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0 11:09:57
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听父亲给学生讲课说拳,听劲发人…... <br />春煊对传统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春煊和我很投脾气,他没有门户之见,我专攻吴式太极拳也没有门户偏见,我们聊起拳来十分投机。春煊言必提师爷在拳上的主张,从拳理中体验深刻,可谓“活学活用”。春煊常说:“太极拳本来很简单,被现在的人搞复杂了。” <br />春煊身怀太极拳松空绝技,待人谦虚,和善,只要说拳毫无保留。按他说的拳理操作,极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将春煊打出去。他笑着说:“你作对了,我就出去!”他给别人说拳,手把手试验,做对了,他便被打出去,这是一种美德,也是难能可贵之处。社会上常看到将人打出去从不说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在工体练拳,凡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拳场,有的说:“向朱老师学习”。他忙着笑笑说:“一块研究,多交流。”从不说“我教你”,“你不对”这种有伤对方自尊的话语。春煊为人平和,低调,从不说高深的理论,也不想独占太极松空绝技,敞开心扉,尽说修炼之法,怕你不懂,故反复介绍。 <br />春煊说的拳理简单,用则灵。有一位朋友被对方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动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见此情景忙过去笑着说:“太极可不是力气活,使这么大劲累不累?咱这太极拳是用意听说过吗,用意不用劲”,他想了想说,“哦,这是李亦畲大师说的。”说罢,请两位轮流象刚才那样用力推他的胸部,俩位都推了一次,谁也没敢推,手掌还没推上春煊的胸两只脚已经晃悠人往上冒,张着两掌发不出力。朱老师给他们解释说:“对方推你胸,你别想胸,你周围那么大的地方想哪儿他都得出去。”话语不多,这里边蕴涵着劲与松,力与空的深刻哲理。太极拳绝对“不是力气活”,春煊说太极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记得朱怀元大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关于推手的法则,他说:“对方扑来,周围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请他到哪边坐他便到哪儿去。这时你要是用力拉,用劲拽人家可不听你的。”太极推手就是这么简单。 <br />与时俱金,简单,简捷,如果十年数十载练来练去练不好太极拳,内功不上身,你该改变思维方式,对太极拳重新认识。春煊认为传统太极拳的修炼,先解决修炼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上的烦琐,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什么思想问题呢?凭多年与春煊接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听父亲给学生讲课说拳,听劲发人…... <br />春煊对传统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春煊和我很投脾气,他没有门户之见,我专攻吴式太极拳也没有门户偏见,我们聊起拳来十分投机。春煊言必提师爷在拳上的主张,从拳理中体验深刻,可谓“活学活用”。春煊常说:“太极拳本来很简单,被现在的人搞复杂了。” <br />春煊身怀太极拳松空绝技,待人谦虚,和善,只要说拳毫无保留。按他说的拳理操作,极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将春煊打出去。他笑着说:“你作对了,我就出去!”他给别人说拳,手把手试验,做对了,他便被打出去,这是一种美德,也是难能可贵之处。社会上常看到将人打出去从不说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在工体练拳,凡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拳场,有的说:“向朱老师学习”。他忙着笑笑说:“一块研究,多交流。”从不说“我教你”,“你不对”这种有伤对方自尊的话语。春煊为人平和,低调,从不说高深的理论,也不想独占太极松空绝技,敞开心扉,尽说修炼之法,怕你不懂,故反复介绍。 <br />春煊说的拳理简单,用则灵。有一位朋友被对方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动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见此情景忙过去笑着说:“太极可不是力气活,使这么大劲累不累?咱这太极拳是用意听说过吗,用意不用劲”,他想了想说,“哦,这是李亦畲大师说的。”说罢,请两位轮流象刚才那样用力推他的胸部,俩位都推了一次,谁也没敢推,手掌还没推上春煊的胸两只脚已经晃悠人往上冒,张着两掌发不出力。朱老师给他们解释说:“对方推你胸,你别想胸,你周围那么大的地方想哪儿他都得出去。”话语不多,这里边蕴涵着劲与松,力与空的深刻哲理。太极拳绝对“不是力气活”,春煊说太极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记得朱怀元大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关于推手的法则,他说:“对方扑来,周围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请他到哪边坐他便到哪儿去。这时你要是用力拉,用劲拽人家可不听你的。”太极推手就是这么简单。
