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ee
发表于 2004-9-29 10:39:00
一个起式也是要练几个月才有感觉的,式式都很重要,都要抓住那个劲儿。
tjabc
发表于 2004-9-29 13:43:00
<P>老杨式的起势就一种打法吗?真是的!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5.gif" /></P>
tjabc
发表于 2004-9-29 18:5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五年</I>在2004-9-29 18:19:24的发言:</B><br /><br /><P>任何一式的起势都是本拳法打法的根本,从起势可以变化出本套拳的全部打法。如不然不是你没学好,就是师傅没教好。</P><br /></DIV><br /><P>任何一个语种abc都是本语种的根本,从abc可以变化出本语种的全部说法。如不然不是你没学好,就是师傅没教好!</P>
rainee
发表于 2004-9-30 11:2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jabc</I>在2004-9-29 13:43:46的发言:</B><br /><br /><P>老杨式的起势就一种打法吗?真是的!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5.gif" /></P></DIV><br /><P>哈哈,当然有很多啦,只是我只知道两种,而我说了我常练的一种。</P>
leewenhan
发表于 2004-10-1 17:25:00
请HARRY先生赐教:起式的几种主要用法,有礼了.
太极神鹰
发表于 2004-10-3 08:46:00
<P>杨式大、中、小架的不同起势:</P><P>在演练时定向朝南。大架在起势时双臂前平举,手心朝下,当举到与肩同高,腰略右转,右手顺时针在胸前掤半圈,变为右抱球,再往前(正南)迈出左脚一步,成左单手掤;中架在起势时,双臂前平举,手心相对,上摸球合抱,下摸球开掤,右转腰捋、按、掤、挤、肘、採、靠、挒转成手势像提手上势的架势,左转腰完成捋、按、掤、挤、肘、採、靠、挒转成手势像手挥琵琶的架势,转正,再左手上掤,右手下採,右手在胸前顺时针划一水平圈变化成左正抱球;而小架起势时双臂前平举后,顺势双手就划一顺时针小圈,随即略下蹲,朝左前45度,(即东南方向)一个双按推掌,抖劲,再右转腰右挒掌,托掌,成左抱球,完成起势。 <br /></P>
zhi123456z
发表于 2004-10-3 17:09:00
我的感受是:法无定法,招无死招,只有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所有的练法都只能适合个别人,即使我们的古贤所撑握的也不能适合所有人!世上只有一种方法是最适合你的,慢慢体会!我的感受:太极是一种混元,是一个整体,人的每一个局部也是一个整体!不过我还是偏向于劲起于指!<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
leewenhan
发表于 2004-10-8 12:47:00
<P>我练的起式,腿膝的确是即不起不落.但手心是向下的,可能是大架吧;下按时,要有按住水波下降的意思.至于是否坐腕,还是要求坐腕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上是这样写的: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沈肩垂肘。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胯。而足直踏。平行分开。距离与肩相齐。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 </P><P>多谢诸位老师,受益良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