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翠“孝”需要传承
“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意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关系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自古就有“芦衣顺母”,“鹿乳奉亲”的孝心故事,更何况我们现代人呢!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师父让我们入门弟子每人选一字,结合自己的学拳感悟,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更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见其良苦用心!师父不仅仅是传授弟子们的拳术,还让我们弟子在学拳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有情有义”、“德艺双馨”的人。
我选“孝”字为题,是因为与师父结缘之后,通过师父平时的言传身教、为人处世以及听闻其感人事迹后,知道师父是个大孝子,有“最美孝星”之称。他伺候90多岁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不嫌脏、不怕苦,不喊累;在照料老母过程中,耐心、细心、周到,使长期卧床的老母亲身上无异味,皮肤表面无褥疮,这是很多亲生子女都无法做到的。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师父做到了。百善孝为先,“孝”字在师父身上诠释的淋漓尽致,这是多么让世人钦佩啊!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年轻的90后,00后,对传统“孝”的概念已经变的非常模糊。“孝”可能会在这个繁忙而浮躁的社会不经意被摒弃,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也可能会从此消失,被新生代所遗忘。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大力去倡导,去宣传像师父这样的“孝心楷模”,号召世人学习,唤醒更多的人对孝的认知。
“孝”有孝敬,孝顺,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给父母。常回家看看,多给父母打电话、嘘寒问暖、根据自身的情况与能力尽量满足父母的实际需求,让父母安心、顺心、开心的过好晚年生活。“孝”需要我们以身作则,需要我们去代代相传。
正是因为师父的这份孝心,使我坚定了跟师父学习太极拳的决心 。作为徒弟,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师父精湛的拳艺,还要学习师父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不但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有坚强毅力和悟性,还要有一颗善良,平和的心,相互谦让,团结同门,共同把太极文化发扬光大,把“孝”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感谢你,师父!
感谢你,太极!
作者:胡祥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