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8:36
第29节:18、日炼月炼(2)<br /><br /><br /> 他沉静地抿了口茶,反手敲敲车壁,朗声道:"辛苦你为我们赶车了。"<br /><br /> 马车骤然停下。<br /><br /> 柳白猿稳坐,任凭茶杯中的水溅出,落在地上,形成一个椭圆。他指着水迹,对何安下说:"地球上一切东西的影子,总是近似椭圆形,等于在描画太阳,一切东西的运动轨迹也如此。重力,是无形的太阳。"<br /><br /> 何安下忽然想到太极拳劲力,忙道:"太极拳是圆中求圆,难道……"柳白猿将食指立于唇前,示意他不要再说。<br /><br /> 此时,车门开了道缝,射入一面阳光,铡刀般立在何安下身前。<br /><br /> 门外响起嘶哑声音,是生涩的汉语,每个字的尾音都很重,令整句话有一种崩裂感:"我的动作还是太重了,以致制服车夫时,被你察觉。"<br /><br /> 柳白猿:"不,你很成功。你何时对车夫下的手,我并不知道。"门外声音:"那你?"柳白猿:"驾驭动物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坐此车已经三十天了,熟悉马车夫的频率,你赶的车比他稳。"<br /><br /> 车门拉开,何安下看到一个穿着中国的粗布衣服,相貌俊美的青年人。这张俊美的脸,却越看越怪异,感觉不到皮肤下有血液流动,似乎是一张死人脸。<br /><br /> 那人手持一块抹布,擦去水迹,上车,跪坐在地板上,沉声道:"我没有名字,可称我为暗柳生。"柳白猿:"我也没有名字,可称我为柳白猿。"<br /><br /> 柳白猿垂下头,"呲"的一声,一根针射在地板上。暗柳生:"在杭州屋顶上,你伤我用的是这个方法?"<br /><br /> 柳白猿:"我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候,嘴里的针可以吐出两米远,三年时可以做到十五米,至今仍停留在此程度上。我有时想,现在科技发达,如果在嘴里装一个弹簧机器射针,岂不快捷便利?"<br /><br /> 暗柳生:"怎么说出这种话来?世上没有比人体更奇妙的机器了,以气息发针,是武学正道。剑谱上记载,达到一百米后,针便可以不用了,吐气便可伤人。最高境界,是杀人于千里之外。"<br /><br /> 柳白猿:"你达到多少?"<br /><br /> 暗柳生:"和你一样。"<br /><br /> 两人默然,许久后,暗柳生叹道:"超出一厘一毫都是艰难的,我停留在这程度上,已经三十年了。我多次想过,我恐怕难以练到剑谱中的境界了。学一样东西,却不能练到极处,总是遗憾吧。"<br /><br /> 何安下看着暗柳生的一张青年脸,暗自感慨:他竟是个老人。<br /><br /> 柳白猿:"为了练出发针的气息,需借助月亮的引力,但每月只有一次月圆,一年不过练十二次。人生有限呀。"<br /><br /> 暗柳生再叹一声,道:"我已老了,你毕竟还有时间。"柳白猿:"这是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有时间,恐怕没有潜心修炼的心境。"<br /><br /> 暗柳生:"我的下一代人,已走入邪道。为追求吐气伤人的效果,他们改变古法,每日喝一种特殊草药,张嘴可发出毒气。急功近利,必会伤人伤己。我的两个儿子死于这种练法,明知他们在做愚事,我却拦不住。"<br /><br /> 暗柳生一脸死皮,看不出任何表情,但他的胸腹却发出一种水桶落入深井的响动。何安下知道,那是他的哭泣。<br /><br /> 暗柳生止住声后,向柳白猿躬身行礼,道:"夜炼法是艰难之路,剑谱中记载还有日炼法,这是我唯一的希望。我的前辈中尚有两人掌握此法,他俩脱离家族,归隐为普通市民,结果在中日甲午海战时被征兵,失踪在海上……你可以告诉我么?"<br /><br /> 柳白猿摇头,目若寒潭。<br /><br /> 暗柳生坐姿挺直端正,面无表情。何安下注意到这种双腿跪地的坐姿,臀部放在脚跟上,却不是落实,而是空悬,臀部和脚跟有一张纸的间隔。<br /><br /> 这种跪坐,看似笨重呆板,其实膝盖松弛,大腿肌肉始终处于蓄力状态,身体如在水中微微地浮着,随时可向四方跳起。<br /><br /> 何安下忽然感到后背麻痒,仿佛有一只毒蝎钻进了衣服,在皮肤上爬行。他不由得抬手,要向后脖颈衣领里掏去。<br /><br /> 此时,暗柳生一条腿弹出,点着地板,即将站起,但他的动势突然凝固,以单膝跪地的姿势一动不动了。<br /><br /> 何安下注意到柳白猿斜靠在座位上,正专注地将剑插入剑鞘。他脸侧的车壁上插着一把狭细的刀,刀柄镶有一片菊花图案,闪闪发光,竟是黄金铸就。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8:48
