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未燃尽 发表于 2010-12-27 10:01:20

“太极十年不出门”的原因分析

从中国拳种上看,炼太极拳的最多,这说明它适用性广,男女老少皆可;作为一般健身运动,太极拳属优秀拳种。作为一般健身锻炼的方法,太极拳有它的长处,动作轻柔缓慢,不但适合青年人锻炼,还适合中老年人锻炼;适量,少量的太极拳运动是有好处的,能够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能够陶冶身心,放松身体和精神。
但作为对抗性运动,太极拳的弱点就明显了,运动单一,缺乏定向锻炼的程序和内容。如浑圆武功的训练有站桩,试力,发力,力的运用,而太极拳主要是盘架子。我炼太极拳十多年深有体会,光盘架子,盘少了不出功夫,盘多了消耗大,影响健康。从以往的一些太极拳名家来看,活到五六十岁就去世的较多。所以,太极拳的锻炼,要掌握好适量或者少量的原则。
拳界所流传的“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指的是太极拳要炼成技击功夫,需要很长时间。但太极拳在技击方面本身存在的差距,又使习炼者十年出不了门。--- 不能进行较高水平的对抗性运动。对历史上传说的出过不少具有高级技击水平的太极拳名家,我们无从考证。从近三十年来看,能进行较高水平对抗性运动的太极拳高手我尚未遇到。有极个别的也有较高水平,也是炼过多种拳法,只不过以太极而名,不足为例。也有的太极拳名家,出手往往是擒拿和摔跤动作,并非太极拳功夫。民间有没有能进行较高对抗性运动的太极高手,我们尚不能下定论,从以往擂台赛上看,尚没有太极拳名家参与和取胜的实例。“太极十年不出门”是方法上的欠缺,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探索和改变。
在1958年全运会上我参加表演,打太极拳,我是山西省武术运动会的太极拳冠军。别人说我炼得好,没有二十年炼不成那样子,实际上当时我炼的时间不长,主要是我打得柔。那时我与不少太极名家比划过,他们被人搂着腰了就没办法了。他们的架子低,一天要打几十遍,累得腰酸腿痛,消耗大,能量损失也越大。有时也得了个局部的功夫。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形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假如太极拳炼对了路子,也主要是试力,没有发力和力的运用;而桩功炼不好,试力成了无源求水,无本求木的功夫。盘架子作为发力来说,太过轻柔,而作为试力来说,则又过快。所以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更要在桩功上面去下功夫;百炼不如一站,站桩是拳学的根本。而如何站桩,又是大有学问,奥妙无穷的。

太极翁 发表于 2010-12-28 00:19:05

国内外,练习太极拳的人的确很多,但是真正明了太极原理的人太少了,这与传统的师承学习关系很大;如果跟错了师傅别说十年就是一辈子也出不了门。中国武术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十分不好传统,就是以讹传讹的吹师傅,神化自己本门武功,社会上流传的霍元甲等等故事,其实现实中跟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再就是卖关子,一个很简单的东西,非要装神弄鬼神化一番精啊气啊一堆乱说以后才教您,要想学好还真有点悟性才行;比如太极拳,有些人非要把易经八卦往里套,有用吗没用!又比如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多人创造出很多的某氏某氏的太极拳。某某太极功等等。太极拳真的有那么多种吗!其实我理解太极拳就是一种,河南陈家人打的太极拳,河北杨家打的也是太极拳。他们都是太极拳,他们的本质是一样,只不过真正的太极拳家理解了太极原理后,练成了太极功夫后,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而已。就象我们走路一样,天下人走路的姿式千姿百态,谁能说我是王氏走路法,你是张氏走路法呢?太极拳再怎么说,它只不过是搏击的艺术,是工具,是人类搏击的手段,比如写字,大家都写一样的字,但是写出来的字水平会有很大差距。受现在社会上武侠风气的影响,人们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是虚假的,不真实,现在推行一些比赛有太多的人为因素,并不能测量出太极搏击的博大精深。我理解的太极搏击是一招致敌的武术,既然是“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技法,最少的体力消耗也是太极的要求。现在在护具的保护下,在一些规则的约束下,太极拳真谛是无法发挥的。本人虽然功夫不深,但多年对太极拳研究发现太极拳招法真正使用得当,可以说招招致命。当然不是现在所谓的师傅们说的对方怎么打你您怎么防的拆拳式训练。而练到得心应手的自然反应。怎么说呢,就象我们的乒乓球国手打球一样,有些球凭感觉你跟本就接一到,但是我们的国手在对手刚起动时已经做出了反应。太极如果熟练到样的程度,我相信肯定是武术搏击中的上层功夫了。我赞成武术须对练的看法,十年闭门造车,只能是浪费时间而已。

