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5-21 08:36:03

城管队集体练太极拳称有助文明执法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5-21 08:36:15

曾以脏乱差闻名的番禺某商城经过治理,环境已大为改观。大石城管中队队长李棣辉将之归功于队员练太极拳后文明执法的结果。对于“太极治队”,队员自我感觉“淡定”了,称确实对工作有帮助;但也有人质疑这是一场“秀”,昔日的一些流动商贩则拒绝评价。相关部门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在下属分局中推广。<br /><br />  队长:老出事,要养气<br /><br />  数十名年轻男女身穿练功服,聚精会神地打太极拳,如入无我之境。每逢天气晴朗的下午,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关帝岗上总会出现这样一幕。这不是哪个太极拳兴趣班在搞培训,而是大石城管中队的队员在“干工作”。<br /><br />  大石城管中队打太极拳是队长李棣辉首创。他认为城管对流动商贩的处理之所以老出事,主要是工作态度和方式失当。在他看来,真正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需要“养气”,需要真功夫。<br /><br />  “太过急躁,只考虑自己的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动辄动粗,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结果适得其反,“无论城管是对是错,人家都骂你,因为小贩是弱势群体”。李棣辉的观点是:“小贩是群众,你把他(她)当敌人来消灭,肯定要出事。”多数时候,“文明执法”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过去我们加强队伍管理就是开会,读文件、读报纸。没用,都是形式主义。”李棣辉曾为如何带队而伤神。刚开始他要求队员多打篮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后来发现不行——比赛荣誉倒是拿了不少,队员脾气也见长。“打篮球是剧烈运动,火气大;还是打太极拳好,不温不火。”<br /><br />  队员:平和了,少吵架<br /><br />  从2009年3月起,大石城管中队队员开始师从退休干部丁明扬,练习太极拳。李棣辉把打拳当作一项工作来抓,全队四十多人都要学,还统一配备了服装和鞋子。<br /><br />  从一开始,练太极拳就在中队内部遭到普遍反对和抵制。“大部分队员觉得别扭,说学这玩意儿干嘛?”李棣辉不惜扮黑脸,把表现差的队员拉出来献丑。<br /><br />  队员王晓莉向来身体不佳,排斥体育锻炼。李棣辉的办法是为其开小灶。一年后,被“逼”出来的王晓莉成为了“领打”。作为一名内勤人员,王晓莉曾不止一次被激怒——有些流动商贩到中队接受处罚,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骂。她有时会和对方吵起来。练拳之后的王晓莉感觉自己性情平和了很多,“对方骂归骂,我还得心平气和,给他(她)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br /><br />  副中队长何森泉出身行伍。打了一年多太极拳,队员反映“何队脾气没以前那么暴躁了”,何森泉自我总结则是“心态变了,学会了换位思考,不急躁了。”<br /><br />  而今,打太极拳在中队内部成了一种自觉自愿行为。<br /><br />  和平拆房借鉴太极道理<br /><br />  队长表示:练拳后暴力执法、抗法大幅减少<br /><br />  “太极攻略”让大石城管中队自我感觉受益良多——“淡定了许多,不轻易发火。”反映到工作上,“现在对流动商贩的处理,暴力执法、抗法大幅减少”,李棣辉说,“只要上前一劝,一般都会走。”<br /><br />  李棣辉以一次“和平拆迁”来印证自己的观点:<br /><br />  作为亚运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之一,大石要建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2009年12月底,中队接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在春节前交付土地”。