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9-10 17:11:00

太极拳的气宗和剑宗

<p><font face="Verdana">太极拳的气宗和剑宗 </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br /><p><font face="Verdana">前一段 时间在和一些初学太极的朋友聊拳时候,有一个跟我学了三年拳的老学生在一旁旁听。聊完了以后,那位老学生感叹良久:当时要是你象现在教他们一样教我们,我们会更快的。呵呵,那位可能老学生觉得我对新学生偏心哦。其实,偏心倒是没有,实际上是越教约有经验了,越教越明教拳的节奏和学拳的进阶。 </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华山论剑气宗剑宗各执己见,气宗论气内在为先,以气运剑,剑到气到,内功练到了家剑就练成了。剑宗招法精妙,即学即用,密不透风,招法练的熟了就自然会用了。很难讲,哪一宗是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但是两条路上的练法,是有差别的。如果能合而为一,剑气合一,是最好不过。 </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太极拳,我觉得也可以分剑气二宗,求意求气求神,是为气宗。一旦练到,所 向披靡,一举手一投足,都是神运其身,常人难以项其背。但是,想得见,学不着,费时良久,不见得能上这条路。大多数以为上这条路的人,多是自娱自乐,难经得起检验的。真到这个水平的,又很难说清楚,他当年是真么上来的。求筋求骨求力,是为剑宗。易学易用,筋骨变得强壮,结构变得和理,动作.招数的效率自然 就高了。同样是高探马,打起来身体构架就稳定,各个方向的力度均匀,说用高探马,对手躲也躲不掉。有时候对手觉得他的劲不是很顺,可是还是躲不掉。 </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气宗修炼的是太极拳的软件,剑宗修练的是太极拳的硬件。这样比较会更容易想象一点。很难讲那个重要一些。软件本来适合现在的硬件,等硬件制造得更好,软件又显得落后了。软件发展了以后,硬件又显得需要变化了。练体和如何运自己的值得我们思考。 </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打个动作来作比方吧,马步蹲裆,双手准备提两桶水。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把 这件事做的更好跟有效率。第一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外侧和内侧调节大腿骨,使大腿得力。膝盖骨内收使力能从大腿传到小腿上传到地上而不是留在膝盖上。臀部内收但不能过分,让胯骨立直即可合胸,提胸下腰肩胛合在原处不鼓不扁户口向前方,轻轻吸一口气,百十来斤的两桶水,平常人,很容易就提起来了我曾让一个八十 磅的女生,把她一百五十磅的男朋友抱起来,她也觉得很轻松。这样提水,提一段时间,筋骨会发生变化的。如果能在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里面同时找到神意气和骨骼结构的感觉,练拳的进阶,就容易明白了。<br/>&nbsp;</font></p>

逸湘居士 发表于 2009-9-10 23:04:00

我們的說法是內氣與結構

逍遥斋主 发表于 2009-9-11 08:44:00

有道理。符合孙禄堂说。

逍遥斋主 发表于 2009-9-11 08:51:00

比如正尾闾:有的是有意识地调整,布形候气---“剑宗”;有的是内气充足,不得不正--“气宗”。

逸湘居士 发表于 2009-9-11 09:15:00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逍遥斋主</i>在2009-9-11 8:51:00的发言:</b><br/>比如正尾闾:有的是有意识地调整,布形候气---“剑宗”;有的是内气充足,不得不正--“气宗”。 </div><br /><p>有意識的調整</p><br /><p>當壓力來時,就丟了</p><br /><p>內氣充足,自然之正,才是"真"</p>

走四方 发表于 2009-9-11 10:54:00

所以用道家思想来整合,剑气合一,性命双修,入正道。

逍遥斋主 发表于 2009-9-11 15:48:00

逸湘说的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的气宗和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