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8 16:45:39

陈正雷致弟子和学生等的公开信

陈正雷致弟子和学生等的公开信<br /><br />陈正雷老师感谢大家常期以来的关注<br /> &nbsp;<br /> <br />亲爱的朋友们、弟子们、学生们:<br /> &nbsp; &nbsp; &nbsp; &nbsp;今天我怀着非常感动和感激的心情写这封信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支持我、爱我的人们表示感谢!<br />  我于27日从美国返回郑州参加了由河南省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等10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评选“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活动的表彰大会。省委省政府对这一活动非常重视,我有幸入选“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之一。捧着这一殊荣我感慨万千,这一殊荣也同样感动了我。<br />  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我这几十年从事太极拳的点点滴滴,从文革时期禁拳、偷偷摸摸练拳、到历尽艰辛的推广普及、到世界各地交流;再到前年去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杰出传承人;还有今天成为感动中原人物的殊荣。这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可谓我六十年太极人生的一个发展脉络。这一脉络也反映着新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br />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之中也表现出了越来越为突兀的重要性。<br />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其中谈到这么一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批判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一直占着主导地位。特别是“文革”期间,把一切旧的东西都作为反动的进行批判,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敢涉足于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对中华传统文化作了定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同时还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不仅指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而且对如何挖掘、利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所以近些年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工作,我也有幸被中国民协、国家文化部分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称号。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政治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几年大家也看到了太极拳在春晚上的表演,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展现足可窥豹一斑。<br />  本次感动中原人物的评选是通过全社会的参与,能够入选说明全社会对陈氏太极拳这一民族瑰宝的认可,对我本人这么多年来的一点成绩给与了肯定,我非常的感动和感谢。这些年通过民间武术家和政府的支持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越来越为深刻,从原来的只限于老年人习练到现在的老少中青的积极参与,可见太极拳发展的春天已经向我们大步走来。<br />  我走在传播太极拳的道路上可谓是命运使然,自幼出生在武术世家,耳濡目染的就是太极拳,少时生活困窘,修炼太极成了当时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一件事情;感谢陈照丕、陈昭奎两位宗师对我多年的悉心栽培,是他们让我明白了自己肩负着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多少年来两位宗师的鼓励与教诲一直在耳畔响起,仿佛就在昨日,鼓舞着我不断前行。在传播普及的道路也得到了我的夫人和我的子女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都给了我极大的精神上的鼓励,对他们的感谢我只有用我的不断努力来表达。<br />  这些年来有许多弟子学生追随着我,你们对太极的热爱和执着,也是我不断向前的强劲动力;你们在由爱好太极拳到推广太极拳,并在各自所在的地方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每当看到你们那热切的眼神时,我的心就热乎乎的;当你们取得成绩时我也在默默的为你们而高兴;在这里我想对我可爱的弟子、学生们说:“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你们对太极事业所做出一切努力,谢谢”!<br />  还有那些一直帮助我的老领导和亲密的朋友们以及那些和关注太极发展的人们。是您们为太极拳的发展出谋献策、提供帮助;使我在弘扬太极的道路上有了坚实力量;如果说太极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么与您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br />  我走过了60个春秋的风风雨雨,这60年来生活重心一直以太极为主,也正因为太极让我的这一生丰富多彩,看到陈氏太极拳有这么多人的热爱和关注,我的内心是甜蜜的;今天我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与所有关注我、爱我的朋友、家人、弟子、学生以及很多默默支持的人们分不开的,是您们让我的今生如此精彩,是您们让太极事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谢谢您们!<br />  祝您们阖家幸福、中秋节快乐!<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陈正雷<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09年9月29日于河南郑州

小迷瞪 发表于 2009-10-8 21:03:44

陈大师,你为什么移民了?是美国比中国好么?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9 08:24:35

这个吗,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啊!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9 08:59:40

陈正雷大师的入室弟子们<br /> <br /> &nbsp; &nbsp;记者目睹了陈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今年六月在郑州举行的收徒仪式。当时共收徒300余名,分入室弟子,入门弟子和递帖弟子。其中18位入室弟子堪称陈大师的得意门生,现将他们的简况介绍如下:<br />陈 斌(陈家沟) 张东武(温 县) 王海军(英 国) 陈 娟(陈家沟 女)<br />高东祥(南 阳) 傅能彬(南 宁) 郑瑞晨(焦 作) 刘 勇(连云港)<br />于新华(徐 州) 党振喜(温 县) 杜树泉(天 津) 郑冬霞(郑 州 女)<br />岳黎明(英 国) 齐庆典(南 京) 陈国华(香 港) 严志刚(加拿大)<br />温希文(波利尼西亚) 住石寿美惠(日 本 女)<br />从以上名单可见陈正雷的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地区分布广,男女比例佳,且据我所知,入室弟子中不少文化程度相当高,如陈斌,大学本科毕业并曾留学英国。陈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本科毕业,武术科班出身。还有郑瑞晨,焦作电业局局长,理学博士。等等。这体现了陈正雷对太极拳传承人材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瞻远瞩和独具匠心。

轱轳 发表于 2009-10-9 11:43:37

确信要出走美国么?悲哀。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9 14:09:39

《建国大业》里很多演员被传已移民,不过都没有被全部证实。

形役 发表于 2009-10-10 14:00:14

陈正雷还是做了贡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正雷致弟子和学生等的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