第30节:18、日炼月炼(3)<br /><br /><br /> 柳白猿的剑完全收入剑鞘,暗扣发出"咔嗒"的轻响,暗柳生的身体瘫软,慢慢倒下,身体触到地板时,迅速缩成一团。<br /><br /> 这团肉体,缓缓淌出一块椭圆形的血,仿佛车停时柳白猿茶杯洒出的水迹。<br /><br /> 车门在此时打开了,露出了沈西坡疲惫的双眼。<br /><br /> 沈西坡向车内鞠躬,道:"日本男孩从小睡觉的姿势要求仰面平躺,四肢展开呈大字型,长大后可前途无量。而刺客睡觉则要缩成一团,由于自小的训练,他们倒地死亡时出于条件反射,一定也会缩成一团。这名暗柳生曾嘱咐过我,如果他不幸身亡,请把他的尸体以大字型展开。"<br /><br /> 柳白猿点点头,沈西坡爬上车厢。暗柳生的身体翻过来后,经过一番艰难的摆弄,终成"大"字。何安下注意到他一脸的死皮,似乎焕发了生机,有了常人的气色。中医讲,人死亡的时刻和出生的时刻有着相似的生理反应,正是"其生如死,其死如生"。<br /><br /> 柳白猿拔下车壁上的刀,递给沈西坡。沈西坡从暗柳生的腰际掏出一把黑铜刀鞘,插入,举在眉前向柳白猿行礼,道:"刀柄上的黄金菊花是暗柳生的族徽,我将此刀送往上海,上海日本租界中自会来人料理后事。你们可以走了。"<br /><br /> 柳白猿皱起眉头:"无事了?"沈西坡:"中统和日本方面有协议,此事只是一次正常的民间武术交流,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再追究。"他转向何安下,说:"何大夫可以回杭州继续经营药铺,没有任何麻烦。"<br /><br /> 柳白猿凝视着尸体,脸色沉下来,对何安下说:"我们走。"身形一晃,已到车外。<br /><br /> 何安下出了马车,见此处是一座寂静山村,土路为深红色,离车十米有一片池塘,水色青绿,隐隐有着游鱼。三十米外,停着一辆墨绿色的军用吉普车,车外立着两个外罩黑色披风的军官。<br /><br /> 柳白猿站在池塘边,闭着眼睛,鼻翼微微扇动,似乎在尽情享受新鲜空气。何安下站在他身侧,问:"一言不合,暗柳生便要动刀,结果送掉自己性命,何苦呢?"<br /><br /> 柳白猿的眼睛仍旧闭着,道:"多说无益,他知我不会讲出日炼法,想把日炼法的痕迹留在他的尸体上,供他的族人研究。"<br /><br /> 何安下转头,此时两名军官已将暗柳生的尸体搬出马车,抬向吉普车。何安下心中一急,想要跑去阻止,未抬脚,柳白猿却抓住了他的胳膊。<br /><br /> 柳白猿睁开眼,眼白上有一道长长的血丝,轻轻说:"不必。我修炼时间尚短,日炼法还未炼成,甚至夜炼法我也未炼成。杭州屋顶上,我伤暗柳生是个骗人把戏……我嘴里没有一颗牙是自己的。"<br /><br /> 他不耐烦练武的枯燥,疑心师父对他藏私,在愤然离去的那段岁月里,一日突发奇想,觉得牙齿排列的弧线,正是弓弩的形状,于是将满嘴牙拔掉,研制出一副假牙,可如弓弩般射出钢针。<br /><br /> 他一笑,露出白净的牙齿,并不像假的。何安下:"什么材质?"他:"柳树的嫩枝剥皮后,便是牙的白色。得七天换一副,否则稍一蔫枯,你就看出是木质了。" <br /><br /> 何安下不知该如何回答,四望了一眼,见山青水绿,吉普车已开走。柳白猿向池塘中吐了口唾沫,水面立刻露出四五个鱼头,争食唾沫。<br /><br /> 柳白猿长笑一声,叹道:"这个世上满是假象,我行的也是邪道。"何安下怅然道:"毕竟,你赢了。"<br /><br /> 柳白猿:"那只是手快。我和暗柳生性命相搏,用的都是最凡俗的刀法。剑谱上记载的高妙境界,可惜我俩谁也未曾做到。" <br /><br /> 鱼塘后的农舍升起炊烟,已是午饭时分。普通民众的勃勃生机,令人感慨万千。<br /><br /> 柳白猿望着乳白色的炊烟,眼神迷离,道:"我本打算带你去武当山避祸,现在无事了,你怎么打算?"<br /><br /> 何安下:"既然能回杭州,为何不回杭州呢?"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9:01
第31节:19、归来如梦复如痴(1)<br /><br /><br /> 19、归来如梦复如痴<br /><br /> 家,总是好的,虽然家中只有他一人。<br /><br /> 何安下回到杭州,立即打扫药铺,四壁均用水洗了一遍,砖头焕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建药铺时,何安下做的是终老此处的打算,购买的是最好的砖头。烧制砖头的粘土,采自浙江金华县的深山中,粘土如煤炭般,是亿万年升华而成,被金华人称为"土魂"。<br /><br /><br /> 砖头如年糕,散发着土壤的香气。沉浸其中,何安下不由得生出练拳的兴致。受柳白猿"重力是无形的太阳"一句话启发,他领悟到"太极"二字形容的是太阳的潜在功能,柳白猿和暗柳生传承的上古剑法似乎隐藏在太极拳中。<br /><br /> 何安下一日练拳三十遍,每练一次均感觉不同,一分一毫地接近那神秘的矿藏。<br /><br /> 归来三月后的一个清晨,何安下练拳时猛地感到空气像一只巨大的章鱼般包裹住自己。他动作顿止,如被勒死,断了呼吸。<br /><br /> 不知过去多久,缠绕周身的空气忽然一松,何安下缓过气来,鼻腔发出一音,近乎钟鸣。他睁开眼睛,已不是以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有了一层青紫的底色。<br /><br /> 如果专注看一物,这青紫色便会消失,物体恢复坚实的体积感。如不专注,青紫色又会浮现,令物体如水中倒影,没了真实。<br /><br /> 眼睛出异样,何安下心中却没有惊慌,反而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定感。他长吸一口气,金华粘土砖的气味沁入肺腑,令人仿佛置身于大地的深层,回归于母腹。<br /><br /> 在粘土砖的气味中,参杂着另一种气味,这种气味不属于大自然,这种气味似曾经经历……何安下转过身,见药铺门口站着一个人影。<br /><br /> 她身处逆光,腰腹隆起,已有八九个月身孕。<br /><br /> 灵隐寺封闭的地下密室,败絮如雪的木床……何安下只觉满眼皆是青色。<br /><br /> 她向前一步,在晨光中显现脸庞,虽因怀孕而略胖,仍不减五官的清丽。她是彭家七子带走的弹琵琶女子。<br /><br /> 何安下松了口气,心底却有一丝痛感。他露出笑容,迎上去。<br /><br /> 她已是彭夫人了,今日刚回杭州。