jkfwes
发表于 2010-4-20 11:10:03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0.gif" emoticon="" alt="" />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0 11:10:15
与时俱金,简单,简捷,如果十年数十载练来练去练不好太极拳,内功不上身,你该改变思维方式,对太极拳重新认识。春煊认为传统太极拳的修炼,先解决修炼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上的烦琐,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什么思想问题呢?凭多年与春煊接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br />1. 不要将太极拳看的过于玄奥,或者精深难求,学不会弄不懂。自然,简单,虚空,不要刻意去修炼。春煊推手很简单,自自然然,推不上他。 <br />2. 怎样练拳就怎样推手,身形不要慌乱也不要主动,也不要妄动。推手不是力气活,不用强力拙力,要虚实分清,对方推来。不要想着被人推的部位,顺人之势,屈已从人,往身外空间想,可解困得安。春煊推手舍已从人,出手往他身上推,他轻松将你手化开。 <br />3. 推手往来用意不用力。不要求胜,在推手来往中其奥妙表现出推手艺术的完美,松,软,圆,灵活运用上蕴涵着养生之道。一定警惕蛮力推手,伤人也伤己。春煊空手空身,任你怎么推,他也微笑着从容轻随。 <br />4. 推手是拳架的深层次神、意、气内外相合的巧妙运用,空灵不僵,动作越小越好,不要动作过大,对方看不出动作为佳,周身轻灵通畅,最高境界是“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春煊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不动声色以笑应对。 <br />5. 推手中棚,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八法,在运用中不可呆板,一变应万变,棚里有采、挤、按……八法,捋里有棚、挤、按等八法,灵活把握该静发,不可动,该动发,要轻灵圆活。 <br />6. 功夫越练越精,动作越小越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要小到一点,春煊以点轻化,没有力点。身形手势不可乱动,接手四梢空,一接点中求。我和春煊经常说,推手在有意无意之间;求之不得,不求也不得,咂磨着滋味,有嚼头。 <br />会: <br />1. 不要将太极拳看的过于玄奥,或者精深难求,学不会弄不懂。自然,简单,虚空,不要刻意去修炼。春煊推手很简单,自自然然,推不上他。 <br />2. 怎样练拳就怎样推手,身形不要慌乱也不要主动,也不要妄动。推手不是力气活,不用强力拙力,要虚实分清,对方推来。不要想着被人推的部位,顺人之势,屈已从人,往身外空间想,可解困得安。春煊推手舍已从人,出手往他身上推,他轻松将你手化开。 <br />3. 推手往来用意不用力。不要求胜,在推手来往中其奥妙表现出推手艺术的完美,松,软,圆,灵活运用上蕴涵着养生之道。一定警惕蛮力推手,伤人也伤己。春煊空手空身,任你怎么推,他也微笑着从容轻随。 <br />4. 推手是拳架的深层次神、意、气内外相合的巧妙运用,空灵不僵,动作越小越好,不要动作过大,对方看不出动作为佳,周身轻灵通畅,最高境界是“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春煊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不动声色以笑应对。 <br />5. 推手中棚,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八法,在运用中不可呆板,一变应万变,棚里有采、挤、按……八法,捋里有棚、挤、按等八法,灵活把握该静发,不可动,该动发,要轻灵圆活。 <br />6. 功夫越练越精,动作越小越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要小到一点,春煊以点轻化,没有力点。身形手势不可乱动,接手四梢空,一接点中求。我和春煊经常说,推手在有意无意之间;求之不得,不求也不得,咂磨着滋味,有嚼头。
youfeng
发表于 2010-4-20 14:36:39
是个明白人啊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1 09:51:04
朱怀元《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附珍影集》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1 09:51:16
