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man
发表于 2003-11-26 12:16:00
人自少年练拳,举手投足,已未必合于规矩,故须认清规矩,久久练之,流汗酸痛,至为艰苦;<p>请问真太极前辈, 太极的规矩是什么?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6 13:14: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方圆快慢</u>在 <em>2003/11/25 09:58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请教真太极先生<br>可否这样理解:<br>"神气如电切入其虚处" 是指心神如电切入其虚处, 而意气合<br>"骨肉一合" 是指劲的产生和作用过程<br>...<br></div><br>开合是一种状态,不是指进出运动的状态,神气是在开的状态下切入的。<br>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6 13:30:00
manman:你好<br>太极的基本过程和要求大致如下:<br>先要通过站桩等基本功,挺腰;开裆园胯,以此拎松全身,化去僵块,全身有一统一指挥,骨肉上下一致,这样2-3年只要方法准确,一定有成,此时遇外力脚下有根,受力支点自然在腰上,不会在肩;胸口;等地。到那时可以松的状态承受极大的外力。以下要练神气,用心运身,渐渐手脚及全身神气从心而一体,神气君来骨肉臣,这样也要2年左右。此时就是内家拳。如用五行相生克之理用来运动身体和神气就叫五行拳,用八卦相变之理就是八卦掌。要学太极必须先明白无极的道理,先要体会物我一体的概念,这一点很难,一必须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底蕴,二必须要神气充足。怎样才可能体会细腻的东西。不过还必须明师在旁指点方有希望。若然侥幸悟入,则需保护观想,使之纯熟。这时任敌再大力,再魁梧,你在心上不会产生对待之意,此时敌我一体方是无极。我在此无极中可起种种对敌之作,但不毁无极之理。此时方具运用太极的基础,此后去体会在无极中彼动时产生破坏无极的能量变化,这就是虚实。这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而分阴阳。在此后按王宗岳之拳论细细琢磨自会有一番新天地。但要悟无极之理真的很难,有人穷一生难以入门。此和儒;释;道等哲学底蕴有关。这些是练拳个阶段不同的规矩,具体的说,每人身体状态各有不同,偏执也有不同,还要按其体质作些调整。无非是要达到上面说的那些目的。<p>
古玉精英
发表于 2003-11-26 13:38:00
真太极先生好,我是个票友,看了您的帖子真过瘾啊!现在感到练好内家拳是肯定行的,但练好太极拳还是有困难的。要小我变大我,要敌我一体,难啊!<br>顶,顶,顶。
方圆快慢
发表于 2003-11-26 14:14:00
谢谢真太极先生<br>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何为开合状态, 此开合状态是指心神还是意气的开合状态? 还是肢体动作的开合状态?<br>例如:“蓄时吸,吸则心神合,而意气开”<br>“神气是在开的状态下切入的” 是指本人在开的状态下还是指对手?<br>不丢不顶时是否还存在单纯的开与合,呼与吸?<br>
manman
发表于 2003-11-26 14:49:00
谢谢前辈!欢迎来YETAIJI.COM作客.<br>说来容易, 具体来说还很复杂. 比如说要全身有一统一指挥,骨肉上下一致,首先要松开肩胯四大节. 胯节松了, 丹田就像放在架子上, 胯节的互扯带动丹田内转再传达梢节.<p>此时遇外力脚下有根,受力支点自然在腰上还是没松开肩胯四大节.<br>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6 15:36: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方圆快慢</u>在 <em>2003/11/26 02:14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谢谢真太极先生<br>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何为开合状态, 此开合状态是指心神还是意气的开合状态? 还是肢体动作的开合状态?<br>例如:“蓄时吸,吸则心神合,而意气开”<br>“神气是在开的状态下切入的” 是指本人在开的状态 ...<br></div><br>心神;意气;劲都是指自己的状态。你先不要想这些较后端的问题,先将神气练好,自然会知道和理解这些事。<br>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6 16:46: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manman</u>在 <em>2003/11/26 02:49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谢谢前辈!欢迎来YETAIJI.COM作客.<br>说来容易, 具体来说还很复杂. 比如说要全身有一统一指挥,骨肉上下一致,首先要松开肩胯四大节. 胯节松了, 丹田就像放在架子上, 胯节的互扯带动丹田内转再传达梢节.<br>此时遇外力 ...<br></div><br>练拳时实际上只要挺起腰,开胯园裆,用中线拎松全身,肩胯自然会慢慢松开,并且有一天会感觉手忽然一下收敛到中线上,手臂受力自然不会再挺在肩胸,双手自然带动人或化解外力。又一天双腿也忽然接上了,四肢如章鱼,此时可谓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有意去练松肩胯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此境界。因为练时各肢有所为不肯交权的原因。<br>
myzy113
发表于 2003-11-26 23:59:00
感谢真太极,以前只知道要练拳,现在才知“明理克己”是我最重要的目标,看了您的帖子胜过自己胡乱练拳。但不知如天气好时,练了几趟拳,应如何蓄养,如何才可以做到一静无有不静。除思悟之外,还有什么常用的方法吗?让自己的思维达到连续,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还是一个渐悟的过程?我一直觉得对自己的心神还没有操控力,虽然看了您的帖子已经好了许多许多,并且有了新的目标。<br>
求学者
发表于 2003-11-27 07:10: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真太极</u>在 <em>2003/11/26 03:36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心神;意气;劲都是指自己的状态。你先不要想这些较后端的问题,先将神气练好,自然会知道和理解这些事。<br></div><br> 先生请讲讲怎样先将神气练好,这神气是怎样练的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