广西土著与越南、老挝人同宗,古称越族,彭家七子的母亲是一位广西的越南移民。他带琵琶姑娘出国去了越南,买下一家餐馆,但房产买卖合同被人做了手脚,餐馆两月就关张了,投资的钱也未能收回。<br /><br /> 越南华侨众多,彭家七子找到当地华人商会,以求解决餐馆纠纷,谈话时露了一手功夫,结果餐馆的事悬而未决,却有人愿出钱给他建武馆。太极拳之前从未进入过越南,为引起民众兴趣,报纸连载对彭家七子的访谈,却招来了一位当地华人武师的挑战。<br /><br /> 越南是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在当地推广拳击。此武师传承南少林硬派武功,并获得过两届当地拳击比赛冠军。练武人自古与黑社会有着牵扯不清的关联,此武师在当地洪帮中辈分颇高,平时虽不参与洪帮活动,但有数个堂口的洪帮在节日舞狮前,常请他给新扎的狮头用红笔点眼睛--这是尊贵地位的象征。<br /><br /> 此番比武,洪帮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掐算,因武师命中缺水,所以洪帮租下一座法国人建的游泳池,用木板封顶,作为比武擂台。悬在水上比武,将大利武师。<br /><br /> 琵琶姑娘说到此处,掩面垂泪。彭家七子心高气傲之人,却要她以怀孕之身,千里奔波回杭州,恐怕预测到此次比武将十分凶险。<br /><br /> 含泪的眼睛,令她多了一分美丽。何安下凝视着她,轻声道:"请放心,七爷肯定能赢。"她睁大眼睛,童稚地看着何安下。何安下沉吟一声,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必定心态不稳,所以花招繁多。那武师在游泳池上比武,似乎颇具气势,其实心里是怕了七爷。"<br /><br /> 她"嗯"了一声,眼神定定的,似乎有了信心。何安下:"你在杭州如没有住处,可住在我这里。"她回过神来,脸上微红,道:"七爷就是让我住在你这里。他说你是朋友。"说完,她从袖口中掏出一张银票,轻轻放在桌面。<br /><br /> 何安下:"这是做什么?"琵琶姑娘:"我的饭费和生活杂费。"何安下急忙将银票推到她手边,说:"这是不拿我当朋友了。"琵琶姑娘:"你能为我提供住处,已很感激,不能再白吃白喝。这是七爷的意思。"<br /><br /> 想到彭家七子性格,何安下知不好拒绝,收银票时,却看到银票数额颇大,不由得心惊。留下如此大的数额,已够女人活上几年,这是彭家七子作出命丧越南的打算了。<br /><br /> 何安下将银票再次推到琵琶姑娘手前,道:"用不了这么多,我看还是你拿着,生活费用我给你记账。最后一并算给我就好了。"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9:15
第32节:19、归来如梦复如痴(2)<br /><br /><br /> 琵琶姑娘:"记账太麻烦,我和七爷都信任你。"何安下知道多说无益,将银票收起,瞬间已做出了重大的计划。如果七爷遇到不测,自己将照顾他的妻子和孩子,琵琶姑娘可以在药铺帮忙,我会教她看病配药,她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我都会供他(她)上最好的学校,当他(她)心智成熟时,要把自己对太极拳的领悟统统讲给他(她)……<br /><br /> 何安下忽然怔住,两年前初到杭州,收留自己的医馆老板死后,自己也曾发下一辈子照顾他妻儿的誓言。事过境迁,一阵怅然。<br /><br /> 琵琶姑娘:"如果可以住下,我想早点安歇。"何安下将她引上楼,楼上的房间曾住过假活佛旷西达雷,他当初匆忙而走,留下的床榻桌椅均极为高档。<br /><br /> 琵琶姑娘嘱咐何安下将被褥撤走,拿出一张单子,要他照此去购买新被褥和生活用品,还要他去石桥街,雇一个老妈子,以照顾她起居。<br /><br /> 上街后,东西越买越多,何安下要了辆人力车,以供装货。回药铺的路上,何安下跟车行走,看着车上堆积的各式东西,一个念头在心中升起:"如果灵隐寺中的那一夜,那个女人真的怀孕,我也是个有孩子的人了吧?"<br /><br /> 此念一起,脚步顿时慢下来,不知不觉便落后了人力车二三十米。车夫停下车,回首嚷道:"先生,要走得累,我把车上东西规整一下,你也坐上去吧?"<br /><br /> 何安下忙道:"不用,不用。"一阵小跑,赶了上去。<br /><br /> 将东西送回药店,再去石桥街雇来了老妈子。到中午时,老妈子做出一桌香喷喷饭菜,和琵琶姑娘对坐而食,何安下第一次感受到家庭氛围。<br /><br /> 饭后,琵琶姑娘上楼睡觉。何安下坐在诊病桌前,为自己沏了一壶茶,慢慢地品着,直喝得周身松软,起了睡意。<br /><br /> 老妈子被安排在二楼的二房中住,一楼后堂是何安下的卧室,一张宽大木床,因是孤独一人,床上只是一条被子,余处摆满书籍。多是医书,还有一套《红楼梦》,是线装书,每一章节前都有画工精细的插图。<br /><br /> 去后堂,靠在枕头上,看着书中的插图,不知不觉便睡着了--这该是很惬意的事吧?何安下如此想着,却怎么也不愿起身,这是茶的作用还是心境使然?或许,和彭家七子一样,我也是一个有孩子的人了。<br /><br /> 实在不愿起身,索性两臂一搭,就此卧在桌面,睡去了。<br /><br /> 药铺的门大敞,风穿堂而过。何安下醒来时,脊背酸痛,额头阴冷,这是感冒发烧的征候。他想去给自己抓副药,但与睡着前一样,依旧未能从椅子上站起,稍一体会,发现双腿已无知觉。<br /><br /> 他惶恐地望着四周,光线转弱,自东窗口射入的光柱已消失,屋外是淋漓的雨声。如果就此瘫痪,岂不是失去了照顾彭家七子妻儿的能力?难道要她再次流落青楼么?<br /><br /> 何安下胸口憋闷,不由得想大喊一声。