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绝学“易筋经”你也能练
武侠小说中,《易筋经》是少林绝学,得之打通任督二脉,飞檐走壁不在话下。近期,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在社区内推广了一个新的晨练内容:“易筋经”。“易筋经”练的到底是啥?快来听听指导老师徐凡咋说。徐凡是个女生,现在在包河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习,是安徽体育学院的大四学生。“易筋经只是一种养生气功,我们学的是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简化的标准版。”徐凡笑着说,“易筋经”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寺,成为僧人们的健身功法。这里面,“易”为改变、变换、增强之意,“筋”指经络、筋骨、肌肉等软组织,易筋经即为改变和增强经络、筋骨、肌肉等软组织的训练方法。“在我们学校,学保健专业的学生,易筋经可是必修课。”这套操只有12个动作,每个动作难度系数也不大,做一套操大约二十分钟,身体能微微出汗,不受场地限制,看电视、听广播时就能练,很适合大众学。这套“易筋经”看起来挺简单的,但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套易筋经是跟传统的中医相结合的,每一个动作都跟中医的穴位息息相关的。”徐凡举了个例子,最近热传的“打通任督二脉”在易筋经的起手式中就有体现。“开始的起式,手臂向两边伸展,手从两边画虎,空掌合十。要点是腰要挺直,脚与肩部同宽,并且怒目,也就是瞪大眼睛。”徐凡说,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在做起式的过程中,腰背挺直,实际上就是在畅通任督二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