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門派之我見 鄭劍鋒
中國武術門派之我見 鄭劍鋒 <br /><br /> 中國武術在我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在與天、地、水、火、風、沙及疾病,野獸和自相鬥戰中創造了武術。<br /><br /> 由於我國的地域廣闊,民族風情,氣候不同,武術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這就形成了武術派別。<br /><br /> 如江南一帶,氣候炎熱潮濕,灌木叢生,沼澤遍佈,水域寬闊,路少船多。叢林中藤纏枝繞,所以人們使用的武器多較短,小,且雙手益用,這樣適用于叢林中掄砍,不被枝藤纏繞,在沼澤和水中用短小或雙短器械便於攜帶和游泳。若在水中使大刀、長槍顯然不適合。 <br /><br /> 南方人多住在船上或以船代步,在鬥爭打拚中迴旋的範圍很小,這就要求其要,站的穩,打的狠,在有限的船面上發揮自已的長處,拳打如風,腳底生根,這就形成了南方人特有的“南拳”。基於以上條件,南拳多用拳。腳實而生根,器械也多是雙匕首、雙圈、雙娥眉刺、判官筆、短刀、短劍等。 <br /><br /> 而地域之闊的我國北方,山高石廣,田原平坦,迴旋之地無限,征戰時多用長、大、重的器械的有利條件,拳術也是拳腳齊用竄蹦跳躍,迴旋很大。南短拳北長拳就是這樣形成的。南方拳短小精悍,北方拳強勁威猛,這就從地域上形成了南、北兩派的不同練法。 <br /><br /> 縱觀我國武術,門派不下百種,諸如;南拳類的詠春、鶴陽、北拳中的查、華、炮、洪、六合、埋伏、二郎、翻子、戳腳、八卦、通背、披卦、形意等。另有象形拳、猴拳、螳螂拳、鶴拳、蛇拳等。這些拳種各有各的風格特點,沒有雷同。就其形成自已門派的延革也自詡不一。不知什麽時候有人把中國武術多爲內外兩派即內家以武當爲代表;外家以少林爲代表。並稱內(家)練一口氣;外(家)練筋骨皮。這就爲中國武術人爲的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br /><br /> 各門各派雖有千秋,但爲了尋根朔源,大多強牽附會了佛祖、神仙、帝王、甚至有把飛賊大盜搬出來奉爲其祖的,爲了標新立異,各稱其是仙傳神授法術通天,天下第一,幾十代的“家譜”“拳譜”也搬出來了。說的似乎有根有據不容置疑。這是爲什麽?!可以斷然中國武術的形成古遠但門派所分,就沒那麽淵遠了。由於中國封建閉鎖的歷史條件所至很多人出於潮流需要爲了吹捧自已,把自已的武功貼上了“佛氣”“仙氣”“神氣”“帝王氣”的標簽。好家中國武術是神傳仙授的,非僧、道、尼莫屬。 <br /><br /> 基於此,這就爲中國武術這一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創造的文化魄寶提出了一個尖銳的課題,中國武術門派是從何時劃分的,中國武術的“根”究竟在哪里,天下功夫真的出“少林”嗎?天下內功屬“武當”嗎?!儘管有人拿出其傳譜證明自已門派的“古老”。但很難說明其淵源的可信性。 <br /><br /> 中國武術門派百餘種,儘管有人扯著脖子拍著胸膛喊:“我是正宗,我們這拳已流傳3000多年,66代了”。(開始稱是33代,後來被人置疑,你們100年一代呀,第二次又改爲66代,寫者看那也不對,50年傳一代,也夠計生標兵了吧)。也拿不出一點證據,整個拳中除了令人作嘔的“流氓、下流”的動作名稱外,無一點有益於習武之人的,很多人把自已的“功夫、弄的越古越好,越神越好,越弄越玄越好,武術拳譜不是爲了讓後代繼承發展本門派的攻夫,而寄成了天書一樣的“經文”“咒語”“佛經”強牽附會,神、鬼、佛、仙、帝王、名將、飛賊、大盜,讓人摸不著頭腦,神忽其神,可真拿出其拳種流傳出遠的證據,可就乾瞪眼了。<br /><br /> 儘管有人拿出了“拳譜”也很難體現其所說的準確性。如少林傳入中國最多1500年武當1000年,太極不足1000年,可中國歷史上,舞槍弄棍,征戰殺場的名將比比皆是,關羽、呂布、趙雲、張飛、羅成、岳飛、袁崇煥、努爾哈赤,他們練的大刀、大槍、長劍的都是哪家,哪派所傳。那麽多古書之獻作沒有一點關於這些武術名家是哪一派的呢,那麽多說書的、唱戲的、講古的、千方百計的搖唇鼓舌的抓包袱找笑料,咋沒有一個找一找他們的門派,是少林,還是武當,再說水滸傳離現在不足400年,洋洋一百二十回,有名上講的梁山好漢一百零八人,官府戰將,不下500人,可哪個人是什麽門派的都沒有提及。<br /><br /> 只是著力宣染李逵力大無比,力分雙牛,手掄大斧如車輪呼呼如風,十分了得,如當時有門派何不加上,少林大斧一輪。。。。。。。或從小練不少氣功,一身武當功夫也更有吸引力。 <br /><br /> 武松力大無比手舉千斤。三拳兩腳打死猛虎,如當時有門派,何不寫上武松掄起太祖拳,擡起少林腿,揮起武當棍,把虎打死,從中國小說中退回300年則找不到中國武術所謂“門派”的描述。