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道 发表于 2003-3-10 19:26:00

吴家太极拳 又一支

任何武術如沒有功力作為後盾, 只是花拳繡腿徒具架式 *<p> <p>本社創辦人 鄧治權師父 修練正宗吳家太極拳數拾年. 精通 <p>1. &nbsp; 吳家太極拳&amp;shy;套路 &nbsp; <p>2. &nbsp; 吳家推手 &nbsp; <p>3. &nbsp; 吳家太極劍 &nbsp; <p>4. &nbsp; 吳家太極槍<p>5. &nbsp; 正宗太極內家氣功 &nbsp; 陰陽段二十四式心法<p> &nbsp;<p>更為難能可貴者是 鄧治權師父考慮到修練太極拳&amp;shy;非多年之光境不易有成,界六十多歲高齡仍苦心鑽研,終成功研究出一套有效之鍛鍊方法,能以短短二,三年之功,便能有別人十年之進境,而隨 鄧治權師父習藝者,更能深証此法之功效卓著.<p><p>鄧治權師父此句金石良言, 正好說出武術之精義, 及其授拳&amp;shy;之要旨. 鄧治權師父,本著發揚國萃精神,深恐太極之拳&amp;shy;技日久失傳或沒落於世上, 故毫不保留地傳授其藝業於世,實為有志於此道者之大好機緣!<br>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24.gif" />:

qlrong 发表于 2003-4-24 10:02:00

请问邓师傅是哪一支传下来的呢?“能以短短二,三年之功,便能有別人十年之進境,”不太可能吧?太极拳是一步一个脚印练出来的。

hwl369 发表于 2003-4-24 11:16:00

请何先生详细介绍一下,最好有视频和照片。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4-24 18:06:00

我知道是吴公仪一支在香港!

tjsheng 发表于 2003-5-31 22:20:00

太极拳岂能以年论功

whwtaijinet 发表于 2003-6-2 19:08:00

“能以短短二,三年之功,便能有別人十年之進境,”实非妄语!<p>不知朋友们在坐北朝南的大院内,从东厢房朝东向前走到西厢房去要多长时间?<p>从山东朝南向前走大概也是不好到丹东去的。

何足道 发表于 2003-6-2 21:03:00

一天练一小时和一天练十小时,二,三年下来,两人的功夫决不可同日而语。

qlrong 发表于 2003-6-14 10:22:00

当然,根本不用功,或者向错误的方向用功,哪会长功夫,还用说吗?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17 15:42:00

吴家太极拳的壮大<p>??当时新派武侠小说,以报纸、书本、电影、电台广播剧等种种形式笼罩着港澳、东南亚、甚至英、美、加所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影响所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受影响的包括50至70年代一班年青人,令他们醉心于武学。其中有后来的吴家门人,或投到其它门派的比比皆是。令到武术在当时的香港,不论太极、螳螂、洪拳、咏春都极为兴旺。吴家因求学者众多,大事扩展,开设了湾仔、旺角分社,并购置佐敦道保文大厦为总社。同时应各地要求,先后派公仪、大揆、大新、大齐到星、马、菲、加各地设馆,遂奠定吴家太极拳在东南亚及海外的较大优势。<p>??此时吴家弟子猛将如云,多为潜心苦练之辈。公仪徒弟,多为家境较为宽裕,其中年龄长、较重拳学理论者,当推钟岳平、王宜啖等。大揆手下则较多年轻、重搏击实战之辈。在港澳、美、加,广为人知。其中最为熟悉的就是郑天雄,他在台湾的东南亚国术擂台大赛上夺标,其后自立门户,成立了香港太极学会,以其经验训练弟子,在多次武术擂台均能膺三甲。所以得香港政府市政局任命主理全香港政府资助的公开健体太极班。由此吴家太极遂得以深入到一般市民。然郑君于成名后,对大揆仍极为敬重,大揆主持的旺角分社,其弟子如主任叶树良、谭耀等均于日后各有成就。另有几名入室弟子如陈昌立、徐汝松等多就读于外国教会名校如喇沙书院。此校武风极盛,同学之间、习武、讲手非常普遍。毕业生中较有名者如陈欣建等。亦有不少习武同学,包括一位习咏春又当拍戏的同学,其后这位同学留学美国,潜心苦练,终于成材,他就是一代功夫之王的李小龙。这就是香港本世纪第一次功夫热,由吴陈比武的五十年代初直至七十年代,有二十多年。至于第二次就是70年代由李小龙掀起的。第三次是由电影《少林寺》掀起。香港的武侠电影亦自此而兴旺,历久不衰。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明星终于名扬世界。金庸所以成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报业巨子,都从这次比武而起。这一点亦于1994年由明报出版,冷厦著的《金庸传》之中用了近一百五十页清楚记载。可以说,没有吴陈比武,就没有新派武侠小说,亦没有以后的金庸和梁羽生。 <br>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6-17 17:07:00

