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qicat
发表于 2002-8-23 16:10:00
师尊老师:上次称呼错了,不介意吧?<br>拳照上就能看出来吗?真神了,不过从光盘上看,崔的式子还是挺好的。我是初学者,真是不太懂您是如何看出来他不会拳的?有原因方便解释给我听吗?我想找一个扬式太极拳的明师,能指条明路吗?谢谢您给我答复。
师尊
发表于 2002-8-26 10:13:00
QIQICAT:你好,太极拳练到对10要可以身知以后,自然就有了这种眼光。未到这一成功夫,解释也没用。至于指点明师,有点难,先说说你是哪里的?
davidsun
发表于 2002-8-27 13:26:00
师尊老师:<p> 您好!<p> 您说的“十要”和“教学光盘”问题,我也十分感兴趣,故借用上面朋友的话题,想向您<p>请教几个问题,恕冒昧<br>。<br>1)您可否向我推荐一套杨式传统太极的光盘或书籍;<p>2)您可否为我指点一下目前在我国各省,有真才实学的杨式太极高手;大连有吗?<p>3)可否看一下您上载到网上的拳架光盘;(如果技术上可以)<p>4)是否有可能拜会您和您当地的杨式太极高手;(我们这有一行人,早就有去国内各省,<p>搞一次“太极之旅”的愿望。)<p>5)转载我以前提出的问提,非常想听听您的高见:<p> 我打杨式传统85,有3年了,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十要”都零零星星的体会过,可没有一次能从头到未自始至终把“十要”全部体会进一套拳中,那怕连打五便的最后一个20分钟也不行。怎样才能“全进去”?敬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 <br> <br> 初次网上相会,就提出这么多问提,实在不好意思。只是看到您的贴,心中很兴奋,一<p>着急,就写了这么多,万望师尊老师海涵,学生先谢了!!!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3.gif" />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2.gif" />
qiqicat
发表于 2002-8-28 12:25:00
师尊老师:<br>谢谢您的回函!我在北京,学习扬式太极只一年多,虽然在北京市太极拳比赛中传统扬式拳也拿过名次,但我知道自己可以说还没摸着传统扬式太极拳的门。我非常喜欢太极拳,只是在练拳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办法。关键是找不到,就是找不到您说的真正的明师,非常苦恼。其实明师真正有,可是我找不到。上面David朋友提出的问题也是我想知道的,能一并答复吗?<br>还想冒昧问一句,您有机会来北京吗?或您在那里?别笑我,实在是想当面请教!<br>再次感谢您的回复!!
师尊
发表于 2002-8-28 12:40:00
DAVIDSUN:你好,老师不敢当。其实我还年轻,只不过有缘得窥太极拳堂奥<br> 你提的问题:1。杨式太极拍照出书的,的确不错的,有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还有李雅轩的拳照。至于光盘,还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br> 2。杨式如今人才凋零,全国那些名气大的杨式传人,我没一个敢恭维的。至于那些不出名的,就不熟了。<br> 3。我家里没设备传拳照。<br> 4。如果日后有缘相间,交流一下太极拳的窍要,体味一下推手神秘莫测的味道。当然是欢迎的。至于杨式高手,上海田兆麟一派的有少数几个。至于付,董,叶的传人,我看不见也罢。<br> 5。太极拳10要,其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做正确,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就好象一个圆,你永远也达不到最中心一样。而对10要的身知(不是指全做到,而是指从自己身体上能真正了解,从而能不断尽力去调整,接近。)是太极拳登堂入室的重要标志。而这必须通过明师点传,非朝夕之功。这是推手,拳架,喂劲,试劲反复应证的过程。<br> 太极拳的全部奥妙,其实就在拳架中,只不过你不能理解而已。就好象你拿到了一本天书,但看不懂。推手是用来让你理解拳架的。明师是在你迷惑不解时,带你走出迷途,为你指明方向的。如果只会教你着数,教你练体能的老师,我看跟了一段时间,就不用跟了,因为这些光盘上都可以看到。<br> 我想这些是你现在应该知道的。<br>
davidsun
发表于 2002-8-29 03:37:00
师尊老师:<p>非常感激您的指点,这反倒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您说您还年轻,可却达到如此境界,我非常想知道您的修炼经历。如果您闲暇有空,可否发表一下您的心得,我一定悉心拜读。<br>再次感谢!回国一定前去拜访!
qiqicat
发表于 2002-8-29 10:51:00
师尊老师:<p>信收到了,谢谢!如我安排好时间,一定前往贵处求教。<br>您给楼上朋友的回函也一并拜读了,最后两段深有所感,您能展开讲讲吗?如可以的话。恕我冒昧, 先谢了。
taijifan
发表于 2002-10-17 00:50:00
你想问杨式太极拳的老师,就应该找拳好,人品也好的老师。练太极拳关键要心态正,胸怀坦荡,才近太极之道。学术之争怎可用,人身攻击代之。若不同意,可以把意见写出来,大家讨论。
QIQICAT
发表于 2002-10-18 09:55:00
TAIJIFAN先生:您能给介绍一个拳好,人品好的好老师吗?
taijifan
发表于 2002-10-25 11:21:00
我看咱们斑竹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