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关于太极拳的滞留,停滞与滞流
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互相交流,以及教练,在指导学者行拳过程中,经常随口说出的几个单词,就是”停滞”与”滞流的话题,我想,也是众多的拳友想知道弄明白的问题。首先看”停滞”,停滞是一种状态,其意思是,由于受到某种阻碍,而处于原来的情况下,不能继续,顺利的发展前进,也就是受阻停下来的这种状态。其诠释是:停下,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如:堵车。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差)则官有七倍之损,而香像之货,居积停滞,公司皆失利焉。杨沫的(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难道可以因害怕牺牲而停滞不前么?。上述意思就是停止了,不动了,死水一坛了。而”滞留”,是停止,停留。此语出自(荀子’王制)谓有才德的人,长久不得官职或不得升迁。现代汉语词典云:因客观原因被迫呆在某地方。例如:飞机晚点,乘客滞留于机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滞留,停滞,不前……
而“”滞流“”又称为“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类型,流体质点的运动迹线有条不紊的流动。如,圆管中流体的雷诺数小于2300时,呈滞流现象,如大于 此值则为过度流或湍流。性质是,流体是一种流动类型。例如:她合上眼帘,芳香仍然滞流在喉咙上,让这圣洁的音乐流淌过自己的灵魂,如缥缈的性感舞曲(爱)抚摸着情人的面颊。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上述两个例子,停留,滞留大致相同,而滞流则不同。关键词是,有条不紊,层次性的流动。就是说没有真正意义的“”停留“”。一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可谓中国文字的内涵性质深奥,功能等,中文可谓世界上最美的意思,最美的文字,最严谨的词汇,最美的文化。
那么太极拳中的,滞流,可以用,前两个例子,我认为不能用,再深一层地研究发现,太极拳几百年来,更多的人忽视了这个问题,太极拳里这两个动词,”停滞,滞留”,该废除了。众多的人发现没有,哪个太极人打拳停止过?,停留过?滞留过?,看似不动,其实气流在不停地运动,“”太极拳论“”有云:”行止,气动,气止,意动,意止,神动”。这说明太极拳根本没有停止过的……
太极拳中的凡是滞流的词语,它带有层次感的流动,并不是停止不动了,很多太极拳爱好者还是模糊的概念,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只知道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为然。太极拳至始至终,可谓没有也不可能停止,就是站桩……”静桩”,气流,内劲仍在运动着,何况行拳?看似外形停止,其实内劲,气流仍然在流动。
太极拳行拳过程中,讲究的“缓”,点”,”静。缓,就是人们外形所说的外形似乎不那么流畅了,其实它像一个一个”点”连成的虚线状,太极的走架似乎不动了,外像上称为”静”,其实气流在缓动,表象上静了,叫外静内动,以静制动。即使行上看似停止,内气还在运行,内气停止了,意识还在动,意识看似停了,神情还在动,这里就是指精神头,指气质还在动。
1756年,饿国化学家,罗蒙若索夫的物质不灭定律,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既然是物质的,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着的,何况太极拳呼?所以太极拳行拳过程中,看似,慢,缓,静等,这只是相对的,表象的,其实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点虚线连成的。而气流,意气,内劲,神态更不会停滞的,所以太极拳停滞一词,就应该从拳论上删除掉。
(本文属于个人多年来对太极拳的体悟得出的结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