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j1970 发表于 2004-3-23 12:45:00

门惠丰先生为《李经悟传陈吴太极拳集》一书作序

《李经悟传陈吴太极拳集》一书问世,实为武术界一大喜事。<br>我青年时代,曾观李经悟老师练拳,身躯魁梧,功架浑厚潇洒,气度非凡。偶尔与我讲手,以为与童玩耍,实则口专身授,至今难以忘怀。李老无门户之见,多师傅学,集各家之长熔为一炉。李老自幼习武,先学秘宗拳,后拜师于太极拳宗师赵铁庵,杨禹廷、陈发科等,悉心苦学,精通入化,深得太极拳真谛;陈式之刚发,吴式之柔化,杨式之舒展,孙式之灵巧,融各家之精华于一身,集而大成,盘架、推手,功深另人叹服。<br>李老不仅拳艺精湛,而且武德高尚,一向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求闻达,一身“浩然正气”,泰然处事。五十年代,国家体委派李老和李剑华老师合编《陈式太极拳》一书,本应李老示范拍照,但谦和不肯,推荐陈氏后代陈照奎师弟拍照图示,并亲自指导拳架,陈式太极拳头路书写完稿,因工作调动转交他人再版,只字不提李老名姓,武术界知者为之不平,李老却淡然一笑。这坦荡胸怀至今影响吾辈。<br>正当中华武术推向世界之际,李老师编蓍《李经悟传陈吴太极拳集》一书,我喜出望外,实为我中华武术增添异彩,必将丰富太极拳内容,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我原和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荐此书。<br>门惠丰<br>1992年5月7日

行云流水66 发表于 2004-5-3 10:45:00

你好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4-5-9 09:18: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预估</u>在 <em>2004/05/09 02:09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李经梧宗师的弟子有很多。<br>究竟谁打拳打得最好哇?<br>想听大家的意见。<br></div><br>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心得,大家水平或者不同,理解上一定有各自独到的地方,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意义,某些时候反而会影响团结,要慎重。

诺亚方舟 发表于 2004-5-9 11:51:00

同意碧海意见,影响团结。影响感情。对了,后悔5.1没去找你,过完了才想起来。到北京也就四五个钟头,浪费了7天。不过以后放长假短假有地方去了。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4-5-11 09:33: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预估</u>在 <em>2004/05/11 00:48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原来如此。我也同意碧海意见。<br>那么这么说吧。李经梧宗师的弟子谁有名气。<br>大家听过谁的名字。<br></div><br>名气这个东西,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见得没有名气的就一定不如有名气的。您是同门吗?据我了解,我们这一支本身就是不太重名的。

诺亚方舟 发表于 2004-5-11 10:31:00

是啊,李经梧老先生是不太重名气的,现在好多练太极拳的不知道老先生。即使知道的,也不太了解。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4-5-12 09:31:00

您可以去秦皇岛、北戴河看看,那里有很多李老的传人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4-5-13 14:10:00

到秦皇岛可以打听王大勇先生,他是我师爷的首徒;也可以打听左志强师叔,他现在已经是中国武术的七段了;到北戴河可以去找找冯志明师叔,他的推手技艺很高;还有吕德和师叔、冯益健师叔,他们都是现在在国内比较出名的人了。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04-5-20 14:52: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预估</u>在 <em>2004/05/19 03:34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碧海潮声 先生<br>我刚才看到了冯益健大师的推手,好厉害呀。李经悟大师的徒弟都那么厉害吗。<br>还是只是冯益健大师突出厉害。打拳也一定漂亮吧。你看到过吗?李经悟大师的功夫都传给他了吗?<br></div><br>据我所知,我师一辈上很多人都能传师爷的技艺,冯师叔也不能就算是他们那一辈中最好的,您要是有时间按我上面给您回复的去拜访一下,当有体会

诺亚方舟 发表于 2004-5-21 11:51:00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还是说各有千秋最合适.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门惠丰先生为《李经悟传陈吴太极拳集》一书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