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十三势拳谱与陈照奎新架八十四式的比较
<P>陈鑫十三势拳谱与陈照奎新架八十四式的比较</P><br /><P>常见有旧架新架的讨论,尝试从以下两种套<br />路作一个比较:</P><br /><P>陈鑫太极图说 新架<br />十三势六十四式 八十四式</P><br /><P>起式 起式 (1)</P><br /><P>第一势<br />(1) 金刚捣锥 金刚捣锥 (2)<br />言太极阴阳之理皆具</P><br /><P>第二势<br />(2) 懒扎衣 懒扎衣(3),六封四闭* (4) <br /> <br />(3) 单边 单边 (5)<br />(4) 金刚捣锥 金刚捣锥 (6)<br />共三势二势即太极生两仪</P><br /><P>第三势<br />(5) 白鹅亮翅 白鹅亮翅 (7)<br />(6) 搂膝拗步 斜行* (8)<br />二势即二仪生四象<br />白鹅亮翅起其势搂膝拗步象,乾,坤,坎,<br />离四卦之位</P><br /><P>第四势<br />(7) 初收 初收 (9) <br />(8) 斜行拗步 斜行* (10)<br />四象生八卦<br />斜行象,兑,震,巽,艮四隅之卦</P><br /><P>第五势<br />(9) 再收 再收 (11) <br /> <br />(10) 前行拗步 斜行拗步 (12)<br />(11) 掩手捶 掩手捶 (13)<br />(12) 金刚捣锥 十字手* (14), <br /> 金刚捣锥(15)<br />共四势本其蓄劲以至出劲终复归太极原象</P><br /><P>第六势<br />(13) 披身捶 披身捶 (16) <br />(14) 背折靠 背折靠 (17),<br /> 青龙出水*(18),<br /> 双推掌*(19),三换掌* (20)<br />(15) 肘底看捶 肘底看捶 (21)<br />(16) 倒卷肱 倒卷肱 (22) <br />(17) 白鹅亮翅 退步压肘*(23), 中盘*(24), <br /> 白鹅亮翅 (25) <br />(18) 搂膝拗步 斜行* (26)<br />披身捶是倒身法<br />背折靠是背身法<br />倒卷肱退行左右避法<br />白鹅亮翅右引左击法</P><br /><P>第七势<br />(19) 闪通背 闪通背 (27)<br />(20) 掩手捶 掩手捶 (28) <br />(21) 懒扎衣 大 六封四闭* (29)<br />(22) 单边 单边 (30) <br />闪通背 是倒转身法以归平垣身法</P><br /><P>第八势<br />(23) 上云手 上云手 (31)<br />(24) 高探马 高探马 (32)<br />(25) 左右插脚 右插脚 (33),左插脚 (34)<br />(26) 中单边 转身蹬脚* (35),<br /> 前堂拗步* (36)<br />(27) 下掩手 击地捶 (37)<br />(28) 二起脚 二起脚 (38)<br />(29) 兽头势 兽头势 (39)<br />(30) 踢一脚 旋风脚*(40)<br />(31) 蹬一根 右蹬脚 (41)<br />(32) 掩手捶 海底翻花*(42), 掩手捶 (43) <br /> <br />(33) 小擒拿 小擒拿 (44) <br />(34) 抱头推山 抱头推山 (45) <br /> <br />(35) 单边 三换掌*(46),六封四闭*(47),单边 (48) <br /> <br />共十三势云手横行法<br />左右插脚踢蹬皆言足法<br />下掩手伏身法 <br />二起脚飞身法<br />抱头推山合身法 <br />中单边手足齐用法 <br />踢一脚蹬一根 两大转身法<br />小擒拿偷步法 <br />兽头势护头护心护膝法 </P><br /><P>第九势<br />(36) 前招 前招 (49)<br />(37) 后招 后招 (49)<br />(38) 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 (50)<br />(39) 单边 大六封四闭*(51), 单边 (52) <br />(40) 玉女穿梭 双震脚*(53),玉女穿梭 (54)<br />(41) 懒扎衣 懒扎衣 (55)<br />(42) 单边 六封四闭*(56), 单边 (57) <br />前招后招是前后相顾法与眼法 <br />野马分鬃是分披身法足进步法<br />玉女穿梭右转身法平纵法<br />第十势<br />(43) 中云手 云手 (58)<br />(44 )摆脚一堂蛇 双摆莲(59),跌岔 (60)<br />(45) 金鸡独立 右金鸡独立 (61) <br />(46) 朝天蹬 左金鸡独立* (61) <br />(47) 倒卷肱 倒卷肱 (62)<br />(48) 白鹅亮翅 退步压肘*(63),中盘*(64),白鹅亮翅 (65) <br /> <br />(49) 搂膝拗步 斜行* (66)<br />(50) 闪通背 闪通背 (67)<br />(51) 掩手捶 掩手捶 (68)<br />(52) 懒扎衣 六封四闭* (69)<br />(53) 单边 单边 (70)<br />摆脚横脚打法<br />跌岔是低身法<br />朝天蹬 是高身法用膝法</P><br /><P>第十一势<br />(54) 下云手 云手 (71)<br />(55) 高探马 高探马 (72)<br />(56) 十字脚 十字单摆莲 (73) <br />(57) 指裆捶 指裆捶 (74)<br />(58) 青龙出水 白猿献果* (75)<br />(59) 单边 六封四闭(76), 单边 (77) <br /> 十字脚即十字靠势 <br />指裆捶是制命法<br />青龙出水跳跃进身法,不必转身亦是纵法</P><br /><P>第十二势<br />(60) 铺地锦 雀地龙 (78)<br />(61) 上步七星 上步七星 (79)<br />(62) 下步跨虎 下步跨虎 (80)<br />铺地锦展右腿坐地身法<br />上步七星前进上步法<br />下步跨虎上下相顾身法</P><br /><P>第十三势<br />(63) 摆脚 转身双摆莲 (81)<br />(64) 当头炮 当头炮 (82)<br />转身双摆莲是<br />倒转身法上朋下打法<br />当头炮是护面护心法 </P><br /><P> 金刚捣锥* (83)<br /> 收式* (84)</P><br /><P>1。坊间许多时说有新架与旧架的分别,但从以上陈鑫十三势六十四式<br />与新架的八十四式实在并没有大分别,有“*”的式子就是它们不同的<br />地方。大家很容易看到有什么不同,不用解释。</P><br /><P>2。拳的设计很容易看出是以缎练技击为主,有打法,踢蹬法,平纵<br />法,上纵法,下纵法等等。</P><br /><P>以上资料取自陈鑫太极图说及马虹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P><br /><P>这里只是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欢迎讨论。</P> <P>xp, 谢谢。</P><P>多指教,齐研讨,齐进步。</P> 陈照奎师爷所传的不是你说的84式,应该是86式才对。 <P>首先,84式不是我说的,是马虹先生书中所言,<br />我是文抄公而已。若真是86式的话,请指教。</P><P>我自己的看法是,无论64,83,84,86 式,都是<br />数字而已。其实这个贴子最想谈的正是不必拘泥<br />于拳式多寡。细看两拳谱的分别,只在把过渡式<br />当一个式,因而有数量之不同,真正加进去的好<br />像只有三换掌,退步压肘。再者,一式等于万式<br />,万式归于一式,最重心法而已。</P><P>贴子中另外一个目的,是想借图说的丰富内容指<br />出太极拳是蕴含着精心的编排,每一势都有其训<br />练的主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此介绍给大家<br />参考。</P> 师爷传的拳式名称我已经发表了,你可以去对照的看看。 陈瑜先生的也是83式,不过与马虹先生的83式不同,倒是与心智斑竹所说的86式更接近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