<br /><br /> 这一声未喊出来,因为他看到琵琶姑娘下了楼梯,正款款向自己走来。何安下强作无事状,待她在诊病桌旁坐下,道:"夫人住着习惯么?还需要什么,我去买。"<br /><br /> 她嫣然一笑,唇红齿白。<br /><br /> 何安下不由得看痴了。怀孕的女人有一种神圣的美感,因为生命的奇迹正在她身上发生。<br /><br /> 室外雨天雨地,她却以手帕扇着风,是腹内的孩子给了她这份热力。她:"七爷让我给你捎几句口信。"<br /><br /> 何安下端正了坐姿。她:"七爷说,如果你是个用功的人,按时日掐算,你现在正到了一个练武的关口。此刻上下身的气血相互攻击,处理不好,会有瘫痪的恶果。"<br /><br /> 何安下脸上掠过一丝惶恐,听她继续说道:"此时需要明白太极图的道理。"她从袖口取出一张纸,展于桌面,上有墨笔画就的太极图。<br /><br /> 太极图是一个圆形中以一条"S"型曲线分界成黑白两部分,像两条鱼一般,所以太极图又称阴阳鱼。黑鱼白眼,白鱼黑眼,以表象阴阳相互转化。<br /><br /> 她:"自宋朝开始,文人墨客便拿太极图来谈玄理了。但对于拳术,这图上的每一根线都有明确的所指。"<br /><br /> 她的神态严肃认真,像教小孩识字一般。虽然还未生育,却有了母性的威严。何安下不由得"嗯"了一声,恭敬倾听。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9:28
第33节:20、琴少知音不愿弹(1)<br /><br /><br /> 她:"太极图中间的这根曲线,令阴阳分界。这根曲线不是书本上的,在现实中也存在,一切物体最关键部位,一定是这样一根曲线。"<br /><br /> 何安下听得一脸茫然,她的手指在太极图中曲线上滑动,声音放轻:"你的脊椎骨,便是这根曲线。"<br /><br /> 何安下曾在西医医院中见过骨骼挂图,回忆起脊椎并非笔直,而有"S"型幅度。何安下恍惚明白了些许道理,轻喘一声,嘴便合不拢了。<br /><br /> 看着何安下呆傻的样子,她以手帕掩住半边脸,宛然一笑,继续说:"七爷还讲,瓜果没有脊椎,但瓜果最甜的地方,一定是中轴的"S"线区域。这最甜的地方,就是瓜果的脊椎。"<br /><br /> 何安下感到脊椎有了暖意,像一条有着独立生命的蚕,自己蠕动了一下。她:"脊椎是天地感应,生出来的密线。你再看这两只鱼,在人体上对应的是什么?"手指太极图的黑白两只阴阳鱼。<br /><br /> 何安下茫然,她一笑:"这两只鱼不正像是人的两肾么?"何安下"哎呀"一声,她又追补一句:"还像什么,像不像你的两只脚?肾脏和脚是一个形状,打太极拳时的两脚在地面上起伏,其实是在按摩两个肾脏。"<br /><br /> 何安下感到腰眼和脚心同时一热,瘫痪的下肢竟有了知觉,双脚在桌下移动了两寸。<br /><br /> 何安下抑制激动,扶着桌面站起,向她作揖,道:"多谢七爷。"她淡淡一笑,转向东窗望去,神情转而哀伤。<br /><br /> 窗外水线闪亮,雨仍未停。何安下知道她顾念彭家七子的安危,想引开她心思,便说:"你的琵琶弹得很好。"她:"琵琶留在越南了。"<br /><br /> 何安下怔怔看着她,不知再说什么。两人各自出神,不知过了多久,她轻声道:"你要真想听,雁足街上有乐器行。"何安下:"……我去买。"<br /><br /> 她:"却不是要你买琵琶。琵琶来自西域,原是战场上演奏用的,传到汉地生出许多婉转,毕竟不能掩盖所有的杀气。怀抱琵琶,总感到是抱着件凶器。弹琵琶,我怕伤了胎气。"<br /><br /> 何安下:"那你……?"<br /><br /> 她:"如有古琴,买一把吧。"<br /><br /> 何安下:"古琴?"<br /><br /> 她:"琴的配件是山池鸟兽的形态,琴体则模拟人的额、颈、肩、腰。所以琴,是人与天地的一份亲近。"<br /><br /> 20、琴少知音不愿弹<br /><br /> 雁足街共有三家乐器店,多为笛子、二胡,甚至有西洋的小提琴、铜管,只是没有古琴。何安下询问再三,得知前面小弄堂有一个倒闭的乐器店,曾卖过古琴,现在改为家具修补行了。<br /><br /> 何安下寻去,是一家小门脸,木门腐朽得满是虫蛀。店内无人,走到后院,见立着一个大柜子,柜子敞开着门,一个消瘦的人正在修门轴。<br /><br /> 那人听见动静,转身过身来。他大约六十多岁,眼角、嘴角皆成下垂状,竟是天然的一副哭相。何安下表明来意,他嘿嘿笑道:"那是我年轻时的兴致了,还剩下一两张,这玩艺用料都是陈年朽木,当柴烧,烧不开一壶水的。"<br /><br /> 何安下:"我是有特殊缘故,今日定要一张琴,我不计好坏。"店主放下手中工具,正视何安下,一脸哭相更加严重,直似要喷出倾盆的泪水。<br /><br /> 琴残留了一把,表面为漆面黯红,有着细密裂纹,如冰面的冻痕。翻看,见古琴内腔是深灰色的木质。<br /><br /> 店主抚摸着琴面,道:"少于五百年,漆面生不出这种裂纹。"何安下视琴的目光顿时恭敬,店主一笑:"也有人用大火蒸,用冰块镇,令漆面开裂。但假的总有纰漏。" <br /><br /> 他指在一条裂纹的端口,道:"经过数百年时间,自然裂开的,锋芒如剑。而作假的,则端口畸形,有的如叶片,有的如鱼头。真东西总是简洁,假东西必然杂乱。"<br /><br /> 店主低头抚摸琴面裂纹,神情珍重,抬头却说:"但我这把琴也是假的,只是作伪的方法,不是火烧冰镇,而是用大功夫换来的。"何安下静听,他却不说明是何法,转而言:"我作伪不是为了卖高价,是因为漆裂后,琴的音色更为松透。琴有灵性,如一个生命,我只收你成本价,只要它有个好归宿就好了。"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9:42