<br /><br /> 清朝始祖努爾哈赤,是一代馬上帝王,以武征南,得漢家江山,他練的是哪一門?致努爾哈赤死地的明未將領袁崇煥用的是哪一門功夫。是歷史遺忘了中國武術根源的一筆,還是歷史上根本沒有這一筆。<br /><br /> 歷史的車輪在轉,中國武術在發展,人民在等在千百年歷史中把中國武術推向了新的階段。中國武術,受民族,風俗,地域的影響,各有其獨特的練法,用法,有征戰的、有擊獸的、有捉魚的、有健體的、有群武的各成一派由來已久,但真正把“中國武術出少林”,“武當功夫甲天下”之說冠之於僧、道、尼。應歸功於近代我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興起的,農民運動和說書講古的說書藝人,及武俠小說家們,是他們演藝了武術門派。 <br /><br /> 清朝未時,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對外擴張的炮火打開了閉關自守幾千年的,中國的大門,八國聯軍的洋槍大炮打蒙了中國政府這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給中國人提出了一個怎麽辦的問題,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反抗,指望腐敗透頂的滿清政府是不可能了。只能把希望寄託給神仙,上帝,於是民間出現了,拜上帝會,小刀會,紅槍會,大刀會,白蓮教等等,把僧、道、神佛成了自已的精神寄託、面對洋槍大炮而赤手空拳的中國人,以靠無煙的大刀長矛也力不從心了,依靠神術魔法制伏洋槍,刀槍不入,可依神無助,成了人們的希望,從此習武者有了門派,獨出心裁,自立爲或依仙、依佛、或依名將、神、怪等門派四起。<br /><br /> 就象近年氣功熱一樣一覺醒來,氣功有了1000多樣,一夥人爲了欺世盜名,爲了騙錢,胡騙濫造,胡吹瞎唬,就有人信他們的,武俠小說中的門派一出來就會上就有人校仿,昨天演“射雕”中有降龍十八掌,今天“精武”“武林”上就有神拳,降龍十八掌學習班。二十世紀二三十代的武俠小說有少林、武當、八卦。而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武俠小說中少林武當又有了發展,打到雪山,大漠上去了,少林,武當不時髦了,我敢斷言100年後如有武俠小說,那時早打到宇宙,月亮上去了,這就是藝術的推進。 <br /><br /> 武術是靠人練的,無論是什麽門派,都要有其獨到的風格特點,決不可以站門派拉山頭,搞宗派,反對社會,害國,害民,武術理論者要務實,要對國家,對武術,對子孫後代負責,不能把以前的東西都照搬下來作爲“傳統”來繼承。<br /><br /> 武術是靠人練的,武術不外乎以下幾條:一、強身健體,二、益壽延年,三、防身護身,四、衆前現藝,五、賽場奪魁,六、戰場制敵。武術不是神術,不是法術,不是魔法,不要神化武術。應該把武術練對了,練好了,練精了,不要練傻了,練瘋了,練蒙了。決不要自己害自己了。 <br /><br /> 研究武術的不要把自己弄成個說武術的,只會說不會練,練武術的要識別洞查,尋明師而習,明乃明之明,決非“名”有些“名”師名不符實,胡說八道,害人不淺。教武術的要爲人師表,對後人負責,別誤人子弟。讓別人練的必須自己能夠作到,別雲山霧罩,謅天唬地,騙徒弟,弄徒弟一頭霧水,就落個吃喝,最後讓徒弟罵聲不止。<br /><br /> 在中國武術門派上就有誤區,我認爲如果作爲藝術誇張渲染氣氛,弄個神弄個鬼無可非議,而把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神功、魔法當作中國武術來發展,來推廣,繼承,可決非小事,歷史應該還中國武術一個清白,武術拳譜,是讓人按譜學武的,可有的“名人“在自已羅列的“秘傳”譜中拚命的,象算命先生似的,把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一頓大轉,著實“學問不淺”可對練武有什麽用呢,真就是一個“秘”字瘴目,把學者弄個半傻。靠他的名,神一下鬼一下,少林家,武當功一下子把中國武術弄了個非僧道尼莫屬,真令人啼笑皆非。無怪是說時張家派李家派,誇誇其談,用時銀樣臘槍頭一籌莫展,全是電炮扁踹,各門的絕招都沒有了。什麽陰陽,八卦,五行相生相剋,金沙掌,鐵布衫,都不好用了,真刀槍不入了,就剩下挨打了。<br /><br /> 武術發展到了如今,應該消除門派之爭,少打口官司,什麽正宗,謫傳,祖傳,神傳都無關緊要,要的是真正的武術,是一招一式擊之有效(應該是在賽場,戰場,決不是行兇,打架)有利於民,有利於國,武術也要打假,武術也要防止假大空。武術之花將長開武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