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轩 发表于 2012-7-21 09:35:20

吴鉴泉太极拳式欣赏(一)

   吴鉴泉,又名爱绅,满族,(1870---1942),河北大兴县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自幼喜爱武术,随其父习练太极拳。(其父吴全佑,随杨露、杨班候父子学习太极拳大、小架,久练不缀,为一代太极名师)。吴鉴泉得父亲传,精通太极拳大、小架和各种器械的演练。其苦心磨练,日久技精,溶和太极拳大、小架之精于己的拳架中,经过数十年演变、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拳架,为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共84式,特点为:拳架小巧,具有大架功底,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演练起来轻快柔和、连绵不断、开展不失紧凑,紧凑中又透轻松自如。
   吴鉴泉于1928年被上海精武会和国术馆聘为教授,于1933创设鉴泉拳社,培养了大批学员,为吴式太极拳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鉴泉拳设发展至今,分社己遍布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其门人遍布海内外,吴式太极拳如今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现撷取吴鉴泉大师拳架照片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研究。

预备势    说明:预备势者,是在未开始动作的预备姿势,其目的在于先将心情平息,然后起势,注意要点:立身中正,腹内松净,二目平视,精神内守。动作要领:两手松掌,徐徐提起,渐渐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呼吸用鼻。    注意要点:立身中正,腹内松净,二目平视,精神内守。
    口诀:立身中正顶头悬,腹内松净气腾然,三阳聚首于百会,气沉丹田在关元;太极长拳号内功,呼吸导引十四经,吐纳本是内家功,推陈布新调元神。太极拳起势   两手提起分两仪,左右一似阴阳鱼,静极而动开而合,松肩坐腿如捧月;双手合成阴阳掌,两掌相错拿关节,待机而动观变化,随势往来运机宜。



揽雀尾之一
    身形右转变阴仪,松肩垂肘气贴背,大指对正在准头,精神涵蓄勿暴露;一切举动须沉静,呼吸平息莫紧促,动中有静静复动,意随心使气从意。

揽雀尾之二
    松肩垂肘采捋劲,牵引对方自动起,转移对方失平衡,方法巧妙不费力;取舍攻击徐观变,伸屈开合任自然;挤进采退扌列旋转;八法精通能应变。

揽雀尾之三
弓腿向前劲为挤,右转平旋为棚?,动作形成胸前圈,纵横平圆随意转;上旋下旋徐进退,升降沉浮任自然,明确太极缠丝劲,沾粘连随不丢顶;虽然分解为六式,得其环中而为一。


揽雀尾之四
五式回旋迎面掌,蓄劲待发推向前,似发未发劲未展,发掌如矢打在面;棚?挤按须认清,得其环中应无穷;这个姿式变化大,得来不觉费功夫。





揽雀尾之五
      弓腿照出迎面掌,雀尾劲义说完毕,升降沉浮守中土,总而言之合即出;旋转进退与开合,身法步法须一致,周围面积三百六,内外大小俱为一;外用向心包围力,内用离心脱困围,主动被动互乘变,得其环中乐融融;学者识得内外旋,上下进退具了然。

单鞭势
    右手作钩是为吸,左手分掌即是呼,目随手势向左转,涵胸拔背神贯顶;裹裆护臂尾闾正,满身轻利顶头悬,立身中正气沉静,松肩坠肘如泰山。

提手上势之
   两手相合来抱拢,右手上旋左下按,如若推进为挤劲,提高上旋乃上势;右手上旋左下按,坐身屈腿向前看,两付微弯气贴背,提手上势乃一体。


白鹤亮翅之一
   白鹤亮翅似舒羽,内求圆活外松展,身形扭转向左看,两肘弯曲气膨满;左掌外转为扌列劲,此势用途颇为广,内气外势具混圆。

白鹤亮翅之二   身躯扭转回正位,两肘下沉护头面,势势显示神安泰,肩肘松觉腿曲弯。右臂上旋为棚劲;

搂膝拗步之一    搂膝拗步取攻势,左手采扌履向下按;右手打出顺势搓,虚实相应功效佳;左右搂膝纯一理,搂为采扌履按向前,进退步法连环式,步随身换有虚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鉴泉太极拳式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