希望本书不只是给您理论,而是通过书中百多年来太极拳宗师-杨健候,杨少候,杨澄甫,汪永泉,朱怀元-如何将太极拳理论结合到实践中体会,获得打开太极拳功(内功,养生,技击)奥妙的地图。<br /><br />朱怀元大师太极拳老架(老六路)完整拳照,珍贵谈拳,行功,推手发劲 录影<br /><br />16K大本,含VCD一张<br /><br />VCD内容:<br /><br />第一部分:朱怀元大师谈太极拳原理<br />第二部分:朱怀元大师杨氏太极拳老架(老六路)行功录影片段<br />第三部分:朱怀元大师揉手(推手),发放录影片段;以内功(神意气)控制及影响对方之意气。<br /><br />『太极拳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关於养生术内功太极功的一种。太极功包括坐功、行功,太极拳就是行功,即便在运动中培养内功(神、意、气化合)。』 <br />『太极拳行功在不同台阶(编按:见书中太极拳的七个台阶) ,根据行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练习目:招或术、养生或技击等,姿势可以大或小,高或低、快或慢,所谓太极拳的高、中、低架,大、中、小架,快架、慢架等。太极拳本无特定之招式,为教学之故,非不得已通过招式、套路、推手(揉手)、器械等去掌握内功与外形的配合、阴阳动静等。』 <br />汪永泉先生(1904-1987)自少跟父亲随杨健侯宗师学太极拳,特别被允许到杨家家中学拳,又得杨健侯宗师子杨少侯宗师、杨澄甫宗师教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永泉先生学到了杨氏家中不外传的太极拳内容。 <br />历来太极拳中内功及技击内容从不轻易传授,杨氏三代虽然学生门人众多,就是正式拜门弟子也不少。可是除招式、套路外形外,太极拳的内功及技击『只传给子孙和少数徒弟。所以後辈真正得到技击之道真传者,除杨氏子孙外,确实不多了。』 <br />朱春煊先生眼见太极拳很多珍贵的内容面临失传之际,决定公开父亲朱怀元先生的遗稿笔记拳及推手的照片及录影:内容包括笔录汪永泉先生口述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内容(和杨健候宗师杨少候宗师、杨澄甫宗师们的心得) 及汪永泉先生朱怀元先生精研数十年的心得, 可说近百多年来几代太极拳宗师的心得结晶,『讲自己如何将前辈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的体会』。原部份内容只曾对门内弟子教授,不打算付梓或公开,现在朱春煊先生打破禁忌,无私的将之公开,是希望给有兴趣於此道者,不要单着眼在外形姿势之上,要抢救、恢复、互相钻研、领悟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掌握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及神、意、气化合的内功,正心养气修身,外以武事敌,以拳入道─由武术、武艺臻武道,得功成大用、纯任自然、天人合一之道。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1 09:51:27
目录 <br />前言 <br />太极拳宗师 汪永泉先生 <br />汪脉传人 朱怀元 <br />练习太极拳须知 <br />练拳歌诀 <br />理论和功夫的关 <br />太极拳七步台阶: <br />第一步 上下相随 <br />第二步 内外相合 <br />第三步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br />第四步 拆架子 <br />第五步 拆手 <br />第六步 分劲 <br />第七步 入化 <br />歌诀 <br />内功与外形 <br />开与合 <br />太极拳架种类 <br />养生与技击 <br />技击拳架与养生拳架的不同要求 <br />养 生 <br />养生拳架 <br />太极拳预备式的要求: <br />技 击 <br />技击拳架 <br />技击的身形手法歌诀 <br />懂 劲 <br />静中求松法则 <br />动中求松法则 <br />招与术 <br />技与击 <br />技 <br />接点不接面 <br />一接点中求 <br />歌诀 <br />点劲原理 <br />点 劲 <br />点 位 <br />击 <br />击劲 <br />1.问送劲 <br />2.断拍劲 <br />3.点断劲 <br />4.弹劲 <br />5.冷劲 <br />平 劲 <br />揉 手 <br />汪永泉老师传推手种类 <br />揉手须知 <br />揉手时的身形手法 <br />接手五个点 <br />揉手要领 <br />揉手基本法则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1 09:52:49
朱怀元(左)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4-21 14:38:16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TXT地址:<a href="http://www.taiji.net.cn/lilun/ddxl/201004/13722.shtml" target="_blank">http://www.taiji.net.cn/lilun/ddxl/201004/13722.shtml</a>
feng19800115
发表于 2010-4-24 17:18:15
朱老现在在哪里练功,还在体育场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