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qing1901 发表于 2017-8-23 09:12:36

预览十五载传武熏陶心得,倾情奉献,立志发扬传统武术,弘扬国粹(二十)

神明:朗朗乾坤,明察秋毫。
龙战于野,天玄地黄。风雨雷电磁,山泽草木兽,无一物不运动,也无一物无变化。万物承载了宇宙中所有的能量,同时也在消耗和转换着各种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以此消彼长的方式维持着永续的力学运动。人自翊为万物之灵长,当能替大自然守神,乃万物之幸也。若戕其所神,则万物之害也。替天守神者,所言乃指尊敬并遵守大自然的真理及规律,而非指宋江之流错认封建帝王以为天之谬。某些人的话能信吗?
内家拳的技术其实就是在对运动速度说:请等我一下,等等、等等、再等等……我拽住你了,这就是以静(控)制动的本质。而对力量说的则是:在外面论力气一般我干不过你,但进入我的地盘里玩,我就能比你力气大办法多,还总处处压制着你,看你怎么办、看你如何能动。对作用点上的力说的是:我要始终居高临下压住你,让你在下面落空失重,想托住我就要消耗你的力量。对方向说的是:可以让你向下、向上、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开翅(可以用砍中带削或螺旋揉掌达成),但就是不能向我开炮。对步眼距离说的是:你的主人虽然很强壮但却逮不到我,我身手虽然很松但不着力,因为我控制并捆住了你主人的动作,我突然进攻的瞬间让他想跑也跑不掉。(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论不染
【原文】或曰:夫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今独避动而取安,离动而求定。劳于控制,乃有动静。一心滞于住守,是成取舍,两病都未觉。其外执,而谓道之阶要,何其谬耶?答曰:总(整体)物而称大,通(通晓了解)物之谓道,在物而不染,处事而不乱,真为大矣,实为妙矣。然吾子之见有所未明,何者?子徒见贝锦之辉煌,未晓如抽之素丝。才闻鹤鸣之冲天,讵识先资于谷食。蔽日之干,起于毫末。神凝至圣,积习而成。今徒知言圣人之德,而不知圣人之所以德也。戒之甚矣。(持之以恒德,修之以笃力,终必成功。)

降手(苌乃周)
  须借行气方妙(须借对方之力),不然,我一降,彼一转(螺旋),又到我杆上矣。或曰,降手如聚势落点一般(先抢占制高点,再利用万有引力,居高临下压制对方),心十分吃住他杆,他不能转,方可用。
  枪法惟有降手能,刷敲磕砍遍人还,识得破时微微笑,只将前势仍还原。
  诗曰,自上而下谓之降,高山坠石不可当,气势还原身法进,斩关夺隘鬼神忙。一人敌不为工,垓下战项重瞳,长坂坡赵子龙,百万军如童蒙,一杆枪如蛟龙,落上发气下攻,击乎西声乎东,低扫堂高云顶,崩摇摆攉挑惊,腰背胯赛旋风,出没变化影无踪,虚实实虚谁能定,岂必触山与扛鼎,始临大敌呈英雄,知此方为精。刀与剑无双,单欲成功则善钻,闲用硬,忙用软,步要随,器要粘,头手足,贯相连,耍膀胯,务灵便,不近身,总不拦,彼自忙,我自闲,识化工,永无难,为问其中玄妙理,仍是斜行与单鞭,万殊一本贯不贯,丈夫由来自有真,浩然之气胸中藏,劝君养成刚大体,充塞宇宙万古强。
枪拳要以神气(第一要义之意)为先,机势次(随)之,专讲力量斯为下(拼力气)矣。<当然,有力气而不硬拼则更妙。>人人有路通玄关,灵活容易化则难,人有无处我无有,人还去时我去还(打时空差),劈提崩打任火药(小臂开扇面式弹抖劲法),手足膀胯如云烟(变转轻松而灵活如幻化之境,化劲好化的干净利落可使对手琢磨不透),过此便是蓬莱客,三而一兮一而三(用持枪法暗含着的里撩〈偏法和旋法〉、外划〈偏法、螺旋、扶按挤撕〉、劈刺(压、对、钻),长知短(懂劲后胸有成竹,知己知彼),不要抢(必须抢,否则会贻误战机),短敌长(技术稍差),不用忙(别着急)。【苗注:枪法的里撩用在意拳中为偏法和旋法试力,枪法的外划用在意拳中为扶按撕的偏法,是小臂螺旋指中并带着往外下方的搂撕劲的偏法。旋法的要点就在于用手和小臂的快速画圈转动去化开来力,使敌人来力突然落空而失重(弯道超车原理),然后可以用裸绞加下发力制敌使之跌倒。而偏法主要是让敌力发生偏斜,形成我方能从敌人侧面以正打斜的身法。偏法与旋法都是为了形成敌偏我正的格局,但手法略有区别。偏法是用直线向斜方向发力,旋法是用画一个圆圈的方式向斜方向发力,画圈时要像翻饼或翻锅一样且快速敏捷并加上小臂的螺旋配合才能起作用。分挂旋法是走上弧画圈的旋法,扶按旋法是走下弧的旋法。旋法就是横斜向画一个极小的圆圈,其劲如快速翻饼。】
  论棍法
  千言万语,总是哄他旧力过去,新力未发而乘之。
  响而后迎(后发。是被人磕棍后的迎发之机),迎而后响(先发。是先磕人棍的抢发之机),分别明白,可以语技矣。
  将棍头穿入他棍头下,或左边一起一剃,或右边一起一剃,要有响为度,总是一理。(剃:发短劲、磕、弹抖。)
  凡认棍不认人,此语最当。
  决不宜贪心去伤他,待他动后我再动可也。
  我入被他打即急跳退,切记。
…………………………………………………………
一处不到一处迷,处处不到处处迷。
释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折叠者,用上下左右之提按挤撕折叠空间之∧、V、<、>型,是开翅别翅之法,可以练出太极拳的粘吸之力;转换者,用螺旋进退之撑抱转换,实际上就是指领式的小手臂的钻法和勾挂,再加上三角方步和圆环步,就是全身上下的转换之法。

