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4-30 09:44:00

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竞赛规程

<p><font face="Verdana">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竞赛规程(境内)</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一、日期、地点<br/>2009年8月19日至25日,河南省焦作市<br/>二、主办单位<br/>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br/>三、承办单位<br/>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br/>河南省体育局、焦作市人民政府<br/>四、参加单位<br/>(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武术中心、武术协会<br/>(二)各行业体协<br/>五、竞赛项目<br/>(一)套路比赛:<br/>1、规定套路:太极拳竞赛套路(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及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简化24式太极拳及32式太极剑只设集体项目参赛。<br/>2、传统套路:除规定的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外的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及其它各式传统太极拳、太极器械套路。<br/>3、集体项目:每队6人以上(男女不限),6人以下每少1人扣0.2分。拳、械、拳械混合均可。可以配乐(音乐自备,不能带歌词)。<br/>同类拳种、器械集中编组。凡每一拳种、器械不足5人时均集中编为其它拳种、器械类。<br/>(二)太极推手比赛:<br/>1、女子组:<br/>四个级别:48Kg;52Kg;56Kg;60Kg。<br/>2、男子组:<br/>八个级别: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0Kg;80 Kg以上。<br/>六、参加办法<br/>(一)套路比赛每名参赛运动员限报2个单项(拳、械各1项,不含集体项目),每队可报集体项目1项。<br/>(二)太极推手每队每个级别限报1人,每人限报一个级别。<br/>(三)年龄分组<br/>1、套路比赛:<br/>A组:16周岁以下(含16周岁);<br/>B组:17—39周岁;<br/>C组:40—59周岁;<br/>D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br/>2、太极推手比赛:<br/>A组:16—25周岁<br/>B组:26—35周岁<br/>C组:36—50周岁<br/>女子组只允许报A、B组。<br/>3、每个组别报名不足5人时,并入上一个年龄组。<br/>(四)参加太极推手和套路比赛D组的运动员在报到时须向大会提交赛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有效健康证明以及人身保险证明,否则不得参加比赛。<br/>七、竞赛办法<br/>(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单项和集体项目比赛。<br/>(二)套路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2006年研究制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办法》(试行)。<br/>(三)太极推手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太极推手竞赛办法(试行)》(附后)。<br/>(四)套路比赛时间:<br/>1、太极拳4-6分钟;太极器械3—4分钟。<br/>2、集体项目不得超过4分钟。<br/>(五)太极推手比赛采用单败淘汰赛。<br/>八、录取名次<br/>(一)规定套路各单项按男女、年龄组分别录取前8名,参赛人(队)数在9人(队)以下减一录取,2人(队)不录取名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二)传统套路各单项按男女、年龄组分别录取一等奖(按参赛人数的20%录取)、二等奖和三等奖(按参赛人数的30%录取)。<br/>(三)集体项目分别录取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以及其他太极拳、太极器械、太极拳械混合各一、二、三等奖。录取名次参照传统套路录取比例。<br/>(四)太极推手按男女年龄组分别录取前8名,各级别在9人以下减一录取,2人不录取名次。<br/>(五)凡参加比赛未获得名次和奖项的运动员,组委会颁发参赛纪念证书。<br/>以上录取名次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队)录取。<br/>九、报名与报到<br/>(一)报名时间:7月15日前,各参赛队填写报名表一式两份(报名表必须用A4纸打印),经省级武术主管部门盖章并连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责任申明书》,分别寄至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河南省焦作赛区。运动员《健康证明》以及一寸免冠照片二张寄至河南省焦作赛区。逾期不予受理。<br/>(二)报到时间:请于8月19日到河南省焦作市体育中心竞赛部报到。&nbsp;&nbsp; <br/>十、联系方式<br/>(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nbsp; 社会部<br/>联 系 人:李小杰&nbsp; 樊&nbsp; 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联系电话:010-64912159&nbsp; 64912149<br/>&nbsp;&nbsp;&nbsp; 传&nbsp;&nbsp;&nbsp; 真:010-64912159<br/>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br/>&nbsp;&nbsp;&nbsp; 邮&nbsp;&nbsp;&nbsp; 编:100029<br/>电子邮箱:shehuiwushu@126.com<br/>(二)河南省焦作市体育局<br/>联 系 人:李&nbsp; 立&nbsp; 许昭伦<br/>电&nbsp;&nbsp;&nbsp; 话:0391-3934492&nbsp;&nbsp;&nbsp; 3933192&nbsp;&nbsp;&nbsp; 3935343<br/>传&nbsp;&nbsp;&nbsp; 真:0391-3996522<br/>通讯地址:河南省焦作市解放中路401号市体育中心体育局竞赛科<br/>邮&nbsp;&nbsp;&nbsp; 编:454002<br/>电子邮箱:jztjq@sina.com <br/>十一、乘车路线<br/>各队可乘火车或汽车直接到河南省焦作市。乘飞机、火车、汽车在郑州中转,可到郑州火车站对面长途汽车站乘坐郑州—焦作的长途车直达焦作(郑州距焦作95公里);届时焦作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有专车接站。<br/>十二、其他<br/>(一)运动员须自行办理《人身保险》。<br/>(二)各参赛队报到后,大会医务组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取消参赛资格。<br/>(三)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三次点名未到,按弃权处理。<br/>(四)比赛无故弃权者,取消本人全部比赛成绩。<br/>(五)比赛运动员必须穿武术传统形式的服装、武术鞋(服装、器械自备)。<br/>(六)为保证竞赛编排秩序严谨,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必须在8月20日中午12点前向大会竞赛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每更换一项交100元人民币。<br/>(七)裁判员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br/>(八)此规程和报名表以及《传统武术竞赛办法》可登录中国武术协会网站:www.wushu.com.cn查询或下载。<br/>十四、未尽事宜另行通知<br/></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竞赛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