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hu 发表于 2003-6-23 11:29:00

当然有可能了,因为每个人学拳的时间,身体素质(身高体重),个人经历,对拳的理解等等综合因素不同,就决定了拳架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好象每个人的笔迹,写的都是中文,但是每个人的笔迹都是有自己特点的。即使是同一个老师的学生,同时学习拳架,也是有所不同的,我想这是正常情况吧。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讨论。

太极后学 发表于 2003-6-23 17:56:00

王振华老师60年代跟随照奎公习拳,虽有一身武功,但处事低调.外人知之不多,仍在教学岗位上默默耕耘.掌握许多照奎公的技艺.

太极后学 发表于 2003-6-23 18:10:00

小胡,我有一个小小的提议:如今照奎公一系,名家辈出,成绩卓著.且大都尚在于世.应该让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整理照奎公的拳法,拳理及训练方法.这是造福太极.造福后世之举措.

mzdd 发表于 2003-6-23 19:51: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太极后学</u>在 <em>2003/06/23 06:10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小胡,我有一个小小的提议:如今照奎公一系,名家辈出,成绩卓著.且大都尚在于世.应该让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整理照奎公的拳法,拳理及训练方法.这是造福太极.造福后世之举措.<br></div><p>举双手赞成

心智 发表于 2003-6-24 00:27:00

我见过陈照奎老先生练拳。他的拳如长江之水连绵不断、滔滔不绝、一气呵成。给人以春风跗面的感觉。

zhanshen 发表于 2003-6-24 22:46:00

我在内蒙听妥木斯先生的弟子说:当年妥木斯先生帮陈照奎老先生整理了很多资料,陈照奎老先生的个别弟子有一些,但看不懂,所以一直在打听妥木斯先生的地址,只可惜妥木斯先生热中于书画(内蒙古著名的画家)无意在武术界出名,唉!太可惜了。

太极后学 发表于 2003-6-25 08:13:00

我的提议小胡为什么还不回应?我觉的陈瑜先生在这件事上可以起带头作用! &nbsp; &nbs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27.gif" />

XIAOHU 发表于 2003-6-25 08:35:00

您的提议稍微晚了些,几位前辈一见面讨论最多的就是拳,您所说的工作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资料的整理也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谢谢了。<br>至于师父和几位师伯怎样见面,如何见面,如何探讨,前辈们自有安排,就不每次对外发布了,多谢。<br>

六盘山 发表于 2003-9-18 13:45:00

北方狼还应增长见识啊!<br>要多些向你师父学习!

鹤草芽 发表于 2003-10-19 13:29:00

北方狼,有机会的话欢迎你来深圳拜访一下张茂珍老师,或去郑州见见他的儿子——张冀鹏我想你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陈照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