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烨:我的健身项目有器械转换为习练太极拳
2013年十月之前,我是一个器械健身爱好者,公园、小区健身乐园的单杠、双杠等器械旁总能看见我的身影,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上肢力量训练都是我每天必做的运动,可以说,如果每天不做几组器械训练,就浑身觉得不舒服、感觉这一天就缺了点什么。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魏桓;他在公园里带领几个师兄弟练拳,我主动上前给搭话说:“你们练陈式太极拳,打的这么柔能练出劲来吗?”魏桓回答说:“来咱们两人试一试,看谁把谁能摔倒。”一试手我还真不是打得对手。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决心要学习陈式太极拳。我的健身人生发生了极其重大的改变,通过几年来的学、练、与师兄弟交流,拳技大大提高,收获多多。2015年让我有幸成为陈氏太极拳的正式传人,让我有幸拜在陈式太极拳国际大师马虹先生的优秀弟子,第十二代传人梁老翠平女士们下;我感到幸福和自豪,并接受师父的谆谆教导,更让我有幸结识了更多热心的师兄弟,帮助我提高拳艺,融入到这个和谐、充满正能量的太极大家庭里。在没接触太极拳以前,我也从不认为太极是老年人健身拳。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一个英语老师给大伙提问:你们说什么是中国功夫?好多同学会说:Bruce Lee。老师说:“No,是中国的太极功夫,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门派很多,各门各派都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外两家。想练武术健身的人,目前蓬勃升起,国内外掀起了练拳脚的高潮,练内家拳还是练外家拳,这要根据你自身的条件,由你自己的选择。” 从此在我的脑海里就埋下了伏笔,思量着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练练。
通过几年的师训及引导,在习练太极拳中,不断去悟,去琢磨。还有师兄弟的沟通,是我在行拳当中体会到了外家拳和内家拳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外家拳最大的特点以拳打脚踢,窜蹦跳跃,腾挪闪战为主;攻击对方交为直接明显,抗击打能力较强,让人一看一目了然,便知是练武术的,大部分年轻人喜欢练,说是真功夫,这也是我最早健身的想法。陈式太极拳是内家拳,它特点也是我的师父说的: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内动带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脊柱为轴,节节贯串穿,圆转自如,松中运转,默默停止。其攻防含意是隐于内,内不动而外不发,内动带动外动,内一动全身无有不动,我的体会越来越深。
按照师父说的:“行拳时首先要做到静,意领气随,意到气到劲到,在身体松透的情况下要做到:松中有捧,捧中有柔,柔中有缠,缠中发力。”十六个字的经典概括。太极拳上了手越练越上瘾,越练越有滋味,我练太极拳时间增多啦,我几乎把我过去练器械的健身项目全忘啦,自从学了太极拳,师父告诉我一心不能二用,从此我告别了器械训练,专心致志打陈式太极拳。因为在学拳过程中,师父、师叔、师兄们一直会告诫我,肌肉的力量和太极的力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我将信将疑,也不是很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感悟及体会啦。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我这几年参加了2016年第三届北京国际武术大赛,陈式太极拳荣获第二名;2017年10月6日参加石家庄第二届马虹杯陈式太极拳联谊赛,荣获三等奖。
作为武术的一种,前辈们继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想必也要经过实战的洗礼才得以保留,才得以称之为武术,如果一味原地画圈比划,不能用于克敌制胜,那么流传下来的估计就是太极操而不能叫太极拳了吧。既然要克敌制胜,力量就必不可少了,这个力就是我一直向往的太极的内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所以把掤放在首位,我想就有它特定的缘由。虽然可能练拳的时候我打得风生水起,两臂一出呼呼带风,自我感觉良好,可到了“检验拳架的试金石”时间,就完全找不到自信了。在和师父、师兄弟们推手的时候,会时不时的出现肩膀和胳膊的酸痛感,两腿的移动并不能带动胯部、腰部和双臂协同工作,合不起来,而是机械地移动。一说松下来,胳膊又像没了骨头,不用说打人了,连引化的力量都没了,又丢了捧劲只剩下懈了。
我感觉内劲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这也正是太极拳难出功夫的地方,我想我应该从掤劲开始找,师父说:“在放松的情况下:掤劲贯穿整个套路,命门后撑,尾骨内敛,手臂的伸展7、8分。”由于我一起练器械,臂力的使用过大,沉肩坠肘松沉不起来,一松就完全懈了,师父告诉我:“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阴阳球,左为阴,右为阳;你又向一个充满气的皮球,无凸无凹;圆裆开胯,滚球打。”在师父的指点下,我反复琢磨,练中去反复体会内劲和外力的区别,使我的拳技不断进步,身体的整劲能充分发挥作用,双脚一发力,带双腿、带胯、带腰、带双臂,整体达到达击重目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体会整体性的移动方面,体会掤劲,距离真正的实战技击技巧还差的很远,功夫永远都是工夫的同意词,没有时间的磨练,想得再清楚也是纸上谈兵,还要坚持不懈的在拳架、推手中实践、认识、提高自己,发扬光大马虹精神,打好、传好陈式太极拳造福家庭、造福个人、造福社会。
北京市西城区武协协会
陈式太极拳奇石馆站—高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