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hu
发表于 2003-5-21 16:06: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五张弓</u>在 <em>2003/05/21 03:47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陈瑜老师的拳没什么说的,因为他是家传,谁能发一张陈照奎老师大脚趾县起的照片,虽说我学艺不精,很多理论我也说不清,但太极的要领不能忘记,劲不是从鞋上看而是从全身的开合看,劲不到位就是不行,陈瑜老师是名 ...<br></div><p>五张弓,你好,<p>我回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和你争吵,而是想搞清楚问题,您讲的“但太极的要领不能忘记,劲不是从鞋上看而是从全身的开合看,劲不到位就是不行,”我不是太明白,能再分析的再透些吗?比如您定义的全身开合如何理解?劲什么样就算到位了?您强调的太极的要领是什么?您既然强调劲不能从鞋上看,那么从脚趾上看是怎么理解呢?再有,您是怎么看见老师大脚趾的?既然问题已经谈开了,请您再谈谈如何?谢谢了。<p>小胡
chengou
发表于 2003-5-21 16:19:00
请向你的老师问一问,左脚的有力是不是<br>”从脚跟沿脚外侧到小趾这样顺时针最后才到左大趾“<br>然后再谈,另外请指出所谓的劲没有合到位的具体表现,<br>请你暂时先别谈左脚趾了,另外请你把背折靠的主要要求<br>讲一下,这样我好从中知道你的程度和师承,交流起来方便些,谢谢!
五张弓
发表于 2003-5-21 16:28:00
陈瑜老师的拳没有看过,比如陈小旺.陈震雷\王西安,朱天才,马虹\的影碟都看过,没感觉出什么太极味,太极的折叠.开合.螺旋都没体现出来,但没太极味并为代表他们没什么功夫,真正的太极拳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只能是从拳谱上去理解.
chengou
发表于 2003-5-21 16:34:00
另外你所说的在劲从内侧起是这个定式子的前个分解动作到此动转肘时的发力.不是定势,这里是定势,接者再右肘里裹下压时就不一样了,有些差别,
xiaohu
发表于 2003-5-21 16:43:00
哦,这就难怪了。<br>原来还没有看过我师父的光盘呀,都是从拳谱上自己理解的????<br>古代不是有个小故事吗?有人按照图谱去找千里马,结果完全符合谱上标准找的,却找到个大蛤蟆。<br>本来我还以为自己已经猜出五张弓的师承了,没想到原来又是个玩“想象中太极”的,算我走眼了。欢迎常来坐坐呀。<p>祝好<br>小胡
chengou
发表于 2003-5-21 16:48:00
太极的折叠.开合.螺旋,要是被看出来了,那叫初学者<br>你如果要看这种适合于初学者的拳,请买一张冯志强老师的<br>24式,那里把涉及到的很小的动作都放大了,但注意这不是<br>太极拳的最后,仅仅是开始,相当于小学。陈瑜的缠丝是手贴着肉<br>才能感觉的,不是看得。
XIAOHU
发表于 2003-5-21 17:08:00
CHENGGOU兄开的方子妙,<p>我总想帮帮五弟,就是找不到好法子,<br>CHENGGOU兄讲的对,初学者应该从大开大合开始练,但我要提醒五弟,冯老晃晃悠悠的拳你要看好了,要学到老前辈的精华,别把晃悠学会了,冯老的精华没有看到,冯老的技击功夫可是到了一定境界了。但是如果您把冯老和他老师的照片进行对比,也不是严丝合缝呀,每个人的感受,身体条件不一样呀。<p>对了,我们学习身法,身上缠丝劲的时候,我师父也将动作放大来给我们看的,说句实在话,你可以说我师父脾气不好,你可以说他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你可以说他不善于宣传自己,但是那胸腰折叠,丹田内转的功夫是真的,周身的部位劲力合的非常好,这一枝太极拳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动而外发,一切劲力先从内走,譬如说擒拿的精髓就是擒拿走身法,而不是简单的反关节,但形式于外,根本看不出动,你就已经蹲下了,被拿死了。所以,有时候光看看书,没有亲身感受,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的。说了这些没有恶意,只是出于一点良知和责任心吧。<p>祝好<p>
逛街王
发表于 2003-5-21 18:05:00
上面两篇写的很好,非常有道理。
五张弓
发表于 2003-5-22 07:35:00
各位拳友!!我所说的图可是陈照奎大师的拳照,我想你们也看过陈大师的推手照片吧?他的每一个架式给人的感觉身体各个部位的劲都是很到位,应该找不出任何一点毛病.可原来的摄影技术比现在可差远了,所以说拳架照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功夫.
xiaohu
发表于 2003-5-22 08:43: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五张弓</u>在 <em>2003/05/22 07:35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各位拳友!!我所说的图可是陈照奎大师的拳照,我想你们也看过陈大师的推手照片吧?他的每一个架式给人的感觉身体各个部位的劲都是很到位,应该找不出任何一点毛病.可原来的摄影技术比现在可差远了,所以说拳架 ...<br></div><br>五张弓先生,您好,<p>陈照奎宗师的拳好,这不是你一个人说好的,是大多数人说好的,当然,也有人说不好的,这都正常。关键是我想知道你说好的原因是:你看出好来了,还是人家说好,你也感觉好了?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喜欢和内行人讨论,即使被内行人骂个狗血喷头,心里也高兴,因为学到了东西。不知道您是内行还是外行?现在就请您讲讲您是怎么一看宗师拳照就看出功夫来了?照奎宗师身体各个部位的劲怎么走了,您举个例子,分析分析?谢谢了。<p>小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