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二当家的苦恼
<p><font face="Verdana">少林寺二当家的苦恼女人了解少林寺二当家的苦恼么<br/>欢喜地,本指菩萨修行的一个阶位。 <br/> 但在少林寺,它成了一个公司的名称。2008年5月12日,少林欢喜地有限公司的实体店在少林寺景区开业,引人注目。<br/> 一个月后,它在互联网上的网店也正式开张,其中一套《少林武功医宗秘笈》标价9999元,加上邮费轻松突破万元——“借佛门疯狂敛财”,非议之声群起。<br/> 少林欢喜地,少林寺的下属公司,令这座中外驰名的千年古刹再次陷入争议漩涡。<br/> 神秘的秘笈<br/> 在威严的少林寺旁,少林欢喜地商店总让人感觉有些异样。<br/> 出寺院大门右转,沿红色院墙走出去十米左右,忽然多出个黄色的大门。门是仿寺庙的样式,丹红色的横匾上写着“少林欢喜地”。门外站着两个迎宾的小姑娘,穿着灰色僧衣,见人走近,即双手合十,头微低,道一声:“阿弥陀佛,施主您好。”<br/> 迈入大门,三面三房,正面一间里出售各种和少林有关的纪念品;左手一间是素食餐厅,可在此品尝少林寺僧侣的斋食;右手一间是展示禅修功夫的体验馆。<br/> 中间的商店里,衣物、僧鞋、武僧护具、明信片……琳琅满目,不过价格偏高,一双僧鞋售价大多在300元以上,一张明信片36元。旁边的餐厅,食物全是素食,价格也颇高,一碗面加一杯茶,要价40元。<br/> 商店装修可算得上“豪华”,整体的环境高雅舒适,商品一尘不染,餐桌明亮洁净。<br/> 记者以游客身份询问工作人员,一位姓刘的小伙子介绍,他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郑州被培训了一个月,开业就来到这里。小刘说虽然人属于少林寺,但他并不信佛,来这边工作是因为待遇还可以。<br/> 记者问起了那套售价高达9999元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小刘说,店里现在只有一套,但不轻易拿出示人。<br/> “《秘笈》包括少林绝技和少林武功、少林的健身养身之道和一些医术秘方等。很多内容多是历代僧人口口相传才得以保留,一共只出版了几套,属于文化遗产,所以价格比较贵。”小刘解释说。<br/> “如果买了,能练成神功吗?”记者问。<br/> “你以为是拍电影呢,这套书只是用来研究佛学、强身健体。”旁边一位工作人员揶揄道。<br/> 没有僧人参与经营<br/> 在记者停留的半个多小时内,店里鲜有人光顾,来的几位也是转转就走,并不多做停留。<br/> 小刘说生意并不好,“像我们这里的衣服,一天能卖几件就不错了。”记者看了下,一件普通棉质短袖T恤的价格为97元。<br/> 店内一负责人抱怨道:“我们的店一开,势必会影响到景区内其他商店的生意,所以开店至今干扰不断。”<br/> 而同样的商品,在网上的销售却还不错。记者在网上看到,开业一个月,少林欢喜地在某购物网站上就售出了360件商品,买家的好评率也达到了100%。<br/> 该公司企划部工作人员顾俪颖向记者介绍,少林欢喜地的总部设在了郑州市经三路一所大厦内,现有30多名工作人员,现在北京已开了两家分店,还准备扩大规模。<br/> 钱大梁是少林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少林欢喜地属于少林实业有限公司,他把少林寺开店引起的争议解释为“一场误会”。<br/> “其实是人们误读了少林寺,欢喜地开店并不能代表少林寺的商业化,没有一个少林僧人参与经营,进行商品开发和销售行为的是少林欢喜地公司。”他说。<br/> 记者走出少林欢喜地,在门口正好碰到一个旅游团,导游正告诫游客:“千万不要进去买东西,里面的东西贵得我都不想说。”<br/> 与冷清的欢喜地相比,十几米外,就是门庭若市的少林寺。<br/> 遥想大唐贞观年间,少林寺2000多僧人一起习武,那该是怎样一个壮观场面?<br/> 释永信的一天<br/> 记者在少林寺见到郑书民时是上午9点,据郑透露,此时释永信已经起床4个多小时了。<br/> “方丈会在4点多起床,然后坐禅两小时,7点去斋堂和众僧一起用斋,上午在寺里各处巡视,处理寺务。下午研习佛法,也看看其他方面的书,晚上看看新闻,然后尽可能早点睡觉。”郑书民在少林寺的大雄宝殿中对记者透露了释永信一天正常的作息安排。<br/> 想采访释永信必须通过郑书民这一关,“你看,要采访方丈,连中央电视台的也得排队。”郑书民点开电脑屏幕上一个电子文档,指着上面列出的媒体名单对记者说,“这采访的预约时间都排到几个礼拜外了。”<br/> “开会,接待,开会,接待,方丈太忙了。”自称是“打工仔”的郑书民用这些话来点评这个他称为方丈的“老板”,他告诉记者,实际上释永信不可能像此前所说的那样正常作息。<br/> 他有可能一日三餐都在外面的饭局上,甚至晚上都在异地甚至异国就寝。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往往是在接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人物来访、开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只有一点释永信始终保持着:不管头天晚上休息得多晚,他总会在5点钟之前起床。<br/> “今天一个非洲国家的议长来少林,他要负责接待,你今天肯定碰不上他了。”为了向记者证明所言非虚,郑书民拿出了释永信的日程表给记者看,期间还给释永信的助理打了好几次电话。到中午12时,他苦笑一下,说:“方丈现在也没吃饭呢。”