快慢手法:折叠粘劲属长劲,慢而匀,可控制对方劲路;磕劲的惊、弹属短劲,速度快,可令对方瞬间紧张起来。无论快与慢,都不离上下左右中的“五行拳”方位以及进退的“转换”。

形意五行拳之崩劈钻炮横:五行拳实际上是指五种拳劲,而非外面肢体的形式如何,其内涵为身劲为横(三横合为一横),在五行中属土;小臂旋转打钻劲拳,在五行中属水;向各个方向的坚硬之劈为劈拳,在五行中属金;底坐沉稳不动用根劲打出的整体爆发劲为炮拳,在五行中属火;能打出一正一反的整劲(整合挟劲)与撕劲(撕裂劲)为崩拳,崩拳就是开合崩断之拳劲,在五行中属木。【金坚硬而沉重往下行,火爆烈而往上行,木开合而支撑,水无孔而不入,土墩实而厚重。】
体用与力:体(灵活)在脚下,力在丹田,用在指领式小手臂的钻法。
发冷劲的要诀:平时要多练习定肘甩手的动作(小臂如折扇打开状),可以把肘部筋脉抻开抻活。原理:折扇的轴不灵活,扇子面就不能快速灵活的打开,也就发不出脆劲。小臂就相当于扇子的外主骨。而压制手法的运用就是如同打开折扇一样的方法,运用手掌正反俯仰的来回劲,向各个方向对敌人的手臂进行压制(设置陷阱落空敌力。)方法:正身或侧身时以两臂对敌人双臂进行六个方向的压制。如被敌人压制时则以旋进小臂带动侧身肘挤并以手指敌中线,使肘处于上位压制敌臂的形态进行破解,然后仍可还原至前势压制敌人时的降手状态。小臂的螺旋从外形上讲这就是千斤不能硬压小臂和梢节,硬压者用螺旋连环可破硬压的道理。而压制法的本质是制对方的力,而不是硬压对方肢体,要随着对方之力进行方向的变化,以四两之力从侧面拨动改变其千斤之力的方向为主,所以硬压对方肢体的梢节和根节重心都不行,一定要听着对方劲的方向进行跟踪压制并牵其重心离开重心线,令其背势占煞以阻止其变化,发力击敌时才最省力。当然,如果体能功力够强,你也可以采取强者策略,在压制的同时不必牵动敌人重心,而对准敌人的空当直接硬打硬进即可。)。另外,还有一种像翻饼或翻锅式的画圆圈旋法发力,这也是一种弹抖力,它是连接吞吐进攻节奏的重要方法和重要的边化边打的脱手打击技术。能使一、二合为一个动作发出,因此能快速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打击对方,这种劲能把人打得蹦起来,功力超强的话还可以把人打个翻转(传说的没见过)。

强壮的人和赢弱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打个比方:强壮者的骨骼就像最好的钢筋,而弱者的骨骼就像劣质钢筋;强壮者的筋脉就像弓箭上的弦,而弱者的筋脉就像六弦琴上的弦;强壮者的肌肉就像水泥,而弱者的肌肉就像砖头;强壮者想让自己成为高楼大厦,而弱者只想要盖好自己的平房而已。这么简单的道理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懂,有什么可争辩的呢?岳飞传里有个牛皋、隋唐演义里有个程咬金、水浒传里有个李逵,这些人之所以能在英雄辈出的江湖上混口饭吃,而且百战不死,凭的是什么?弱者是天生的,但靠锻炼可以提高体质,即使身体永远也达不到强者一样的水平,但至少应该拥有能给予强者致命一击的能力,这才是弱者锻炼的目的∽增强体质,由弱小变得相对强大。

再打个比方,从前有两个老江湖相约打架,裁判手中有两件武器,告诉他们说:我这里有两件武器。一件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菜刀,一件是关云长的百战百胜从没输过的重七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你们一人挑一件吧。于是……最后,挑青龙偃月刀的人输了这场对决。原因是他根本就耍不动关老爷的大刀。一个手持菜刀的人把另一个手里拿着关老爷青龙偃月刀的人打败了,说明有些东西真的具有不能承受之重,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而有些人偏偏总是夜郎自大,不懂什么叫作量力而行。此役之后,拿着青龙偃月刀却打输了的那个人从此退出了江湖,虽然心里服气,可面子得找回来点,因此嘴上还是没服。拿菜刀打赢了的那个人却开始到处叫嚣,说什么跟他打架的那人是傻逼是骗子,我连青龙偃月刀都打败了,青龙偃月刀就是个假货,是个垃圾是骗人的骗术,谁用过碰过青龙偃月刀谁就是傻逼是骗子。我勒个去,真心搞不懂这是什么逻辑,不知道关老爷听到有人这么贬低自己后有何感想?也许关老爷当年也暗地里收了几个徒弟传下几代徒子徒孙,这真功夫总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吧。会有吗?会有人为关老爷和青龙偃月刀正名吗?我们拭目以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览十五载传武熏陶心得,倾情奉献,立志发扬传统武术,弘扬国粹(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