李棣辉叫苦不迭——此地有两万平方米的厂房,是几个企业主向村里承包的,投资过千万,建筑本身并不违规,租赁合同也未到期。<br /><br />  时间太紧迫,怎么办?“放在过去,根本就不跟你谈,直接就拉大部队上去拆了。”如今“太极思想”提醒李棣辉不能蛮干。2010年元旦前,街道办和中队召集企业主开会,提出补偿要求。“拆就拆嘛!”几名企业主拒绝谈判,拂袖而去。<br /><br />  街道办和中队找企业主挨个商谈,“跟他们做朋友,站在对方的角度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想着拆迁。”谈判使事情和平解决,气象工程顺利开建。<br /><br />  在李棣辉看来,无论是拆除建筑还是管理流动商贩,其实都是在寻找平衡点,“就像太极图案上的那个平衡点一样”。<br /><br />  群众意见<br /><br />  有人叫好有人弹 流动商贩拒评价<br /><br />  曾经被媒体曝光过,以脏乱差闻名的番禺某商城经过治理,环境大为改观,业主专门写信表扬大石城管中队。李棣辉将之归功于队员练太极拳后文明执法的结果。<br /><br />  “以前‘走鬼’太多了,大白天就在路上摆,现在基本看不到了。”体育用品导购员小李对商城的前后变化印象深刻。理发店收银员刘小姐明显感觉到,较之去年,今年以来街上的流动商贩数量锐减,“我在这里呆了5年了,今年特别好,城管管得好,不像以前那样又脏又乱”。<br /><br />  锐减的还有城管与流动商贩之间的冲突。“以前有在大街上明目张胆地就打起来。”一位陈姓档主说。<br /><br />  大多数业主和商家将商城前后环境的巨大变化归功于亚运会——“可能是要亚运了吧,城管管得严了”。听闻大石城管中队练太极拳的治队做法之后,有些人觉得搞笑,“难以置信”。“这几年发生了多少城管暴力执法事件?打打太极拳就能让城管队员变老实?太搞笑了!要是这样,干脆全国城管都打太极拳好了。”市民王则荣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说。<br /><br />  市民李小姐则认为如果此法确有奇效,不妨考虑推广。有些人则认为,打太极拳不过是大石城管中队在作“秀”,对此不必太过认真。<br /><br />  还有些人认为,城管队伍形象的改变不是光靠转变执法方式达到。“我觉得城市治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是城管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市民吴一凡说,“尤其是在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复杂、繁重的情况下,把什么任务和过错都推给城管,是不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在这方面难道不应该检讨和反思?”<br /><br />  对于大石城管中队“打太极”,昔日的一些流动商贩或拒绝评价,或笑而不语。在大石步行街卖牛杂的广西籍陈氏夫妇说:“比以前好多了,不是动不动就抓了。现在这个地方是政府指定我们可以摆的,但有时搞卫生也不让摆,城管就来劝我们走。”<br /><br />  部门说法<br /><br />  太极与工作无必然关系<br /><br />  “太极”中队也引起了大石街道办的注意,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黄标不时下队观看,广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副政委贺建文偶尔也会到中队与队员们打上一圈。<br /><br />  黄标对打太极拳的做法表示欣赏,称此举有利于文明执法,也对城管队员身体有好处。不过他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在街道办下属各部门中推广。<br /><br />  “这应该算是队员的一种业余文化生活吧……”这是贺建文对于大石中队打太极拳的看法。<br /><br />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人士向新快报记者转达的主管领导意见是:大石中队打太极拳与工作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是不是说打了太极拳工作就干好了,这个不好说”,这位人士说,“这只是一个中队的做法,市局领导对此不便评价。”鉴于此,市局暂时不会考虑在下属分局中推广。

