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父的“礼”尚往来
我和师父结缘是源于老同学引荐。随着我一年年来岁数的增大,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变得越来越差。有一天在和老同学闲聊,期间同学给我推荐了他先前很崇拜的一位师傅,陈氏太极第十三代传人,德艺双馨的拳师,他就是方东升师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和师父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初次相识,师父给我的感觉,是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在了解到我的身体状况和没有武术根基的情况后,建议我先练习一套太极缠丝养生功。为了唤起我对太极拳的兴趣,师父当场给我表演了一套太极缠丝养生功,从起势到收势师父都是以一个标准的武术敬礼动作完结,期间没有忽略一个细微的动作。我心想人家可是名师,给我一个素未相识的人进行绝技的展示,不亏有太极名师的风范。而且拳前拳后以礼为先在师父身上也得到很好的体現。这更增加了我对师父的几份敬意。就这么一个细微的礼节,消除我与师父之间的隔阂,增强了我跟师父学拳的信心。
师父的第一课,学拳先学礼。不管师父是开班还是接收新学员,第一课总是以礼开课。师父常说,学拳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在平时的训练和授课过程中,师父处处注意礼节的培养和拳理的培训。在深圳炎热的夏天,师父只要穿上太极服,你会发现他的风纪扣总是系得规规整整。我呢,由于体格粗壮,脖子比较粗,自己购买的太极服,风纪扣总是扣不上,再加上平时不拘小节,自认为这样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师父看到后,认真严肃的给我讲述了风纪扣与太极礼仪规范上的关系,并按我的身体尺寸,给我定制了一套太极服。使我的仪态仪表达到了太极礼仪的要求,虽然是件小事情,但却在我心里打上了礼的烙印。我也注意到,师父要求大家做到的,他自己先带头做到,以身作则,以礼服人。他常讲要想让别人遵重你,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我要以师父为榜样,万事礼为先。
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邦,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无论是和同门师兄弟在一起,还是和同事或家人在一起,大家都需获得尊重和欣赏,如果大家都能够以礼相待,我想才配得上礼仪之邦的称号。而在学拳过程中,师父在礼仪方面,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也暗下决心,在师父的细心教导下潜心学拳,用心习礼,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知礼节,懂礼数、重道德,守孝道的好徒弟,将太极拳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作者--余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