第34节:20、琴少知音不愿弹(2)<br /><br /><br /> 何安下:"多少钱?"店主沉吟一声,却不说价钱,道:"求声音的松透,关键在于木材,一把五百年木料制成的新琴,有时会比一把三百年的琴还要好。制古琴的人会盗墓,因为古代的棺木都是好木料。也会去访一些荒宅,因为房屋大梁一定也是好木料。但棺木受潮气,梁木受压迫,都会损伤纹理,音色虽松透,却不能清纯。"<br /><br /> 店主将琴举起,定在眉前,如捧着情人的脸庞。他的声音迷离低沉:"我得到这块木料,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它原本是一座古寺中的大木鱼,僧人们敲着它唱诵佛经,不知有几百年了。我当时爱琴几近疯狂,一听它音色,就长跪不起,终于感动寺院长老,把这大木鱼舍给了我。小朋友,你说它值多少钱呢?"<br /><br /> 何安下茫然,寻思自己带的钱肯定不够,垂下了头。店主伸出手掌,道:"我要五百银元,不算高吧?但有一个要求,你要天天弹它,琴是活物,越弹音色便越好,否则即便是千古名琴,久不弹奏,音质也会变得像小贩叫卖般俗不可耐。"<br /><br /> 何安下脸颊通红,店主诧异问:"你怎么了?……难道,你嫌价钱贵了?"<br /><br /> 何安下慌忙摆手,连说不是。店主温然地问:"你有何难处?"何安下臊得无地自容,两手抱拳,却不知该说什么。<br /><br /> 两人是在一间耳房中,琴放在一个刮去油漆的旧柜子上,室内还有一个断腿的梳妆台、三五个花面木箱。此时,一个钱袋"哐啷"一声落在梳妆台上,门开了道缝,露出一角青色衣料。<br /><br /> 店主哭相的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他拿起钱袋掂量掂量,冷笑道:"不够。"门外响起一个尖利的声音:"我不买琴,用这一百大洋,买你面前这个人。"<br /><br /> 何安下变了脸色,店主哭相依旧,没有别的表情,道:"这个人与我无关。"<br /><br /> 门外的尖利声:"那钱也给你。"<br /><br /> 店主:"多谢。"伸手示意何安下不要作声。一会儿,门外声音又起:"人怎么不出来?"店主:"你怎么不进来?"<br /><br /> 门外哑了,半晌,门缓缓推开,走入一个穿青布长衫的人。他头发湿漉漉的,紧贴脑顶,戴着一个白色口罩。<br /><br /> 他入屋,却不理何安下,径直走到店主身前,抚摸旧柜子上古琴,叹道:"以太极拳拳劲,将漆面震出剑纹。一秒钟达到五百年光阴的效果,巧夺了天功。但巧夺天工,必会被天所忌,弄巧者不祥啊。"<br /><br /> 店主的哭相,多了一层凄惨,叹道:"所言极是,所以我半生潦倒,抱病多年,活着只是待死而已。"来人语气一热:"你得的是什么病?"<br /><br /> 店主:"风湿。要知道,风湿是治不好的。"<br /><br /> 来人:"是呀,令骨头畸形,痛起来晚上也难有睡眠。唉。"<br /><br /> 店主:"唉。所以,我武功还在,身手却衰了。我没有把握赢你。"<br /><br /> 来人冷笑一声:"你是我爷爷的管家,得过他老人家指点,我总要敬你三分。只要将此人交给我,你还算是彭家的老辈人。"<br /><br /> 听到彭家,何安下一阵慌乱,想到药铺中的琵琶姑娘。她会不会遭了毒手?<br /><br /> 店主依旧一脸哭相,没有任何表示。来人凝视着店主,原本尖利的声音变得宽厚,道了声:"汪管家。"说完退后一步,斜身静立,姿态舒展大方。<br /><br /> 这是比武的表示。店主长叹一声,道:"太极拳的第一要领是虚灵顶劲,要求头部像花草一样为追求阳光,向天空伸展。你周身轻松,唯独头部多汗,说明你已得了虚灵顶劲。我当年求出这一头的汗,用了十年。以你现在程度,两年后会消去这头汗。那时,你便是大材了。"<br /><br /> 来人周身一颤,但迅速镇定下来,道了声:"请出手。"<br /><br /> 店主却把琴抱在怀中,向门外走去。来人让过店主,哼了声"多谢。"身子转向何安下,即刻便要发难。<br /><br /> 店主却沉声道:"想什么呢!我是让你俩跟我走。"来人一愣,但还是跟着店主出了屋,何安下也跟了出去。<br /><br /> 店主穿过院子,入了西厢房。房中迎门有一个大书架,摆的不是书,而是衣服,有干净的也有脏的。书架后是一张大床,被褥凌乱,床前有一个狭长小桌,桌面上摆着剩饭剩菜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09:57
第35节:20、琴少知音不愿弹(3)<br /><br /><br /> 何安下闻着室内的异味,骤起眉头。店主道:"我一个人住,活得不讲究,见笑了。"来人:"汪管家,您上了岁数,身边应该多一个女人。"<br /><br /> 店主惨笑,挥手将小桌上的碗筷扫落在地,坐在床上,把琴置于桌面。店主:"这是一张明代的琴桌,却被我作了饭桌。呵呵。"<br /><br /> 来人:"汪管家,你我之间或战或和,都请快点决定。"店主:"不着急,请先听我弹一曲。"来人不耐烦地哼了一声。<br /><br /> 店主:"你爷爷是多么风雅的人,难道他后代子孙成了俗物?" 来人冷笑,长衫波动,便要出手。店主语气忽然严厉:"太极拳很少握拳,甚至基本意念,是把双手虚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嘛?"<br /><br /> 来人鼓胀的长衫一软,整个人安静下来。店主轻声道:"因为我们发现了人体的奥妙,两手与两肺同型。同型的东西必然功能贯通,肺部管气,虚掉两手,是为了发挥气的作用。"<br /><br /> 来人的脸虽遮在口罩中,但微欠腰身,态度明显恭敬了。