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太极拳的老师原来是“跑路人”
12月14日,“清网行动”结束的前一天,泰宁县公安局追捕民警在广东省普宁市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于某,两年前发生的一起信用卡诈骗案告破。接到报案寻无果
2010年5月,泰宁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接到县某商业银行报案称,于某在该行办理三张信用卡,于2009年9月消费支取9万余元后,失去联系,钱款至今未归还。
警方将该案立为信用卡诈骗案,展开侦破。这时,于某已离家半年,没有与家里联系。
于某1971年出生,在泰宁任教,但他迷上赌博,十赌九输,短短半年,便欠下赌债30多万元。为了还赌债,他“拆东墙补西墙”。2009年夏天,他到银行开办了三张信用卡,把取出的9万余元用于还债和开支。可信用卡透支的钱早晚得还,还欠着赌债。他跑路了!
泰宁县公安局将于某列为上网追逃对象。于某有个哥哥在温州开店。民警赶到温州,于某的哥哥说半年前弟弟打电话和他联系过,说是在广东一带打工,之后就再没联系。
于某外逃后,会不会在哪个学校教书呢?根据这一思路,警方追查到广东,但没有发现于某的踪迹。
再次出击转机现
“清网行动”开展以来,泰宁县公安局党委给经侦大队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将其捉拿归案!”
民警不厌其烦地与于某的家人和朋友联系,希望能劝其投案自首。然而,于某外逃后,没有与任何人联系,不知怎么找他?2011年10月,民警根据于某母校提供的信息,试图从其同学处找线索,民警到福州、永安、沙县、将乐等地,一一上门排查,并未发现同学与他有联系。众人称,于某沉默寡言,不爱交友,爱武术,学东西很快,个子矮小,非常灵活。
警方重新分析原来的资料,发现了蛛丝马迹:2009年10月6日,黄某曾往于某的储蓄卡上打过1000元,同一天,钱被取走,这张卡就再也没有使用过。
黄某曾与于某共事过,两人关系不错。黄退休后前往广东省中山市一模具厂打工,警方到中山市找到黄某,黄某透露,2009年于某离家前两个月,曾来找过自己,在这住了一个月,还四处找工作。两个月后,他来到广东,在珠海三灶镇一所私立学校教书,干了一个月后又嫌工资太低,辞职了。临走时,他给黄打了个电话,称没路费。黄就寄给他1000元,之后便再无音讯。
于某出走后,和朋友、家人,都没有联系过。离开泰宁时,他的女儿不过5岁多,家中尚有妻老,但他没打过一通电话回家。难道于某人间蒸发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09年10月6日,于某在广东省普宁市,取走了黄某寄给他的1000元路费。警方分析,他一定就在普宁!
普宁市是县级城市,人口260万人,流沙镇是当地第一大镇,人口160万,外来务工人员众多,于某会不会藏在这呢?警方判断,于某身高不及1.6米,身形瘦小,可能会去当教师。警方来到当地民政部门,查询社保、医保号,没有消息;跑到私立学校一所一所地找,还是没有于某的名字,显然他在当地用的是假名!
在流沙镇搜寻了近一个星期,转机终于出现。民警在一个早点铺旁,无意间听人谈起附近公园有人教太极拳,收了不少徒弟。一打听,此人特征与于某相似。他在附近西滨路兴华学校任教。
兴华学校是一所私立的外来工子弟学校。追捕人员着便衣,找到了校长后,便查看教师资料,发现一个叫“邹绪发”的教师与于某颇为相似。校长说,他在学校教授地理课,课余还开办武术爱好班赚些外快。校长叫来“邹绪发”,未见其人,先听其声,来人口中一声嚷,抡着大刀进来了。追捕人员一愣,来人架着眼镜,面色苍老,身材消瘦,看起来年逾60,但他个子1.5米多,动作灵活。一问,他果然是于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