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在河南作”真士隐”
本帖最后由 十三经索引 于 2011-9-29 12:37 编辑加拿大学者考证重大成果:
红楼梦作者在河南作”真士隐”
魏美智
据加拿大国际新闻网、www.kungfuholic.com 、安徽合肥晚报等报道,我的朋友加拿大华人学者崔虎刚、孙慧敏经过近三十年的资料挖掘与研究,红学研究当下取得重大成果,《红楼梦》原作者‘石兄’被发现!
崔虎刚、孙慧敏已找到切实历史证据,证明《红楼梦》‘石兄’是曹寅侄辈人物、曹雪芹叔辈人物---安徽池州的清康熙武状元曹曰玮(曹继武)。在安徽池州的曹曰玮状元墓“危在旦夕”之际,这一消息披露,旨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同时、联络世界各地学人、红学研究会,传播精华文化。
一、红楼梦作者研究起因及其现状
崔虎刚、孙慧敏指出《红楼梦》家喻户晓,对一般读者而言,算作是常识,《红楼梦》作者就是曹雪芹,不应该有什么疑问。但就像许多学者,如台湾历史学者高阳先生所说的,“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这只是一个约定俗成,并非有学术上的确切证据。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其实,早在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就是乾隆五十六年,出版者程伟元先生写到:《红楼梦》本名《石头记》,至于它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只知道书里写着有位叫曹雪芹的,增删过几次而已。
因此,出版的时候,没有署作者的姓名,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如此。所以一直不断有读者学人提出对作者人选的看法。
二、《红楼梦》的作者疑问,不是今人人为制造出来的疑问。
崔虎刚、孙慧敏指出:到民国初,胡适先生也写下读书笔记,认为《红楼梦》原作者另有其人,曹雪芹只是个增删者。再后,胡适与蔡元培先生论争的时候,依据一些历史信息,认为曹雪芹是原作者。即便如此,学界并未达到统一看法。
近一个世纪过去,对曹雪芹的研究非常多,结果是什么呢?不同的学者对同一资料有不同的解读。没有发现一份排他性的过硬的证据。曹雪芹为《红楼梦》原作者的疑问不是越来越少,而是原来越多。这便是今天的局面,因此,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说法, 学人不断提出不同人选。
作者人选,从明王、顺治皇帝、康熙皇帝、皇太子、雍正、乾隆各子、墨香等等的皇家系列;到曹寅、李鼎、及其各子的曹、李两家系列,再到吴梅村、蒲松龄、和珅、纪晓岚等等的大臣、名士系列。身份还有诸如侍卫系列、诈死系列等,还有各地的方言系列人选,已经有几十位了。目前,还在不断增加中。各学说,各有千秋,但都缺乏历史线索,更谈不上历史证据了。
《红楼梦》作者无法确定,时代背景不明确,文字狱时代下的作品的主题也就无法明确,有说是反清的,有说是颂清的、爱情的,谋杀案的,应有尽有。
三、曹曰玮诈死研究起因及其研究
那末,曹曰玮怎末会诈死?他又是如何与《红楼梦》扯上关系的呢?
说曹曰玮会诈死,对一般人,特别是学者及当地人感到荒唐、十分荒唐。其实中国的许多历史,复杂、荒唐中有着不荒唐。
曹曰玮36岁诈死,也不是今人人为制造出来的问题。是乾隆十五年就存在的问题。
学者依据历史线索、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环环相扣的历史证据。曹曰玮-中国康熙朝文武双全、一品左都督、清代武林重要人物、六合心意门二代师祖,因受康熙指派、在索额图事件中, 得罪皇太子,为日后九族安危着想,不得不于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十五日,万家团聚的中秋节,诈死出走,36岁以后成为“真士隐”云游四海。
四、曹曰玮又是如何与红楼梦扯上关系的呢?
研究发现,他的人生经历也正满足红学界苦苦寻求而不得的《红楼梦》作者的独特经历,有身前身后的梦幻生涯;前半生富贵;后半生风尘碌碌、潦倒;南北有家;有满汉生活经历、有南巡经历、学识异常渊博等几大标准;并具有主人公的名宝玉、号石头等特征。
这一结论还符合清朝宗室裕瑞关于《红楼梦》原始作者,乃曹雪芹叔辈人物的直接线索。
五、曹曰玮为什么是《红楼梦》的原作者呢?
