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3-24 11:34:45
习武者极重师承,焉有不问之理,除非老师不想告诉他师承。<br /><br />徒问师是不可能的。师承问题,只有入门弟子,也就是递拜师帖时,老师才会告诉你本门传承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徒弟问老师。<br />那时学武,徒弟是唯唯诺诺。没有敢胡问八问的。我知道我学拳时,多问一句,老师就好长时间不搭理你。
tjkf
发表于 2010-3-24 21:18:08
陈氏的跺脚拳就是吸取了通背拳理念的炮锤而已,跟太极拳完全不是一路的,我知道的是,“杨禄禅不仅跟陈长兴学过太极拳而且还跟其他人学过太极拳,而陈长兴对太极拳并不精通,因而陈长兴无法把自己的儿子教成太极拳的高手而只能把他教成炮锤的高手”。<br />现在对陈长兴之前的太极拳历史考证是没有任何依据的,都是口头传说,而陈氏的跺脚拳不是太极拳的直接证据就是:“它的拳是缠法,而它的春秋大刀则没办法缠——其拳械不同理。”<br />而杨家的拳、剑刀枪都是粘法——其拳械同理
weizhen
发表于 2010-3-25 05:52:15
“习武者极重师承,焉有不问之理,除非老师不想告诉他师承。”<br />周口河西是心意六合拳拳窝,无人敢在那儿教其他拳,唯有苏传青教查拳。本人多次去河西学习考察,问起多人关于苏传青的查拳老师是谁,得到的回答都是:“谁敢问老师向谁学的,不敢啊,除非他告诉你” 故至今无人知道苏传青的老师是谁,尽管跟他学的人很多。苏老师于六十年代死于大饥荒。<br /><br />陈奏庭学于千载寺,陈家沟后人咋未问?难道陈家沟非常不重师承???
weizhen
发表于 2010-3-25 05:58:05
“《但陈长兴公告诉徒子十三势是蒋发传到陈家沟的,倒是十分符合武林传统。在陈鑫“辨拳论”中可清楚看到就是在陈鑫生活的年代里的陈家沟,陈家沟人自己都盛传“王氏传蒋发,蒋发传陈家沟”,以致陈鑫要来写一篇“辨拳论”。<br />看来以前的文章中观点只要和楼主,就是合情合理且无误了》<br /><br />唉,怪了,陈鑫是反对当时陈家沟的流行或传统说法,他的文章怎么与我合哪?他的观点与我相反,而我的观点与陈家沟的流行或传统说法一致,请斑竹不要搞混了。
weizhen
发表于 2010-3-25 06:04:25
陈家沟乾隆年间家谱说:陈奏庭“有战大刀可考”,因此陈奏庭善兵器中大刀无疑,与陈家沟画像中年纪较轻的持大刀立后的一致,怎么说成是蒋发哪?斑竹说“习武者极重师承”,难道陈家沟非常不重师承,或有欺师灭祖之嫌???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3-25 08:54:20
我头晕疲惫,恕不奉陪,几位接着议。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3-25 12:16:01
23楼说的对。我师讲其拜师时,是先拜张三丰,再拜杨露禅,杨澄甫的牌位,尔后才是面前的老师。并没有陈长兴的位置。这也说明,杨露禅的太极拳不是真正得自陈长兴。不然,杨式传人怎么不拜陈长兴?。<br />杨家之所以对太极拳的源流不表态,是因为,毕竟是通过陈长兴后,学到的太极拳。杨露禅出名后,陈长兴的儿子找到北京,复向杨露禅学太极拳。因理念不一样,就如拐子的腿---囧了筋了。也没学会,只好回陈家沟。陈家炮槌,太极练法矣。这就是陈式太极拳。
weizhen
发表于 2010-3-26 05:53:31
斑竹的“别说跨栏,就是平地追踪我们很多人也难及刘翔,不过能打翻刘翔的也是。。。不胜枚举啊!”如果是年龄相仿的,听起来也似有道理,然而一个比自己大二、三十岁的,又不是专门练跑步的,都远远赶不上,就很说明为什么陈奏庭先师要请蒋发到家中了。<br /><br />另外,李正府宗师的董秉乾六合枪(王堡枪),到了其父李维彬先师那代,功夫在整个怀庆府已无人能及,这连王堡的王三岐也佩服,并赞叹不已。然李正府宗师只在其父辈中听到此类;六合枪是董秉乾先师所创传给王安民,王安民传孙王景苍,王景苍传子王万选,王万选传吴华林,吴华林传李师之祖父李隆延等,李师的谱也这么写,并不知道董秉乾至王安民还传有五代人。这情形与杨禄禅或杨澄甫知道张三丰所创十三势太极,后蒋发传陈家沟(或以为蒋发传陈长兴),并不清楚陈长兴与蒋发之间还有好几代的情形是一致的。
自学太极拳
发表于 2010-3-27 10:59:55
陈氏太极拳是不是陈家所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家人传承了太极武术。事实是到现在陈家人还在为太极拳传承做着工作。为什么有些人老是不干点正事。太极拳是谁所创有那么重要吗?好好用心钻研一下真正的太极艺术。别在装神弄鬼了。
weizhen
发表于 2010-3-29 05:17:44
如果见过焦作许氏通背(通背拳创始人董成老祖于明嘉靖、万历年间传山西泽州府山民(现属修武县)许守禄之后人许伟战君之通背、河南濮阳的通背及河北广平县卢氏的六合通背(明末顾殿一道长传,现又被误称为“卢氏太极”),及济源“神拳”,就可知道,陈氏太极与那些拳虽有很大区别,但拳的风格一样,而那些拳都称通背或源自通背,这也是陈家沟道家原传十三势失传或陈长兴后被掺合了通背拳的重要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