大刮风 发表于 2010-12-29 17:11:32

讲得真好,很多所谓大师其实都是浪得虚名,并没有真正的技击功夫,陈小旺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真正打人也没有神马,至于雷、安、才、、、、、、就更不行了。今年春天在陈家沟我交了3000块钱拜陈小旺为师,恐怕照面他也不知我是哪根葱,师傅是为钱,我是为名,能不能学得一招半式就看本人的造化啦,十年也不行啊、、、、、、O(∩_∩)O哈哈~

德国太极 发表于 2011-1-4 00:22:37

当年的十年跟现在的十年恐怕不能同日而语了。前辈们在冷兵器时代有明师指导下二五更的下十年功夫今天以健康为重的修炼恐怕天差地别了。
不过目前太极气氛空前膨胀,虽然有些市场炒作之嫌毕竟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这个前提下肯定会有内部竞争——都叫大师,没有东西还是缺乏生源的,为了生计大师们也势必会闭关修炼,琢磨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太极拳研究的整体水品必然会提高。对于广大武痴们无疑是好事儿!
今人太极拳研究进入瓶颈,主要原因是对内在的理论背景的欠缺。学校教育都以西餐为主,老祖宗的东西早就被打入落后糟粕的角落,除了少数学究研究着,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机会涉猎。而内家拳是以中国的传统世界观为基石建立的,你不接受或者质疑这个基础的东西,就没发去修炼以此为依据建立的拳术。满脑子西饭,你就甭指望会成为国术的继承者。

逸湘居士 发表于 2011-1-4 09:04:57

"但作为对抗性运动,太极拳的弱点就明显了,运动单一,缺乏定向锻炼的程序和内容。如浑圆武功的训练有站桩,试力,发力,力的运用,而太极拳主要是盘架子。我炼太极拳十多年深有体会,光盘架子,盘少了不出功夫,盘多了消耗大,影响健康。"
這話失之偏頗
太極拳不只是盤架子
原作者怕是沒學到太極真功夫
央視"最高境界的格鬥術"可以驗證
太極拳是"最高"境界的格鬥術
但若按健身的方法去練
自然是出不了技擊功夫的

德国太极 发表于 2011-1-4 17:32:55

本帖最后由 德国太极 于 2011-1-4 21:14 编辑

同意楼上论断!
虽然武术修行者视技击为末技,都不以筋骨为能,但是各家的东西都以技击为根本,有着完整的修炼体系,而最终达到性命双修。如果只被市面流行的套路为左右甚至以此为论断去评判,那无疑是走入了歧途。
顺便说一下:优秀的拳种其套路创编的时候涵盖了很多信息。简单讲拆之能战,合之能练。在我们想挥洒自如随心所欲之前,必须好好依从其理,认真研习。

太极翁 发表于 2011-1-4 20:56:37

我体会盘架子是很有用处的。静心体验用心感悟盘架子其乐无穷啊!

lixudong2010 发表于 2011-1-10 20:11:17

那怎样才能增加技击技术呢

lixudong2010 发表于 2011-1-10 20:12:13

那怎样才能增加技击技术呢

逸湘居士 发表于 2011-1-11 15:06:50

lixudong2010 发表于 2011-1-10 2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怎样才能增加技击技术呢

技巧不能少
功體是基本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十年不出门”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