该练就挨着何处何处击的发劲水平,说到底,练的就是做到全身各处皆能传递好力,犹如一个球,球体的任何一点都能传递出整个球的力。<br> &nbsp;因此,我们练拳时的松柔应是体会力的传递,如果有僵劲则力的传递就不圆满,其实我练不好青龙出水的原因就在于此。太极拳的劲根在腰足,可酱豆兄叫我好好练腰档劲是很有道理的。<br> &nbsp;楼兄所论“得劲”我完全赞成,王选杰先生就“得劲”还专有论述,发人深省。我所谓“不想发”和“发不好”意思是决不知难而退!凡是发劲不顺遂,必从松柔处体会之,从腰腿处求之,直到顺遂为止(碧海和可酱豆兄指点得很对)。<br> &nbsp;<br> &nbsp;<br>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青龙出水的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