火柴未燃尽 发表于 2010-5-23 08:49:29

会打太极拳就是好城管吗? 傅万夫

曾以脏乱差闻名的番禺某商城经过治理,环境已大为改观。大石城管中队队长李棣辉将之归功于队员练太极拳后文明执法的结果。对于“太极治队”,队员自我感觉“淡定”了,称确实对工作有帮助;但也有人质疑这是一场“秀”,昔日的一些流动商贩则拒绝评价。相关部门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在下属分局中推广.<br /> &nbsp; &nbsp;面对当地城管练完太极执法就很文明的论调,笔者却多了一些惆怅。城管问题不是某个人脾气太暴躁或者不淡定的结果,当地城管部门练太极执法,只能证明其对于城管本质的认识依然处于混沌的状态。<br /> &nbsp; &nbsp;毫不客气地说,城管形象不好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长期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随之爆发,管理部门对于城市管理的职责履行与小摊贩之类的生活需求所产生的矛盾,形成了城市管理难题的客观因素。面对这种困境,相关部门通过制定城市管理条例等等办法,从法律角度对城市管理进行规范。既然有法可依了,城管部门所要做的就是执法必严。换句话说,城管作为一个执法部门,行事是以法律为准绳,是在执行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绝不是某个个体的行为,更不能寄托于一些队员的个人情绪。<br /> &nbsp; &nbsp;由于一些地方对于城管职责履行与小摊贩之类生活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没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化解点,于是乎“暴力执法”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管部门非但没有成为城市管理的守护神,反倒成了老百姓的“眼中钉”。 城管执法其实跟企业生产流水线很类似。在一整套规范的执法程序里,其中包括什么是违法、如何处罚、依据是什么以及如何投诉等环节,而城管队员不过是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每个人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说白了,城管执法的至高境界,是法在执法,而不是人在执法。<br /> &nbsp; &nbsp;当前,城管最需要的不是学打太极拳,而是反思城管职责履行与小摊贩之类生活需求所产生的矛盾,该如何妥善地化解,否则,再会打太极拳也没有多大用。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10-5-24 08:30:23

城管“太极养气”,降得下火不<br />城管学国学,杭州城管尝试“保证视频”,娃娃城管 不可否认,面对城管的话题“高烧不退”,城管暴力执法屡禁不绝,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改善措施。而去年3月起,番禺大石城管中队开始集体练习太极拳,并将打太极当做一项工作。有城管称练太极拳后心态平和、不易发火、有助于工作。(5月21日 《新快报》)<br /><br />太极拳的“养气”和城管的“降火”有何关系?不可否认,打太极的确“养气”,但是太极拳养的“气”其实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即通过练拳时的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 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控制呼吸,提高免疫力,恕我眼拙,也实在看不出打太极和提高城管干部的业务能力有啥直接关系。<br /><br />再说,仅靠太极也是无法解决人的“气”,疏导人的心情的。而且练拳和上岗执勤本来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如同戏里戏外都各有一个角色扮演。试问,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城市管理中去?更不消说用此来武装城管的头脑,控制他们的“火气”。可以看出,物理的办法很难治疗城管的“火气”,不可能一个“清火胶囊”就搞定,那只是“虚假广告”。不然之前更为博大精深的“国学”教育和高科技的“视频执法”就早就在全国推广开来了。<br /><br />其实,不用把脉也知道城管患的是“心病”。城管,管也,与“官”字一比,也相差不多,只不过在真“官”面前多了一个顶“草民的帽子”。城管虽小,但是应付小贩已经绰绰有余。回看近几年城管与小贩的冲突,大抵不过是“官威”发飙,人性减少。而之前有过小学生当娃娃城管,天真烂漫的孩子穿上制服立马变成装腔作势的成人,不谙世事的少先队员也都成了煞有介事的城管队员。城管问题出在哪里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心里有特权思想,有官僚主义的小尾巴。正是如此的“心病”大量存在着,成为城管“火大”元凶。<br /><br /><br />俗语说:心病还得心药医。 如今,想以打太极达到提高城管队伍业务水平的效果无异于痴人说梦。 问题不在城管学什么,打什么拳,而在于城管在面对小贩时是怎么想的?能不能在穿上制服之后同样的做到“淡定”? 人人都有练太极的权利,而且城管干部学学太极,以此来培养执法者调控自我能力也无妨。但在日趋走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城管队伍建设的重心无疑应放在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上,进一步厘清城管的法律地位,在维护城市底层民众生存与城市发展之间作出符合实际的考量和抉择。如果偏离这一重心,别说学上一两年,就算再搭上大半辈子时间个个都成为太极界泰斗,也不会对解决占道摆摊问题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br /><br />古语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真想学太极的话,不必大张旗鼓闹得满城风雨,这不仅疑似作秀,还要面对浪费纳税人金钱的指责,倒不如私下自己琢磨。而城管学太极无疑想学里面的处事道理,进一步改善城管形象。我想,只要执法的时候,把一些基本的东西记在心里,估计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何苦还要舍弃正常的法治思维缘木求鱼般的钻进“一招一式”里去寻求所谓的“养气降火”智慧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管队集体练太极拳称有助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