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10-1-6 21:54:20
songchen12有神经病,他练杨式太极拳,李雅轩一支,所以他一个劲地吹捧杨澄甫,可是根据历史记载,近代以来的武林中,孙禄堂先生的武功最高。所以他就一个劲地诽谤、诋毁孙禄堂先生和孙氏拳。济南的孙门的张西可正在到处找他。songchen12根本就不敢跟孙门的人接触。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1-7 09:12:42
36年,杨小楼就死了。怎么50年,杨小楼又活了。孙门的人厉害。死人能说活了。嘴也。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1-7 09:13:10
又十年不知怎么讲?。
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10-1-9 01:37:42
孙门的那位讲杨小楼活到50年?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1-9 10:18:44
杨春甫是杨小楼,还是杨澄甫。这,孙禄堂比你们清楚得多。人们知道的是;杨小楼是唱戏的。不知他是练太极拳的。他的生平简介,也没有其练太极拳一说。<br />至于这个杨春甫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孙禄堂的功夫不如张秀林.杨春甫。由此而引出,换拳.结拜之实。由此也可得出;杨春甫应是杨澄甫之误。这是由于河北方言,造成孙禄堂的耳朵听不准而造成的。<br />此时孙禄堂的年龄已是四十有二矣。这时的孙禄堂,已被孙门人吹为功夫已进化境了。<br />1913年,孙才跟郝为真学的太极拳。此时孙已是五十有三了。三年后,也就是1917年,陈微明经孙同意,拜杨澄甫为师学太极拳。此说明,孙禄堂学太极拳三年,仍不知太极拳为何物。不然,陈微明为何不跟孙禄堂学太极拳?。而拜杨澄甫为师学太极拳。此时孙禄堂已五十有六了。
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10-1-9 16:58:48
孙禄堂先生从来也没有说自己的功夫不如张秀林和杨春甫,劲不合,与功夫高低完全是两个概念。万籁声的劲也不合太极拳的劲,照样打败了杨澄甫,就是一个例子!
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10-1-9 17:07:11
孙氏太极拳难度大,对技击要求高。陈微明武功基础差,学起来艰难。所以他就学比较容易的杨式太极拳。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1-9 20:29:51
孙氏太极拳确实难度大。因为他是一碗杂烩汤。杂烩汤再好,也是下脚料做的。做杂烩汤不需要技术,烂七八糟的下脚料倒在锅里一煮就行。最后搁点芫荽,放点香油就成。而大菜确是精工细作,煎炒烹炸缺一不可<br />。所以,陈微明是不屑孙禄堂的功夫,而转学太极拳的。陈微明学历六年太极拳,而到上海开武馆就是最好的例证。其间,孙存周害怕陈微明也教形意.八卦。挣了他们的饭碗。闹的陈微明只教太极拳。而不教其他。这也说明,不是陈微明武功基础差。学不得形意八卦。实是孙氏的功夫不行。而转向澄甫先师学太极拳的。稍后我把孙存周与陈微明对话传上来,以正视听。
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10-1-9 22:55:31
songchen12又在造谣了,陈微明写的很清楚:“式简意精,无过于形意。”并且陈微明讲自己因为基础差,曾经一度想打退堂鼓。陈微明对他的三位老师(孙禄堂先生、杨少侯、杨澄甫)中评价最高的就是孙禄堂先生。陈微明在《海上记事》中记载,在致柔拳社四周年的庆典大会后,孙禄堂先生分别与杨少侯、杨澄甫搭手切磋,结果孙禄堂先生轻取杨少侯、杨澄甫。对此,台湾的陈泮领先生也有相应的评价,认为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造诣已经胜过传说中的杨露蝉。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1-11 11:06:08
他们切磋,你是怎么知道的?。<br />四周年,庆孙禄堂去了。那么五周年庆,六周年庆,孙禄堂为何没去?。无非是害怕武汇川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