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是怎样变成的
<p><font face="Verdana">祝大彤揭秘近来太极拳界的最大丑闻,就是“太极大师”祝大彤被自己的徒弟戳破了大师的光环,揭露了其招摇撞骗的真相。这让太极拳界一片哗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祝大师的拳理讲的头头是道,而一到动起真功夫来,就比三脚猫还弱。难道,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背离,不是功夫越高对太极拳的理解越深刻?难不成,拳理与功夫本就是两不相关的事情?若真如此,那么太极拳理又何以称之为拳理?其意义何在?<br/>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艰难的探询之路。祝大师自称就学于杨禹廷前辈。可查其著述,无论观念论点,凡稍觉似有精妙之处,全不见半点杨禹廷前辈的影子。我不是说杨禹廷前辈的东西不好,只是他老人家的主要特点是讲求规矩。无论是讲八方线,还是讲起止路线。所求者千人一样也。而祝大师最引以为傲的却是“点论”、“蓄外意”等。这些理论非为空议,定有洞彻太极拳堂奥之功夫,方能提出。可以说,这些理论的提出,是继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最大的理论建树。反观祝大师的功夫,唉——怎一个惨字了得!<br/>于是,我深入挖掘资料,终于有所收获。原来,祝大彤所披的大师的虎皮,是扯人家马有清的。不过,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大约小二十年前,祝大师还撰文说,天下能够明白太极拳的“松”、以及“蓄外意”等高深太极理论的人,不出吴图南、马有清和他自己,而“蓄外意”等理论是马有清提出的等等;后来,在他的言论中慢慢地马有清的名字不见了,只剩下吴图南和祝大师了,而理论自然被祝大师全面接收;再后来,吴图南的名字也消失了。天下最牛的太极拳大师终于可以横空出世了。<br/>接下来,祝大师到处宣讲趸来的拳理,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们迷迷糊糊地对其佩服的五体投地。祝大师的声名鹊起。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祝大彤用太极拳大师这个金字招牌换回了不少的金子。<br/>可惜,祝大师即不懂有财大家发的道理,更没有财散人聚的智慧。所以,才会有今日与徒弟反目成仇的下场。不过,考虑到他自己这么多年来,为了将自己包装成太极拳大师,的确可以说煞费苦心。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么多年培养我自己容易吗!”如果说祝大师还有肺腑真言的话,我认为这话可以算是最真的一句。</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都是钱财惹得祸 <font face="Verdana">名和利呀!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到去<br/>我挥挥手,莫回头<br/>、、、、、、、<br/>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