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9-5 15:19:00

太极“配”少林壮大河南游 陈家沟要成焦作名片

<p><font face="Verdana">太极“配”少林壮大河南游 陈家沟要成焦作名片</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商报记者 徐振江 </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王向前</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在意识到陈家沟的落魄之后,政府开始重点着手开发陈家沟。</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开发陈家沟,其意义不仅仅是打造一个太极圣地,对于刚刚确立“旅游立省”战略的河南来说,太极文化产业开发,还承担着拉动河南入境游的重要责任。</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政府推介</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让陈家沟</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像云台山一样</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成为焦作名片”</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2009年8月30日,作为“太极圣地”的温县陈家沟,迎来了继国际太极拳大赛之后的又一波参观队伍。</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在太极创始人陈王廷的雕像前,他们被授予中国首批“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共100名,包括33位金领大使和67位银领大使。</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我们的任务就是推广太极拳,同时把太极文化和陈家沟向外界推介,为把太极产业做大做强,也尽一份作为太极传人的力量。”银领大使、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范学天告诉记者。</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评选“太极传播大使”,只是焦作和温县推广太极和陈家沟的一个活动而已。据温县旅游局副局长黄小全表示,太极拳的影响力和陈家沟的发展不成比例,障碍主要是前期投入不够,尤其是对陈家沟宣传力度不够,现在焦作和温县正在改变这种状况。</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黄小全透露,规划中,焦作已经把陈家沟当做和云台山一样具有发展前景的景区了,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中,焦作市打出的广告已经变为“焦作山水,太极故里”这句话了,“要让它像云台山一样,成为焦作市的另一张名片。”</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发展困境</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破烂的村庄会有人朝拜吗?”</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在温县王西安拳法研究会会长闫素杰的印象中,政府把陈家沟的开发提到一个这样的高度,始于2007年,“从这一年开始,焦作意识到了太极和陈家沟的价值,相关的开发、规划就展开了。”同一年,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温县考察工作时,对弘扬太极拳文化提出了殷切要求:挖掘好、开发好、弘扬好,有规模、有效益。</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在省里的支持下,焦作市在去年拟定了《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尽管陈家沟的开发已经提升为政府行为,但以现在陈家沟的条件,要想达到少林寺的效果,前路仍任重道远。</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  记者在陈家沟看到,虽然这里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但和一个普通的豫北村庄并无两样,一条南北纵横的柏油路,游客寥寥,村民们悠闲地做着各类小生意;村口一块牌子,上书“陈家沟”,往里走,“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祖祠”等景点零星分布于破落的民居中。“文化圣地需要朝拜,但如果朝拜的时候,发现这个村庄破破烂烂,你还有兴趣吗?”省会一位策划专家说。<br/></font></p>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9-5 15:20:00

<font face="Verdana"><br /><p><br/>  规划设计</p><br /><p>  圣地将推出“2+8+5”旅游产品</p><br /><p>  针对“太极圣地”陈家沟发展,温县聘请专家进行了详细规划,准备围绕太极拳祖祠建设“中华太极拳文化园”,得到上级部门批准。</p><br /><p>  按照规划,焦作将把陈家沟定位于“太极真功,宗源祖地”,准备把陈家沟建设成中华太极拳文化集中展示地,以及太极拳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将观光、寻根、修拳、养生、休闲、民俗体验相结合,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开发建设。</p><br /><p>  按照规划,游客们来陈家沟后的活动丰富多彩,温县将设计“2+8+5”旅游产品,即有晨练2小时、白天8小时、晚上5小时的项目,如穿太极服、行拜师礼、学太极拳、观太极表演、听太极讲堂、吃太极宴、喝太极茶、品太极酒、住太极名人居,以体验太极人生等。</p><br /><p>  在王西安看来,开发太极和陈家沟,除了要有大量的太极学校外,还要有配套的文化产品。</p><br /><p>  “游人来陈家沟时,都想买些当地的东西带回去,但陈家沟的旅游产品太少了。”王西安说,只有练功服当地可以少量生产,其他器械类都是从外地批发的,太极拳相关产品开发比较滞后。</p><br /><p>  意义延伸</p><br /><p>  太极开发有望拉动河南入境游</p><br /><p>  开发陈家沟,其意义不仅仅是打造一个太极圣地,对于刚刚确立“旅游立省”战略的河南来说,太极文化产业开发,还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p><br /><p>  今年5月27日,河南召开旅游立省大会,下发《旅游立省战略意见》,按照规划,到2015年,河南要实现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亿人次,境外游客达到370万人次,省外境外游客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p><br /><p>  而入境游客少,一直是困扰河南旅游业的“短腿”,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2亿多人次,但接待入境旅游者仅有104.3万人次,比例明显偏低。吸引境外游客,太极无疑是一个重要砝码。</p><br /><p>  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策认为,在国际上,河南有两个资源名气最大,一个是少林,一个是太极——太极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 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练太极拳者有1.5亿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而陈家沟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对于这些境外游客具有天然的吸引力。</p><br /><p>  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曾表示,少林功夫和太极运动是河南的两张王牌,它们在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全世界的功夫迷对少林寺和少林功夫都很向往,河南的陈氏太极拳在世界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拉长河南入境游短腿,要用国际化眼光定位。少林功夫和太极运动在世界上有普适性,热爱者和追捧者往往不分文化背景。</p><br /><p>  “如果能够把太极的文化产业做大,则是为河南旅游立省突破了一个重要的瓶颈。”省会一位专家说。</p><br /><p><br/></font>&nbsp;</p>

耄耋 发表于 2009-9-5 22:47:00

<p>记者在陈家沟看到,虽然这里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但和一个普通的豫北村庄并无两样,一条南北纵横的柏油路,游客寥寥,村民们悠闲地做着各类小生意;村口一块牌子,上书“陈家沟”,往里走,“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祖祠”等景点零星分布于破落的民居中。“文化圣地需要朝拜,但如果朝拜的时候,发现这个村庄破破烂烂,你还有兴趣吗?”省会一位策划专家说。</p><br /><p>关键是文化内涵。陈家沟应当挖掘太极拳文化的深刻的内涵,<br/></p>

tjkf 发表于 2009-9-8 15:08:00

小炮锤要向大炮锤好好学习跺脚板啊<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227.gif" />

tonny35317 发表于 2009-9-9 16:50:00

[原创]太极拳发源地

<p><font color="#000000">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祥地,现我国各式各样的太极拳都始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陈家沟的大师们那里去了?到外面发展去了。发展什么?宏扬中国国粹?宏扬中国太极拳文化?是了,有宏扬中国国粹的,也有宏扬中国太极拳文化的。有的到外国去了,有的做官去了,有的扩展地盘去了;到国外定居也好,做官也好,扩展地盘也好,一来扩展了太极拳的影响力,我猜也许还有一点,也扩展了自己的钱袋。</font></p><br /><p>到陈家沟去做什么?是为了凭吊太极先人?是为了朝圣?陈家沟不是<u>麦加</u>,陈家沟不是<u>黄花岗</u>。人们到陈家沟是想看看陈家沟的太极风采,是到陈家沟取经,是到陈家沟看太极大师的风采;是想聆听大师的教诲。可大师呢?发展去了。"昔人已乘黄鹤楼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是叹息?还是挽息?</p>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9-9 16:55:00

还好有楼可以凭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配”少林壮大河南游 陈家沟要成焦作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