曹曰玮的传奇身世,恰如脂砚斋批语《红楼梦》时,引用的一句 “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诗句,
曹曰玮是《红楼梦》原作者‘石兄’,这一结论正好落在学界对《红楼梦》原作者研究成果的交叉点上! 使许多以往红学无解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答案。 研究结论证明,《红楼梦》乃曹曰玮作于陕西大秦岭,取材自身游历山西蒲州、大同、河南赊店、洛阳、郑州,陕西西安等大江南北大量地区的经历。后经侄辈人物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纂出目录, 分出章回,可惜全书尚未增删完便去世。
研究过程中,崔虎刚、孙慧敏还找到了曹曰玮先生的一部雍正以前的著述,而《红楼梦》精华尽在其中。这说明,《红楼梦》的底本,也被发现。 《武名儒武状元曹曰玮》、《六合拳惊醒红楼梦》等研究成果,即将出版。中国著名清史学家、红学家张书才研究员,以及著名作家、《倭寇的踪迹》导演徐浩峰先生给予隆重推荐!
六合拳序 (这是山西流传的一个版本,许多本子清代避讳皇帝的名字)
作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曹曰玮的武科会试考卷原件,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曹曰玮的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此件已在《武魂》等处公布过。
《青铜自考》卷11所载《祭兴汉曹镇台文》
六、曹继武与河南的关系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武状元曹曰玮(继武),在拳界是赫赫有名的心意拳二代始祖,《六合拳序》有明确记载。中国四大名拳之首心意门,康乾隆时期有几大著名人物,他们是河南新安王自诚、洛阳回族马学礼和在赊旗做生意(后来开有广盛镖局的)戴龙邦父子。其中,王自诚、马学礼和戴龙邦,都是曹继武的秘传弟子。并各自留下几个重要文献和口传。
许多文献表明,曹继武至少十几年活动与河南。包括,少林寺、济源等地。其中以“戴龙邦自述学艺经过”记载最为详细。该文献一直在家族内部秘传,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传人披露于《武林》刊物。
“戴龙邦自述学艺经过”, 于一九八二年十月, 由中国形意拳写作组,诸位老前辈们,在武林的 “形意拳由来初探”一文披露
“我家祖辈在河南十家店(赊店)开设驴骡马店,兄弟二人, 兄为麟邦, 我叫龙邦, 从小学徒, 由于臂力超人, 十几岁时,既能手举二百斤,肩挑三百斤,车推六百斤…某年, 在店门囗, 正逢雨过天晴, 道路泥泞, 难于行走, 这时来了一辆三套货车, 陷入车道, 驾驶的虽频频挥鞭, 车轮虽转动, 但总不能拉出车道;我见此, 即卷袖撩衣, 手扶轴头, 一鼓作气, 将车轮推出车道, 车才能进店, 我正准备回店洗手.不料一位老人竖起拇指, 称赞道: “你真是个大力士” . 我请问他姓名, 他答说是曹继武, 因回山西, 路过这里, 想找一客店休息.我就迎他入店,走没几步, 曹公一跌在地, 我出于对年长的尊敬心, 立即上前抱扶. 不料竞抱不动,又扶不起, 真象大树生根入地一般, 我虽用尽平生气力, 也不济事, 累得满头大汗, 气吁喘喘. 曹公一跃而起, 大笑说: “大力士没有力” . 我才知他不是寻常人, 待如上宾, 尊他如师父, 食则同桌, 寝则同床, 一住三月, 不露真情, 平时只谈论古今兴衰的历史, 各地的风俗人情. 三个月后, 方知其实情, 原来他是姬隆凤祖师门下, 文武双全, 文为进十, 武玮探花, 是陕西武职官员, 因厌恶官场中以大欺小, 以强凌弱, 贪污腐化, 压榨百姓, 愤而弃官, 四处云游, 偶然遇见我, 见我力大, 亦觉奇异. 经过三个月相处, 认为我为人敦厚忠实, 表示愿将岳飞的六合形意拳传授给我, 我喜出望外, 随即叩拜在地… 曹师时来时去, 八年不断…”
这份含有“戴龙邦自述学艺经过”的拳谱,一直是在戴家内部相传。笔者也是经多年努力才知其来龙去脉.年代久远,细节难免有些出入。但事件大体都在。
按此文献记载,曹继武先后近十年,在赊店秘传戴龙邦。最后才归隐大秦岭。
因此,河南,特别是赊店,尤其是戴家大院,今广盛镖局,就是《红楼梦》作者曹继武活动之地!河南许多地方值得挖掘研究,特别是赊店文物更具价值。
崔先生与我相知有年,在素以治学严谨闻名.相信崔先生所言非虚。
简介
崔虎刚,笔名胡刚,60年代生于山西省,工学硕士,原居住北京。曾先后在国家大型研究机构及外国企业工作。2000年移民加拿大。曾就职于加拿大一家高科技公司。现经销电子产品,并致力于武学,红学研究,发表多篇论文。
孙慧敏,笔名远行,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计算机硕士。原居住北京。曾在国家大型企业工作。2000年移民加拿大。在加拿大一家高科技公司任职多年。现致力于红学研究,著述、翻译、出版、销售电子图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