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 发表于 2011-7-17 15:26:49

陈式太极拳高手朱利尧致力弘扬太极文化 追求最高境界

朱利尧,绍兴县王坛人,陈式太极拳高手,师承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他的太极拳术充满了一种定力,一

招一式都漂亮至极,丝毫不含糊。他是目前国内太极拳界畅销的拳理书《高手》的策划人与作者,三次上央视

《走进科学》、《发现之旅》等栏目,参与用科学原理剖析太极拳这一神奇技击术巨大威力背后的奥秘。

从小具备运动天赋

朱利尧出生在王坛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小学一年级时就显露出很好的运动天才,尤其在跳高、跳远方面,初中

已经包揽了绍兴市各类跳高、跳远比赛的金牌。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电影《少林寺》,让朱利尧萌发了学得

一身好功夫的强烈念头。

正巧他当时的体育老师会武术,就教了他一套梅花拳,他的习武生涯正式翻开了第一页。

18岁那年,朱利尧离开绍兴去上海谋生。在工地上,他断断续续地练武,并在上海四处苦苦寻找老师。在上海

他学过八宝金刚气功,平时还喜欢在书摊上买各种武林杂志和气功杂志,几年下来,练就了一身好身手。20出

头时,他已经能把人行道的石板击碎,手却丝毫无碍。

结缘太极钟情一生

朱利尧四十岁时,因为较大的工作压力及无规律的生活习惯,体质一度出现下降。断断续续习武的他开始想打

太极拳,一方面用以养生,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在公园里义务教教拳,过简单的日子。

于是他开始学太极拳。第一个老师是上海一个画家、书法家、电影导演。“这个人人品相当好。”他至今说起

这位老师,仍竖起拇指夸个不停。学了半年的陈式新架,好强的他开始感到不满足了。对那些飘忽不定似乎缺

乏力量的太极拳抱有质疑,一味的松柔飘逸岂不是个个都是妙手了?练拳不用力不吃苦怎能得到功夫。后来才

明白松柔是螺旋的拉开全身各关节后,才能达到节节分家与劲力贯通,这是需要苦练出来的。

几经周折他找到了太极大师张鹏的父亲——陈氏太极拳的第十一代传人太极拳特级大师张志俊。2007年年底,

他正式去郑州跟张志俊学陈式太极拳。


8天的学习让他累得苦不堪言,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隔年张鹏来上海看他,没有好好练拳的朱利尧暴露了短暂

的放弃的想法。对方没有指责和批评,只是轻轻按了朱利尧的手臂。那一按点醒了朱利尧,让他突然明白什么

叫沉肩坠肘。这也正是每个学太极的人都知道却没几个人能做到的功夫。

那一次他彻底从迷茫中醒来,开始没日没夜地练功,再也没停歇。2009年,他开始和在上海、北京、重庆、河

南、江苏等地一些高手交锋切磋,成绩优异。

诚实的文化保护人

随着学习的深入,朱利尧的太极拳实战功夫大进,理论上也是不断深化提升。太极拳是能使人身体强健的拳术

,是一门技击功夫,是国粹。技击功夫与打架无关,它是尚武精神。得到健身与防身一举二得岂不更好。

让更多人正确学习掌握太极拳文化,发扬光大这一精粹,这是朱利尧新的梦想。他先是在北京创办了动静方圆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立志将师傅张志俊的太极拳法推广于天下。经反复思考探讨,他和朋友组织中南海健康顾

问、国家体育总局的人体力学科学家、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等专家,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与科学的方法解

密太极拳,让测试数据来证明太极拳这一人类最高境界搏击术的奥妙所在,走上了一条科学推广太极拳之路。

去年朱利尧回到绍兴,在绍兴兰亭开办了绍兴正武剑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越王剑这一文化产业,同时每

晚身体力行地在广场免费向绍兴市民传授太极拳功夫,他用简洁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指导市民学太极拳,让太

极拳不再那么深奥。

这些年潜心练太极,并一心弘扬太极拳文化,朱利尧在内心深感对不起老婆。为了这个爱好他反复折腾,花去

了许多精力与金钱,但对此他还是无怨无悔。“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是我的义

务。”朱利尧表示,他梦想在两年内在绍兴培养一大批太极拳高手,让绍兴乃至浙江的太极拳水平提升到一个

全新高度。




本文来源:http://www.chenjiagou.com.cn(太极养生之道)

原文地址:http://http://www.chenshitaiji.cn/news/610.html(陈式太极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式太极拳高手朱利尧致力弘扬太极文化 追求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