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狼 发表于 2004-4-19 20:29:00

不是野马分鬃!<br>请注意野马分鬃的右手不是这样的,老架、新架都不是...........

龙太极 发表于 2004-4-19 22:06:00

也不是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前半个动作的左手,是这个样子吗?<p>

北方狼 发表于 2004-4-20 08:17:00

新架“金刚捣碓”的前半个动作正是这样的,左手掤出后有一个前弹(撩)的小动作,我觉得这正是弹完后欲收回时。

红枫叶 发表于 2004-4-20 15:24:00

山河先生,客气了。不谢。<p>改正之法,只要左胯沉右胯提,<br>则脊椎可中正,而力已由此一动而把左腿撑力由腰胸而传至手上。<br>此一动全动,上下相随之法。<br>亦由此下盘虚实已分而变得轻灵。<p>夜已深,仍不能寐,再说一点,莫怪多言。<p>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4-4-20 18:54:00

野马分鬃的右手是怎样的?<br>另外小擒打有个过渡动作也很像。

红枫叶 发表于 2004-4-23 19:13:00

我上面的贴子把左右写乱了,当晚实在太疲倦。<p>“改正之法,只要右胯沉左胯提,<br>则脊椎可中正,而力已由此一动而把右腿蹬力由腰胸而传至手上。<br>此一动全动,上下相随之法。<br>亦由此下盘虚实已分而变得轻灵。”

天中猿 发表于 2004-4-25 08:56:00

此拳照即非&quot;金钢捣碓&quot;,又非&quot;野马分鬃&quot;,而是八字圈练习顺逆缠中的过渡动作

天中猿 发表于 2004-4-25 08:57:00

敬请点击中文网址:驻马店太极网

天中猿 发表于 2004-4-25 11:45:00

红枫叶先生您好!<br> &nbsp; &nbsp;关于你所说的拳照:<p>“胯不动而手前伸”的说法我觉的应该符合郑州张志俊老师所说的“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棚劲,后乍腋下空”的理论。张志俊老师所传授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的理论在国际太极拳界轰动极大,请你多关注一些张志俊老师的文章,你会感悟很大。<p>很想和你交朋友,请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好吗?<p><br>

天中猿 发表于 2004-4-25 17:27:00

请看陈式太极拳精选32式套路演练http://202.102.233.131/cljh/tj/img/tj.wmv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发张照片,敬请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