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放华:用“太极”演绎精彩人生
每天清晨,在楚门镇南山公园长廊外的平地上,一位妇女身着红色武术衣,手中宝剑龙飞凤舞,她就是国家武术六段、县武术协会副主席王放华。 时间要追溯到1967年,刚满18岁的王放华正值青春年少,却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病魔缠身。治疗期间,一位热心的老中医为她指点迷津,语重心长地劝导她走健身与治疗相结合的道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才能更好地与病魔斗争。 1973年,王放华师从当年的县武术协会主席陈一方,开始学习太极拳、剑,也开启了她与太极的一世情缘。从陈一方老师那,王放华学习到了传统太极拳、剑的优美造势和精湛技艺。在陈一方谢世后,她继续跟随陈一方的师兄、杨式太极拳传人耿秉清学习太极。在此后,她的好学与勤奋,以及对太极技艺的孜孜以求,深深感动了一些武术界的前辈与师长,也得到了他们由衷的关爱和支持。太极大师丁水德、黄岩武术协会主席傅岳龄也先后收王放华为徒,尽己所能地给以指导和帮助。 30多年来,王放华将满腔热情倾注在习练太极拳、剑的技艺上,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几十年如一日,使自己的太极拳、剑技艺日渐成熟,并在各项武术比赛中多次荣获佳绩。2002年参加省“太和杯”太极拳、(械)邀请赛荣获第二名;2003年参加省国际传统武术比赛32式太极剑、24式太极拳荣获第一名;2004年9月在香港“工商银行杯”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中,荣获42式太极剑金奖。2006年青岛“巴龙杯”荣获太极拳金奖、太极剑银奖。在2004年,省武术协会还将她评为特级涉外教练。<BR> 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王放华牢牢铭记是太极让她重新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是太极焕发了她生命的第二个春天。于是,她满怀对太极的感恩之情,并以一颗赤诚之心去努力回报社会。她热心地参与社会体育工作,耐心地指导当地群众习练太极拳、剑。年过半百的李杏花几年来在王放华指导下,在2009年第六届国际武术比赛中获24式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刀第二名。王放华还是楚门镇体育辅导中心的主任,一直致力于辅导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多年来坚持为县老年大学的老人教学太极,每年开展两期培训,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王放华不但在我县普及太极拳系列,还在15年前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木兰拳,把这一拳种带回玉环,并在我县成立了木兰拳分会。 20余年来,王放华坚持从事太极系列、木兰拳的刻苦研练、教学,教授学生达数千人,为太极、木兰在我县传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12月,经过太极拳、剑、刀的考核,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她国家武术六段级称,这在我市女性中尚属首例。同时,在2005年,她被评为国家体育先进工作者,2006年由中国国际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华武术精英”并入编《当代中华武术大典》一书,国家体育总局还授予她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9年底,她又被县老体协评为“农村老年体育带头人”。 回首36年太极习练、教学生涯,王放华说,她没有自满,而是觉得“学无止境,不进则退”。她表示,她一生都会包含对太极的满腔热爱和执着追求,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一技之长,传授太极技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运动中来,共享太极的健康之韵、和谐之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