<br/>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郑书民表示对很多采访都很后悔:“现在很多报道都把方丈写得很势利,我非常生气。”<br/> 在郑书民眼中,释永信“非常不容易”,他对记者说:“这么多年很艰辛地走下来,他一直在探讨少林寺的发展,探讨佛法该如何发展,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话,‘少林寺1500年前就存在了,那1500年后呢?’”<br/> CEO的由来<br/> 这样的等待,在记者前往少室山前,很多同行都提醒过。不过,这并不妨碍释永信在媒体上频频露面。<br/> 他总是一身黄色僧袍和红色袈裟,体型略微发福,他会坐着配有专职司机的越野车四处旅行,也会乘坐喷气式客机周游世界,他还在世界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大型表演,又与好莱坞明星交往,并在全球开设少林分寺。在最近的一次接受采访时,释永信自称最喜欢独坐禅房,打坐、思考。但随后他即感慨,自己每年有超过1/6的时间在国外飞,和上流社会打交道,去过的国家现在连自己也数不清。<br/> 人们对少林方丈的印象大多来自金庸、古龙的小说,严肃、古板,与世俗生活隔绝,是那些书中方丈的生存方式。而在释永信的身上,则难见这样的痕迹。<br/> 据了解,如此高频率的曝光率,始自2004年的一次美国媒体的采访。据郑书民透露,2004年美国探索频道来少林寺拍一个节目,“可能是英语里‘方丈’没合适的对应词,所以节目管方丈叫‘少林寺CEO’。结果就打那起国内媒体突然开始对我们集中报道起来了。”郑书民说,“虽然觉得这称呼不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大家都这么叫,方丈也只好认了。”<br/> 一名曾经采访过释永信的同行告诉记者,这位面相憨厚的佛门CEO有着常人难逮的铁腕,民主化管理在他看来是行不通的。诸多大型国企的“领导一支笔”制度在少林寺别无二致,而许多决定少林寺发展的大事,也都由这位穿着袈裟的CEO一人拍板。对于这个评价,释永信曾在一次媒体采访时坦陈:“民主管理也许在别的地方行,可唯独庙里不行。俗话说:一百个和尚乱当家。因此,我不相信民主,在我看来民主就是平庸。好在我的‘独断专行’给全寺带来的结果摆在那里,大家还都相信我,认可我,起码目前我还没听到内部反对的声音。”<br/>“释永信”的由来<br/> 有关释永信出家有好几个版本,在河南同行的帮助下,记者把各个版本进行比较整理后,大致整理出了释永信的出家之路。<br/>释永信祖籍安徽颍上,俗姓刘,名应成,1965年出生,父亲是水电部第四工程局的一名职工,参加过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母亲一人在家带着5个孩子务农,他在家中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br/> 刘应成的父亲曾经到过少林寺,所以也知道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于是,在回家探亲时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年少的刘应成就记住了少林寺。<br/> 1981年3月,春节刚过,16岁的刘应成只身一人,来到少林寺。但是,刘应成身上没有介绍信,只能再回安徽补开介绍信方能加入“少林寺生产队”。当然,刘应成能成功皈依佛门与他母亲信佛是分不开的。另外,他共有5兄妹,家里也不指望着他传宗接代,出家就得到了家长的许可和理解。<br/> 待刘应成拿着介绍信来到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在编人员不到10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共有30余亩薄田。口粮不够吃,早晚两顿玉米糊糊,仅中午一顿馒头,且限每人两个。如今的释永信回忆说,许多人以为他当年出家是为了在寺院里混个饱饭,其实,当时寺院里比起老家的生活差远了。<br/> 在寺里,释永信做过饭,放过牛,种过地……他的勤快、好学很快得到了几位老和尚的赞许,更是获得行正和尚的喜爱。在行正的主持下,释永信就在少林寺立雪亭举行了简单的皈依仪式。<br/> 1984年,行正方丈让19岁的释永信成为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之一,被别人称为“二当家”,协助行正方丈处理日常寺务。<br/> 此外,释永信还设法筹资修复了法堂、钟楼、鼓楼等,给少林寺找回了一些重整旗鼓的气象。而行正方丈1985年查出得了胃癌,也在默默盘算着接法传人的最佳人选。<br/> 一天深夜,释永信来到行正方丈床前,行正方丈问:“你有事吗?”释永信答:“弟子这些天来,看到师父已是年迈多病,处事常常力不从心,有心代师父挑挑担子,不知师父让不让弟子代师父来挑?”行正不动声色地问:“你的肩膀能够挑动多少斤?”释永信答:“师父原先能够挑动多少斤,弟子现在就能挑动多少斤!”<br/> 1986年,释永信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任副会长;第二年,又发起建立少林寺武术队,后发展为武僧团,任团长。<br/> 1987年8月,老方丈圆寂,年仅22岁的释永信承师衣钵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寺院住持。<br/> <br/></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