店主继续说:"两肺管的气,不单是呼吸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气候。人体顺应季节变化,是肺调节的。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天、人以什么合一?以肺合一。"<br /><br /> 何安下听得如痴如醉,喃喃道:"天地与人的交汇点,竟是在两肺!两手紧张,便等于断绝了肺里的生机。"店主和来人同时瞥向何安下,目光中竟都有赞许之色。<br /><br /> 店主将手指按在琴弦上,轻轻一划,响起朗朗清音。店主:"琴弦虽只一线,制作的工艺却极其繁难。要用上好的蚕丝,一根弦以数百丝合成,其中还要分股缠绕,再以特别的中药渗泡--弹这样的弦,手感中有着天地的微妙。"<br /><br /> 来人摘下口罩,露出一张未长开的脸,年龄比彭家七子尚轻,原来他说话的尖利调子竟是发育未成熟,嗓子正处于变声期的缘故。只是他以特殊的发音法作伪饰,令人听不出他的年龄。<br /><br /> 来人:"汪管家,弹琴总要指头使劲,岂不是与太极拳要领违背?"店主:"虚化两手,以养肺,而变化两手,则可启发肺的神秘功能。弹琴有三百六十五种手法,正是气候的一年变化。"<br /><br /> 来人惊得"嗯"了一声,店主:"你爷爷天纵奇才,对我最大的教诲,便是要我在琴中求太极拳。如果懂琴也就懂拳了。"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一挑,发出风雨之声。<br /><br /> 何安下顿觉心旷神怡,来人也一脸迷醉。店主一指何安下,向来人说道:"在你们一干兄弟里,我最看重老七。此人是他朋友,所以我保定了。你我或战或和,都请容我弹完一曲。"<br /><br /> 店主端正坐姿,视琴的神态,如大臣面对君王。音韵起后,打开了一片广阔天宇,大气蒸腾,阴晴不定,其中隐隐有着大雁的鸣叫。<br /><br /> 何安下生起沉沉睡意,眼皮不自觉地闭上。他强睁开眼,却被眼前所视震惊,顿时困倦全无。只见店主一脸的哭相悄然变化,随着琴声的延续,下垂的眼角嘴角在逐渐上升,生出一张新的面孔。<br /><br /> 这张脸有着清澈的双眸,似乎能洗去你所有的烦恼。这张脸曾经见过的,那是自己被沈西坡囚禁时,企图营救自己的菜农的脸。<br /><br /> 一曲终了,店主闭目,眼角嘴角慢慢下垂,恢复成了旧容貌。来人向店主鞠了一躬,道:"小时候听父亲讲,太极拳可以改头换面,今日才知竟是真的。受教了。"也不看何安下,径自退出。<br /><br /> 来人走了许久,店主张开眼,对何安下惨然一笑,道:"其实,我怕他动手。前些日子我受暗算,腹部中剑,伤仍未好。"<br /><br /> 店主败于暗柳生,暗柳生败于柳白猿,竟都不是凭的武功,而是暗算。何安下将暗柳生败亡的结局说出,店主长叹一声:"比武七分实力三分运气,其中千机变幻,总是人算不如天算。"<br /><br /> 开派祖师彭孝文逝世后,这位汪姓管家离开了彭家。他选择杭州作为归宿,开了家琴店,想以制琴卖琴为业,但当世习琴者稀少,于是将制琴的漆艺、木活转而维修古家具,维生至今。<br /><br /> 两年前,随着彭乾吾在上海教拳,彭家势力南下,在杭州开办了一家餐馆,作为彭姓子弟在江浙的一个隐秘中转站。家具店盈利平淡,汪管家在杭州乡下置有一片田地,做地主收租,算是一大生活来源。彭家餐馆建立后,蔬菜便由店主供应,菜园有了稳定收入,算是彭家在补贴老家人--他营救何安下时,自称菜农,便是此缘故。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10:09
第36节:21、拜师贴(1)<br /><br /><br /> 店主反感彭家内斗,是彭七子在杭州唯一信任的人,此次琵琶姑娘归来,也与他通过消息。<br /><br /> 何安下:"琵琶姑娘要我找你,究竟何事?"店主:"她要我指点一下你的武功,这应该也是七爷的意思。"何安下:"请赐教。"店主惨然一笑:"我的武功,刚才一曲已弹尽了。"<br /><br /> 何安下叹了口气,脸上升出感激之情,因惦记琵琶姑娘的安危,便向店主鞠躬告辞。店主淡淡地说:"走,便把琴也带走吧。"<br /><br /> 何安下怔住,店主:"要价五百,是开个玩笑。我胡乱度日,整得一身俗气,此琴我久已不弹,怕伤了它的清雅。便送与你了,望能参悟琴中滋味。"<br /><br /> 何安下抱起琴身,弦上颤出一音,怆然清冷,似向旧主告别。<br /><br /> 21、拜师贴<br /><br /> 此街巷深口阔,如大雁足掌,所以名为雁足街。出了家具行,行出五十米后,何安下眼前一宽,熙攘街面便横在面前。<br /><br /> 街边有一个卖粽子的小贩,支着独轮小车,车上盛了两脸盆粽子,用棉被盖着保温。一个穿长衫的人站在车旁吃粽子,正是那位彭家子弟,他的头发已干。<br /><br /> 何安下抱琴走过,他便跟了上来,边嚼粽子边说:"北方的粽子里放枣,南方粽子里放肉,没吃过,真好吃!"何安下瞥了一眼,见他一脸天真,简直就是个邻家大男孩,令人难以想象他刚才片言不合便要杀人的煞气。<br /><br /> 何安下:"请你放过七爷的夫人。"他:"嘿,七哥毕竟是彭家人,只要他老实待在海外,我们便相安无事。不能放过的,只是你。你凭白得了彭家的东西,真的不能留着你。"<br /><br /> 粽子的肉油流至手腕,他抬手添吸着。何安下停住脚步,他擦了擦嘴,友好地说:"不要你的命,只要伤了你屁股向上第四根脊椎骨,你身上再出不了太极功夫,就好了。放心,损了这骨头,无碍生活,依旧可以走路蹦跳。" <br /><br /> 说着说着,他右手在长衫上擦擦,便向何安下身后摸来。<br /><br /> 不料他出手如此之快,何安下一不留神,被他摸到腰上,感到他的手指如蛇一般冰冷恶心。