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22 16:21:00
诚交武友:13901636074 E-mail:yuanyiok21cn.com yyhei@sina.com<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8 15:44:32编辑过]</font></div>
太极禅
发表于 2003-6-22 17:39:00
哎,你说了那么多,前面都对,只是后一句,松空胡为来哉?白说了。<br>松是基本功,也是高级功。没有松,何来定,静?<br>松是练法,也是用法,更是功夫。<br>“松功是太极修炼的灵魂”知道谁说的吗?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22 23:54:0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下
何足道
发表于 2003-6-23 16:03:00
太极禅先生,如果你是“吴式”,那么可以交流探讨下去,因为吴式确实不是以“松”为纲,而是以“轻灵”为纲。如果你练的是以“松”为纲的太极拳,那么是很难在这里“统一”起来的,这个问题,即使面对面在一起相互体认探讨也要有一定时期的磨合期才能形成共识,慢慢来吧。
老憨
发表于 2003-6-23 18:06:00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憨在 2003/06/23 06:14pm 第 1 次编辑]<br><br>方架兄: <br> 小弟佩服您的武学理念。希望将来有机会当面请教。确切地说,我现在是个太极门外汉,早年不经心参加过学习班而已。我相信您说的有理。<br> 太极拳和参禅悟道是两码子事,但太极拳家的最后归宿,能参禅悟道更好。<br> 现在太极拳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滥用松、空、飘飘然,速成班就是典型。<br>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太极拳是实践和实证的功夫,佛道学说只能参考,况且佛学、道学早已不能等同于学佛和修道了。<br> 太极拳是道的妙用,是文化,是技艺,同时也是走向生命升华的一种途径。<br> 呵呵,还不知道将来够不够格向您请教呢。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23 23:04:00
老兄!<p>您说的太好了 感谢您的鼓励 有机会大家一起研究<p>我是文不文 武不武 生命短暂 正道难得 终不忍也不敢太放肆<p>
太极禅
发表于 2003-6-23 23:33:00
祝大彤,是不是吴式的?太极禅人微言轻,祝大彤可是一言九鼎!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24 00:36:00
太極拳不是一種固執僵化的技術,它還包含了很深妙的思辨。<br>要能妙想天開----具備創造力的重要思惟,當想法理念與別人不一樣時才有創造力,自己的舞台才有辦法開展。<p>「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br>要投別人的機,取別人的巧與智慧。<p>因為社會是一個大的磁場,在這個場域中 和諧 合流 共生 共震,從真、善中去充實,生命就能營造出美的東西。<p>美是一個非常好的意境,只有是一種真、善充實內在時所顯現出來的氣質。<p>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24 00:48:00
重是向轻里练来的<br>松是由紧里炼出的<br>空是实在里提取的<br>柔是在刚中萃取的<br>。。。<br>阴阳同体,异质同构<br>掌握住这个方能练出太极功夫<p>柔不是软化,不是弱,是刚的储备和变化!<br>
老憨
发表于 2003-6-24 08:32:00
在下以为:<br> 太极当是外紧内松,但入门不当则会外松内紧。最后也无所谓松和紧。<br> 空也如此,入门不当也会形空意实(身体松垮,而神意紧张)。<br> 或者身实意空(飘飘然,不知所为)<br> 太极拳应当是空灵,随机而发,但入门功夫稍不留心,可能误入歧途而不觉。<br> 不知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