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随风 发表于 2011-12-16 10:31:34

太极拳的划圆运动


圆是包罗万象的,太极的标志是圆的,在太极拳运动中也有很多划圆的动作。可以说,太极拳是一门圆的艺术。圆在太极拳运动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太极圆的优点是运动灵活,爆发力大,防御巧妙,合力最佳。
  
 首先,在技击中太极划圆运动的螺旋劲能减轻对方来力的压强。利用曲牵半径的变化,迫使任何外加压力,着力于这个螺旋半劲上化去压力,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自己动作弧线上的切线,随着螺旋使对方气头变向,没有着力点。因为不受阻力,失去平衡,就会向前栽倒。还可以用圆弧来捆绑对方,使对方陷入困境。然后,趁机而攻之。划圆运动可以用同一个圆来攻与守。在圆的一半上是防守,另一半圆上取切线出方点攻击对方。缩减进攻的时间,利用惯性,爆发力大,劲猛。  
    太极拳划圆缠丝的方向,有顺、逆两种。所谓顺缠丝,即为静合,是向心力。四梢劲收回丹田的程序是:肩带肘,肘领手;胯带膝,膝牵足,吸气,并蓄势。所谓逆缠丝,即为动分,是离心力,丹田劲运至四梢的程序是: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促足,呼气,并发劲。同时,拳势还选择不同圆转互补。圈有正有斜,有顺有倒,上圈下圈,左圈,右圈,种种旋转,交织成太极拳。
  
  太极圆的大小取决于圆心与半径。根据锻炼目的的不同,可借用人体生理结构的某个部位作为圆心半径。一般以人体关节而定。外形圆圈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胯圈,膝圈,足圈,脖劲圈等;体内有内脏作轻微的旋转按摩,畅通经络和循环系统。
  
  太极拳的圆形运动,不是直线的弧形动作组成的。它不是单线的某个部位螺旋缠丝,而是不同的大小螺旋缠丝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是从“曲中求直”,处处是曲线,处处随时能转化为直线,为曲直两者的统一。在划圆圈时,内劲的运行的旋转,象螺旋式的缠绕进退,则好似地球在公转时,不断地自转一样。
  拳论曰:“源动腰脊,劲贯四梢”。强调了圆转的核心在于腰,四肢与腰腹的螺旋,即是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太阳系的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四肢是围绕腰脊躯干而转的,转腰同时四肢应顺逆缠丝旋转。
  如:“掩手肱拳”。最后击发的动作。右腿蹬地里合顺缠丝,躯体迅速向左自转,松右胯,右拳逆缠公转握拳立即向后拉拽。既可用前抓捋劲,又可用左后击肘发劲。
  
  太极拳每一动作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都是由一个圆圈构成。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指的是一有动作就打一圆圈。这一个圆圈当中,应该含有阴阳两种力量。有柔有刚,有虚有实,刚柔相济,虚实渗透,这才是太极拳的妙手,这才是功深的表现。然而,初学者应“用意不用力”。划圆缠丝,尽量以轻;练慢为好。时间久了,渐趋于柔。然后要不断用意加力度。“用意不用力”是对初学者而言。    太极拳中的划圆运动,使得拳法外则柔和渊懿,内则坚劲雄直,含阳刚于阴柔之中,寓雄奇于淡远之内,古朴典雅,端庄洒脱,形成了独特的太极变化,别具神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的划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