潘師傅學生<br>旺角花墟球場公園, 星期一、三、五晚上八至十時半<p>吳家太極拳推手、散手班由潘師傅任教。潘師傅有多年教拳經驗師承莫池師傅,拳式源自吳大揆所傳和坊間一般拳式有所分別細節多,每一個細節都可拆出作實戰應用。 <br>除此之外,師傅會幫學員打腰作推手訓練。吳家精於柔化主張先練化再練發,打腰功是一套幫助學員作為捷徑以較短時間學會運用身體各處柔化對方來力的訓練方法。以前需上香拜門才秘密傳授,由於學的人當年都付出不少金錢和時間才能學到再加上師傅幫學員打腰十分消耗師傅時間和心力,所以現今師傅幫學員打腰和傳授打腰功並不多見。 <br>何謂打腰功?以下作一個簡單描述,師傅先會用手攪動學員臂膊助學員鬆肩,然後用最柔和的力一下一下向肩、胸、腹、腰胯推按和搓胸和將學員身體關弄鬆,由於師傅懂得?人重心所以好小力都可令你退步,學員要儘量不向後退一步,所以學員要坐腿重心交後腳要隨師傅來力利用肩、胸和腰胯走化對方來力和平衡身體保持自己重心鬆沉腰胯而不後退。師傅會至少一隻手黐住你手防止你跌。另外師傅亦會一下一下向學員按下去學員隨?力度而呼氣學員經一段時間胸部會由硬梆梆變得鬆軟,才可學習含胸仰腰化人有能力承受人長、短勁而不會容易作悶收傷。隨師傅指導學習如何掤、如何履放鬆走化自己身體各處和籍鬆沉腰胯把來力引入地。師傅亦會利用身體重量和勁壓你腰胯學員要單重心用後腳承受,隨學員適應再加大加力度壓你腰胯訓練學員腰腿的支撐力。 <br>當懂得初步化的功夫,師傅便會用一種短而快速的勁推按和搓胸,而當你退步師傅亦不會黐住你手防止你跌。你會學到不丟恰到好處去化。當你也能化清,師傅便會用一種柔而有追力的勁綿綿不斷的勁去並增加各種手法和拳招融合打腰。此外還要學會人大力推你要向後順勢退步化去來力,用來訓練防止人發勁突襲。當學員都能化清,便是化人有了小成。 <br>其他教授內容有推手、擒拿、鎖拿、摔、跌、落地、埋身功夫、太極拳散手、腳法、內功、單式發勁。 <br>擒拿主要是拿勁主要是鬆擒拿被擒者不會痛苦除非你用力反抗,內容有拿肌、拿肉、拿筋骨關節,擒拿、鎖拿手法變化多端。摔法方面,全佑、吳鑑泉父子是摔跤高手將摔跤手法融入太極拳中所以吳家太極拳比其他太極拳有更多摔法。好多人只練推手而沒有散手訓練所以一面對別派功夫往往不能應付,所以師傅會傳授太極拳散手訓練、腳法及單式發勁。 我們逢星期一、三、五晚上八至十時半在旺角花墟球場公園練,學費一個月500元,隨時歡迎大家參觀。 <p> <br>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吴家太极拳 又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