何安下腰部逆转,滑开他的手指,一步跳出。<br /><br /> 何安下:"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狠毒?"<br /><br /> 他将左手上剩的粽子塞入口中,转了转下巴,尽数吞下,道:"汪管家露了功夫,我本是要给他个面子的。但我放了你,彭家还会再派人的。好歹咱俩相识一场,伤在我手总比伤在别人手里要好吧?"<br /><br /> 街面人流熙攘,无人感到异样,他与何安下说话的神态,就像是跟自己的哥哥说话,亲近无比。何安下叹了口气,道:"你的名字?"他:"我排行十三。叫我彭十三就好了。"<br /><br /> 何安下:"彭十三,今天我第一次听到古琴玄理,听到汪管家的高调,本应满足,就算命丧你手也无憾了。但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点好奇,我曾听你七嫂弹过琵琶,竟是天国之音,就想听听她会把古琴弹成什么样子。"<br /><br /> 彭十三用手背抹去嘴角的油迹,露出孩童般的笑容:"是么?我也很想听。走!"<br /><br /> 到达药铺是在下午五点,黄昏浓重,药铺砖面如洒上了一层红糖水。琵琶姑娘下楼而来,小腹圆圆,步态款款。腹内的孩子令女人焕发勇气,她以沉着镇定的目光,直视着彭十三。<br /><br /> 彭十三左眼皮上生出一道皱纹,道了声:"七嫂。"<br /><br /> 汪管家的古琴放在诊病的方桌之上,她坐下,略一抚按,琴弦龙吟,她紧绷的脸顿时轻松,美了三分。<br /><br /> 一声琴音摄住全部的心神,忘了身边还有危险,她端正腰身,两手在七根琴弦上滑行,并不用力,只是虚弹。<br /><br /> 手指轻灵,如在弦上低飞,幻化出大雁落水、燕子离檐的姿态。偶尔碰触琴弦,响一声若有若无的清音。<br /><br /> 一曲弹尽,她合拢手指,在胸前团成拳型,如对琴祈祷,久久不抬头。彭十三皱眉道:"七嫂,你能不能弹出声来,好好奏一曲?"她仍不抬头,双手伸展,钩在弦上,猛地发出一声。<br /><br /> 彭十三脖子一震,已是清音满室。此曲音韵先急后缓,如先打了你两个耳光后,再好言相劝。一曲弹完,令人颇不轻松,彭十三头顶冒着一片汗珠,喃喃道:"这是什么曲子?"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10:23
第37节:21、拜师贴(2)<br /><br /><br /> 此曲名为《普庵咒》,是南宋普庵禅师所传,他是梵语专家。一日他连贯地念自己整理出的梵语拼音表时,竟念出了千鸟来袭的声势,其中有童稚的雏雀,更有凶猛的大鹏……<br /><br /> 他无意中得的这道咒语,成为中国寺院的镇寺之咒,可诛杀邪魔。后来在明朝时,一位隐居的古琴高手,因感怀咒语总是传自印度,此咒是汉人本土产生的唯一咒语,于是久久念诵,一日生出灵感,将此咒语转化为琴音。<br /><br /> 琵琶姑娘:"这首曲子,隐含着六百八十二个字的咒语,可以降魔。"彭十三:"你刚才虚弹琴时,便是在念咒吧?"<br /><br /> 琵琶姑娘不置可否,彭十三哼了声:"将我当魔了!"他额头的汗珠大颗大颗滴下,这是杀人的前兆。何安下抢到琵琶姑娘身前,他已下了誓死保护她的决心。<br /><br /> 彭十三却说:"七嫂,不管你怎么看我,我都不会对你下手。但这个人身上有彭家的东西,我不能放过。何安下,跟我到外面去。"<br /><br /> 琵琶姑娘叫一声:"哪里也不要去。"自袖子中掏出一张红帖,摔在了桌子上。何安下见上面写着"拜师"两字。琵琶姑娘冷冷地说:"你七哥已收何安下做了徒弟,他是彭家的正式门人。如果你要对他不利,便是违反了门规,你七哥回来,可以向你问罪。"<br /><br /> 彭十三看着桌面上的红帖,目光暗淡,一点没有要翻看的欲望。他头上的汗渐渐干了,向琵琶姑娘拱手作揖:"有这张帖,我回家能交差,就行了。"<br /><br /> 彭十三对她语调恭敬,转头看何安下时,幼稚的脸庞上却浮现出成年人的威严:"今日开始,你算是彭家正式门人,以后,任何人得罪你,就是得罪彭家。我们会为你摆平一切麻烦,但如果你为非作歹,我就会把彭家的东西从你身上要回来,即便你躲到百万兵的军营里,我也有法子断了你的手筋脚筋。"<br /><br /> 这个小男孩说出的大话,不但没有滑稽之感,反而令何安下心悸。彭十三以食指用力地指了指何安下,以示警告,然后快步走了。<br /><br /> 他迈下台阶时,一个穿白色西装的人正要进药铺。此人四十多岁,面白无须,手中拿着一把一尺来长的折扇。两人都没有在意,自然地擦身而过。<br /><br /> 但当两人经过彼此后,却都停下脚步,回身对视了一眼。<br /><br /> 对视这一眼后,彭十三转身走了,那人进了药铺,两人虽相背而行,但迈步的频率却保持着一致,好像两人的腿中间系着一条无形的绳子。<br /><br /> 彭十三走出十步,腿上的压力方才减去。他大步前行,眼中闪出兵刃的寒光。<br /><br /> 何安下与琵琶姑娘坐在药铺大堂,两人对视着。琵琶姑娘企图以普庵咒琴曲降服彭十三,差点激起彭十三的杀心,但她的大胆却令人感动。女人毕竟不如男人了解人世,人世对她们来说,总是半生不熟,也正因此,她们也少了男人的杂念,决定了什么便果敢地做出来,反而可以成事。<br /><br /> 刚才的她沉着决绝,眼神内敛,现在的她眼光闪亮,那是刚度过生死的兴奋和对自己行为的自豪。<br /><br /> 何安下要对她说些什么时,店中走入了一位客人。来客相貌文质彬彬、衣着讲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怪。