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
发表于 2003-11-19 10:37:00
这小哥的拳架如何?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1/21_4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正文为空!
XIAOHU
发表于 2003-11-19 10:57:00
这是陈家名门七龙之首,陈沟武术馆主教练陈炳老师演示的单鞭呀。<br>
tmyanm
发表于 2003-11-19 11:06:00
一般吗!
老楼
发表于 2003-11-19 11:08:00
小胡好眼力,正是陈老师,现在复旦教拳。<br>
古水
发表于 2003-11-19 12:04:00
不过如此!
老楼
发表于 2003-11-19 12:16:00
我觉得一张照片说明不了问题,看一段连续的拳架才知道高低。<p>有时候,连续的拳架也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出点什么。<p>鼓鼓勇气才能说下面这句话:冯志强老师的“浑元太极”录像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不过,不能说明冯老师没工夫,只能说明我自己还没到这个份儿上。<p>和你共勉。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3-11-20 13:52: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老楼</u>在 <em>2003/11/19 12:16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我觉得一张照片说明不了问题,看一段连续的拳架才知道高低。<br>有时候,连续的拳架也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出点什么。<br>鼓鼓勇气才能说下面这句话:冯志强老师的“浑元太极”录像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不过,不能说明冯老师 ...<br></div><br>最近买了盘冯志强老师的《32式炮捶》VCD,冯老的起式与他在《精练48式》里又大不同,但总还是显出大家风范。可是他的两个女弟子的动作,可真是……那个……哈哈!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3-11-20 15:19:00
太极拳重意不重形,功夫到了以后,一举一动无不合乎太极,那个时候行走坐卧无不跟练拳一样,外在形式上随意变化,同一个招式可以有千万种练法。
老楼
发表于 2003-11-21 10:12:00
举手赞同。<p>这也就是为什么太极拳会出现那么多流派门派的原因。<p>当某一个宗师级别的人在掌握了太极运动的规律和方法论以后,综合自己以往的资源和当前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下套路,并对动作做符合他的理解注释,就变成了某某门某某氏太极拳。<p>所以我认为从运动哲学的高度看,各门各派的太极拳大同小异,在我看来就是书法的颜体、柳体或者行书、草书的区别。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3-12-4 21:48:00
不知你们看过《陈家沟功夫》这盘VCD没有,片头陈炳教学生练斜行时脑袋直晃悠,不知是什么拳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