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神剑
发表于 2003-8-16 17:42:00
如果进行力量练习,那么太极拳的轻灵还能有吗?
中定
发表于 2003-8-16 18:09:00
别执着于轻灵二字,不顾其余要领。力量本来就分笨拙与轻灵两种,没有力量何来轻灵。一个人腿站不稳,手臂抬不起,你让他如何轻灵。
拳无拳
发表于 2003-8-17 12:49:00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5.gif" /> 你好逍遥神剑;你提的问题很好,我认为也不能太注重轻灵,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总而言之要周身一家,把十八个小球揉成一个大球,一动全动.
拳无拳
发表于 2003-8-17 12:55:00
你是练什么拳的?我对西藏很感性趣
一羽不加
发表于 2003-8-17 15:27:00
太极拳一羽不能加, 蝇虫不能落。这是得道者的境界, 需明师十年相授、体认。 <br> 北方狼练多久太极拳? 哪个层次上的?
chengou
发表于 2003-8-18 09:24:00
力气是本钱;其大小相当于智力的高低<br>学拳是学习操作力气的方法;是后天之学习。<br>拳架是理顺贯通劲(力气)路的手段和阶梯;是教科书,多读读好。<br>推手是对劲路对否的测试方法,是小测验。<br>理论和拳诀是老前辈留给后人学习的经验和方法。<br>无处不太极是我们的终极目标。<br>+++++++++++++++++++++++++++++++++++++++++<br>空,松,轻灵,柔是太极图中的一条阴鱼<br>实,紧,沉稳,刚是太极图中的另一条阳鱼。<br>仅仅只有太极图中的一条鱼,那只是一半<br>2条鱼都有才构成完整的太极图。以此为指导的拳才能称为太极拳。<br>阴和阳只是学习的要诀,他不是可操作的手段.<br>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通达目标的手段,师父就是那个老师,好老师会使你<br>少走弯路,差的老师会让你误入歧途。<br>是故择师要慎之又慎。<br>要选就选既强调柔又强调刚的老师。<br>只柔不刚非我所欲也,只刚无柔非我所求也。<br>
入静
发表于 2003-8-18 09:47:00
上述论述非常精辟! 请问chengou 老师,你能结合几个有代表性的拳式,谈谈意念活动么?
chengou
发表于 2003-8-18 10:10:00
本人才疏学浅学浅,初学乍练,对你上面的评价和称呼惶恐之至,老师二字万万担当不起,一个架势太过复杂,且本人修为不到,不敢妄加评论。虽然如此,如果你真想探究,如果你练陈式,推荐你入门前(有人练了许多年都没有入门)先读冯志强之《陈式太极拳入门》,然后以陈照奎传(陈瑜等为其代表)之拳架为教科书,再参考其他老师之老架,聆听其嫡系传人之教诲,日久或许会有一些体会。
入静
发表于 2003-8-18 15:25:00
chengou :谢谢你的指导。
chengou
发表于 2003-8-18 15:43:00
不客气,建议依次研究的书籍:<br>《陈式太极拳入门》冯志强<br>《 太极拳内功理法<杨式太极拳术述真>魏树人,<br>《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马虹 <br>《陈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br>《武式太极拳》 郝少如 10元<br>《孙禄堂拳学录》孙禄堂<br>《陈式太极拳图说》 陈鑫著(必须在入门后,才有可能看懂,且需有老师讲解易经和人i体部位及拳架的关系)<br>有老师教的话,其他的就不必看了,只要把武式流传的拳谱看会就行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