<br /><br /> 何安下察觉他的古怪在于走路,这是一个走路走得十分专心的人,他的注意力不在身前却在身后,似乎他身后有一头老虎,随时会追上来。<br /><br /> 他走了几步,身上一松,恢复了正常,脸上泛起温和的笑容,持扇抱拳,道:"请问你是何大夫吧?"何安下:"正是。"他:"想问您一味药。"何安下:"哪一味?"他:"柳白猿。"<br /><br /> 何安下心惊,脑海中闪现出一个词--明柳生。<br /><br /> 柳白猿刀毙暗柳生后,沈西坡说过暗柳生的尸体将送往上海的日本租界,柳生家族在日本特务机构中位居要职。此人衣着时髦,风度翩翩,应常参加西式酒会……<br /><br /> 何安下:"你来自上海?"<br /><br /> 来人微笑:"我叫柳生冬景。"不比暗柳生的千人一名,每一位明柳生都有自己的名字。<br /><br /> 何安下:"你所要找的柳白猿,我不知他的去向。"<br /><br /> 柳生冬景并不搭话,走到诊病桌前,客气地向琵琶姑娘说:"请让一让。"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10-31 10:10:36
第38节:22、水瓢秘诀(1)<br /><br /><br /> 她起身闪开了,柳生冬景搬开她坐的椅子,看着桌面上古琴,慢慢打开折扇,一片薄薄的刀片翻了出来。<br /><br /> 原来这不是折扇,而是一把折刀。扇子并不是横向打开的,而是从中央分开的,扇子的纸页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作为伪装,里面是坚实的木头,内有凹槽以藏刀。分开的两片扇骨反向一合,拼成刀把,挺直了刀刃,于是一尺长的折扇,变成了两尺长的刀。<br /><br /> 柳生冬景退后一步,将刀刃贴在琴弦上,然后水平地收到胸前,略一停顿,刀水平挥而出。<br /><br /> 第四根琴弦断了。<br /><br /> 柳生冬景平挥出一刀,却竖切开一根弦。<br /><br /> 他缓缓将刀收回胸前,头转向何安下:"只要杀了你,柳白猿就会找我。我刀法如何?你不必反抗了吧?"何安下心知其人腕部如蛇,运刀角度刁钻,实战时会十分可怕。<br /><br /> 此时,琵琶姑娘喊了声:"十三叔。"何安下回头,见彭十三无声无息地走了进来。何安下急看柳生冬景,发现文雅的他,眼神中有了野兽吞食的狂热。<br /><br /> 彭十三:"你要杀他,不用等什么柳白猿,我就会先来找你。因为他是彭家的人。"<br /><br /> 柳生冬景:"你的兵器?我不杀空手人。"<br /><br /> 彭十三看看左右,走到诊病桌前,抱起了柳生冬景搬开的椅子。<br /><br /> 柳生冬景:"这……算什么兵器?"<br /><br /> 彭十三:"能杀你的,就是兵器。"<br /><br /> 柳生冬景身形一拐,白光闪动,切向彭十三。彭十三将椅子举起,完全不是招法,像一个没练过武功的人惊慌之下的反应。<br /><br /> "哐啷"声响,一个椅子腿落在地上。<br /><br /> 在柳生冬景的刀切掉一条椅子腿时,椅子借势转动,另一条腿点在了他的胸骨上。<br /><br /> 彭十三慢慢把椅子放下,柳生冬景将刀把分开一翻,收拢了刀刃,重新成为了一把折扇。两人对视,都脸挂笑意。<br /><br /> 柳生冬景后退两步,单手扶住了诊病桌面,眼中露出奇异光彩。彭十三瞬间成熟了许多,叹道:"我取巧了。"柳生冬景摆摆手:"你构思巧妙,我没想到,真是输了。"<br /><br /> 彭十三:"你有什么事要办,我会尽力。"柳生冬景苦笑,嘴角流出一道血。见此情景,何安下便知,椅子腿刚才貌似轻轻的一点,实则沉重,已力透他的胸骨,震坏内脏。<br /><br /> 彭十三:"没有看到柳白猿的绝技,可惜么?"柳生冬景:"我是明柳生。明柳生的武功在两百年六十年前,便脱离了猿击术体系,我寻找柳白猿纯粹是家族任务,我本人对他并不好奇。以我个人而言,希望死前能见个禅宗和尚。"<br /><br /> 杭州灵隐寺,有如松长老。<br /><br /> 22、水瓢秘诀<br /><br /> 两百六十年前,柳生旦马守将禅法引入剑法,脱离了柳生一族原有的武功体系。那些恪守古法的人便成为暗柳生,而接受新法的人成为明柳生。<br /><br /> 柳生旦马守留下新法的文本,名为《兵法家传书》,写明剑法的最高境界是"平常心"。平常心是唐代禅宗大师马祖道一的禅学词汇,柳生冬景临死前想探究的便是这个。<br /><br /> 他被平放在一辆马车上,送到灵隐寺。到达时,正是晚饭时刻。斋堂里坐了两百个和尚,何安下与彭十三以担架抬着柳生冬景,直走到最深处的如松桌前。<br /><br /> 如松喝着一碗南瓜粥,面前小碟里放着一块饼。担架临近,如松却只是低头喝粥。何安下:"师父。"如松:"何事?"何安下:"他想知道平常心的含义。"<br /><br /> 柳生冬景的脸全无血色,怎么看都是即将命绝之人。如松放下碗筷,冷冷瞟着柳生冬景,没有一丝慈悲。一会儿后,他从小碟里拿起饼,晃晃,道:"这是什么?"<br /><br /> 柳生冬景:"……饼。"<br /><br /> 如松长叹一声:"唉!你认错了。"<br /><br /> 柳生冬景:"师父,我是将死之人,还望您明白开示。"<br /><br /> 如松:"你要死到哪里去?"<br /><br /> 柳生冬景低头思索,嘴角涌出一股血,他急忙用手擦抹。如松露出厌恶之色,说:"别妨碍别人吃饭!去后面水房洗洗。"<br /><br /> 何安下没料到一贯慈祥的如松会变得如此不近人情,但又不便表态,在如松严厉目光的逼视下,只好向彭十三使了个眼色,抬柳生冬景去了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