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隨筆:天下武功哪種好之十四
到了民國時期中國武術的發展進入了另一個時期,我們來看看中央國術館的館訓中央國術館的館訓館訓
中央國術館的館訓:“術德並重,文武兼修”學習武術的目的是健身強種,自衛禦敵,不能恃武逞強,尋隙鬥毆,更不能欺善壓弱,在不得已自衛還擊時,要適可而止,不可置對手于死地。在練武的同時,還要修身養性,學武也要學文,學文化,學科學,要精通武術各項理論和消化各項教材。 學習武術的主要目的已經成為:健身強種(因為已經進入火器時代)同時課程已是文武兼備
中央國術館課程
中央國術館以“泛學博通”為教學原則
中央國術館開設的各種班別,均分學科、術科兩類設置課程。
學科課程包括:黨義、國文、地理、歷史、算術、國術源流、國術學、生理學、軍事學、音樂。
術科課程包括:腿法、拳術、器械科、競技科、選修科、特別科、軍事科七門。在這七門技術課程中,包含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查拳、新武術(拳腳科)、連步拳、雜拳、行拳、掇腳(戳腳)、劈掛拳等拳術;劍、刀、棍、槍、鞭等器械;氣功、鐵砂手、紅砂手等功法;以及散打、摔跤、長兵、短兵等格鬥項目。還開設 了拳擊、日本劈刺術等外來格鬥項目。 從課程中也看到了"散打"也已被列入課程,外來格鬥術也列入了真可謂"泛學博通"當時因為直屬國民政府,教練薪水可真是豐厚(據說楊澄甫月薪200大洋,相當於月薪百萬)但是廣度夠了深度相對不足(修業一至二年,還得修學科) 後來"健身"又被"養生"取代當今學習中國武術的大部分人已經不是為"技擊"而是以"養生"為目的少部分則是追求"技擊藝術"
请教老师:养生与技击的练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泰山绿茶 发表于 2011-2-22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老师:养生与技击的练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養生首重基本功
站樁站出丹田氣
然後在鬆的基本要求下打通全身筋脈
若練技擊
在丹田氣的基礎下
揣摩太極八勁,八勁之源為掤勁,掤勁之源為丹田氣
進而學習拳架與技擊技巧及發勁
養生則不必練發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