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流星
发表于 2003-7-10 22:02:00
唉...我说的步法角度问题是要两个人一起练才练得出来呀........<br>一个人站的再好得知道面对人时怎么出步子呀................
zhanshen
发表于 2003-7-10 23:13:00
因本人练的很杂,我体会是在打拳时,是以身子领手,在练大成拳试力时是以手领身子,另外,本人很注重桩功的锻炼,所以在推手时,即使本人和很高水平的人推手时,也未输过,主要取决于桩功的锻炼。(本人曾经和陈式太极拳很多名家都试过)
五云桩
发表于 2003-7-11 09:18:00
步法包罗极广,角度只是其中一项;桩法也决不是蹲身一站那么简单。<br>桩法不成,则阴阳不分、虚实不判,步法也因此处处受制于人。太极拳论中有:“每见数载纯功不能运化,率为人所制,阴阳未悟,双重之病未化”就说明了这个道理。<br>我已说过了“手眼身法步都在桩中统一,在对抗中提炼。”对练是不能少的,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知嘛。 <br>“一个人站的再好得知道面对人时怎么出步子呀”——太极拳讲制人而不制于人,就要制到步子中去。如功夫不逮,碰到太极高人恐怕要根据对手的需要出步了。
天剑流星
发表于 2003-7-11 12:04:00
观察对手的脚,脚尖脚根的前后方向所指为实,脚的两侧为虚.踩步时前脚用自己的脚尖黏住对方的前脚侧面成T字型90度,有助于自己转身后脚跟进.这是顺黏步<br>踩步时前脚用自己脚背外侧,黏对方前脚脚外侧.成11字黏,是背黏步<br>顺黏后,后脚要踏如对方重心线,以步倾人重心.<br>背黏后,后脚要回转身时,双锁对方双腿后侧.<br>各位前辈,请多指教.呵呵:P
古水
发表于 2003-10-16 09:41:00
精彩!
龙泉
发表于 2003-10-18 18:58:00
古语说: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p>有道理的,关键是怎么理解,<p>梢节领,是注重意念的“领”,练拳时,意念是在梢节。<br>中节随,就是中节要松透,才能更好的把劲送到梢节。<br>根节催,不用多说了,任何拳,力量都是有脚起的。<p>所以,以手领劲,其实是说意念的领起,而不是用手带动身体。这种理解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
不争而勇
发表于 2003-12-7 12:43:00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争而勇在 2003/12/07 12:48pm 第 1 次编辑]<br><br>我认为陈瑜老师说得在理,我对“身领手,手领身”问题尝试多年,的确应该是“内不动外不发,身不动手不发”。这就是内功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