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赞成将赵堡拳定为和氏太极
<P>我一天早上在西安市的革命公园访问著名的赵策先生,没有找到,就在附近转悠。</P><br /><P>忽然看见一老者,年纪在80上下,盘的架子与我师父传给我的赵堡拳非常相像,就上前请教:“请问您是不是跟郑悟清老前辈学的拳?(论年纪,他应该是的。)”。他非常生气,回答说:“我跟他学拳?我是跟我大哥学的。这个拳在赵堡镇,家家都打,叫赵堡街架。”------自此我才明白西安的赵堡小架,不都是郑师爷传的,那更与和氏无关了。</P><br /><P>后来,读到刘会峙先生90年前后写的《武当赵堡三合一太极拳》,逐渐了解到他的师父侯春秀,传的拳架子也非常相似,可是人家前面祖师不是跟和兆元学的,难道他的也要称“和氏”吗?</P><br /><P>赵堡镇有几个大姓,人家都承认你们姓和的吗?不能用祖宗的恩泽,就要挟天下同道。恩情大,大不过宗门祖师。要清楚和兆元祖师也是跟别的祖师学的拳。我们作为拳架的传人,绝对感激和兆元祖师,但是要违心而谈,却是不能。因为我们感激和尊敬和兆元祖师,是和尊敬感激历代祖师的情感是一样的。</P><br /><P>太极拳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而不衰,就是历代祖师择徒而授。此择徒要求非常严格,不是姓和的就一定骨骼清透匀称,道德诚恳,耐苦敬师!如果都找自己孩子,恐怕这个拳也传不到你们和家。如果都找自己孩子,那么你教的学生有谁能得到真的拳法?如果都传自己孩子,这个拳早就被淘汰了呀!!!</P><br /><P>如果非要把这个拳定为和氏,那么我就不学了。好在和有禄先生在光盘打的架子,与我师父传的承架大不相同。此不同,要么是和氏对外没教真的,那么我也不用跟着称“和氏”;要么和家自己没留下真的,从现在投靠陈式的作法来看,和家先祖认识是清楚的,就是不能再传给子孙了。</P><br /><P>好好思考吧!!!</P> <P>师父多次说:“点水之恩,涌泉以报”。</P><P>但是是非还是要讲清楚的。</P><P>我发布师父新书的消息,之所以不选择在这个专栏,就是不想也不能承认“和氏太极”这个名字。</P><P>这种做法,实在是把自己的拳降级了。</P><P>自认拳为一家一姓,那么何必宣传?按照你的逻辑,和兆元祖师传的拳,只能姓和的得到真传,外姓人自然不用学了。</P><P>把好东西,占为己有,是道家的思想吗?</P><P>连起码的道家思想都不具备,怎么能因德而承传?</P><P>思考!思考!</P><P>包括很多盲从跟着抬轿子的,自己能从这样的拳中继承和发扬,中华道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吗?</P><P>如果非要用个姓氏来称呼以方便记忆,就称“张氏太极拳”好了,来与小九天、大九天、三世七相区别。</P><P>但愿和家人不要和太极拳祖师爷争姓氏吧!</P> 我站同这个说法因为和氏也是学别人的,只不过现在他们传的广泛一些,因此就改为和氏太级界就乱了 <P>是啊!</P><br /><P>也不能将永年太极拳定为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因为他们也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P><br /><P>把好东西占为一家一姓已有,这不好!张三丰也不能例外。</P><br /><P>但我们对陈王廷、陈长兴、陈敬伯、陈有本、陈清萍、杨露蝉、杨班候、吴全佑、吴鉴泉、武禹襄、郝为真、孙禄堂以及等太极大师们所做的贡献还是要表示敬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P><br /><P>其实太极拳是中国的,更应该叫中国太极拳。</P><br /><P>但这也不对,中国是属于地球的,应该叫地球太极拳为好。</P><br /><P>但还有点不对,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颗粒而已,所以应该叫宇宙太极拳。</P><br /><P>但宇宙又是一个阴阳混沌体,也就是太极,还是就直接叫太极拳是最符合太极本意。</P><br /><P>但别忘了,太极是由无极而生,所以无极才是太极拳的祖宗,应该叫无极拳。</P><br /><P>。。。。。。</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6 12:21:27编辑过]</font></div> N年之后,又有人称是和式无极拳了。。。 <P>你心太急了,西安不仅是郑悟清一个人传下了拳,还有郑伯英等。</P><P>当然,我也<FONT face=宋体>不赞成将赵堡拳定为和氏太极,但我们也同样不赞成个别人将和式太极拳篡名。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你是郑悟清传下来的,还是和式太极拳。</FONT></P><P><FONT face=宋体>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愈是有些人怕出现“和氏”的称谓,和式太极拳的发展愈是迅猛。</FONT></P><P><FONT face=宋体>我们相信和家人有能力为自家掏一个说法。我们也支持和家人为自家掏一个说法。<br /></P></FONT> <P>对对对,这样最好,自己为自己找个说法先。</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br />和庆喜,字福棠(1862-1936),教授有方,传弟子多人,均名声显赫。其传人有和学信、和学敏、和学惠、郝玉朝、郑锡爵、郭云、郑悟清、柴玉柱、刘世英、李俊秀、郑瑞等。郝玉朝功夫为最,郭云在山西赤手打死金钱豹,郑锡爵、郑悟清因定居西安广有传人,名声显赫,武林人称"西北二郑"。称郑锡爵为"大郑老师",称郑悟清为"小郑老师"。</FONT><br /></P><P>只要不把拳据为家有,拥有<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和庆喜太师爷的胸襟,广泛传播就好!</FONT></P><P>我想知道,如果按照“和氏太极拳”的说法,那么怎么排传承辈分?</P> <P>再提一个问题,和氏拳谱怎么编?</P><P>赵堡太极拳与和氏可以不对立的看待,和氏太极拳是赵堡太极拳的分支是不错的说法。</P><P>这样,传承辈分和拳谱问题都能得到解释了。</P><P>何必眼睛中不容沙子,对立地争执地看问题。</P><P>这样,我承认赵堡,别人承认什么俺就管不着了。</P><P>但是如果谁反对“赵堡太极拳”,俺就想不通。想不通,俺就只好发言了。</P><P>自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源头,感恩戴德,不仅仅让我们当徒子徒孙的遵守,自己也要知道自己家的拳,该感谢谁的。</P> <P>世界上最悲惨的就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而“兄弟相争”是最典型的一种。</P><P>明明是一家人,非要分家,还要打官司来内斗。</P><P>现在好了,闹得本来感恩戴德的却必须心里面别扭着出来说实话,说公正话。</P><P>什么事情呀!!!</P><P>赵堡拳大家庭,多好!分裂活动是不得人心的。</P> <P>我们很赞成大家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是,大家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你说“如果谁反对“赵堡太极拳”,俺就想不通”。那和家人就的“想通”吗?和有禄写本书把和式太极拳介绍出去,不遭谁不若谁就遭到个别人的公开谩骂,这也是和家人的不对吗?更何况反对的人大多学的是和家拳。</P><P>不要自以为公正,既然发言了,你就不是局外人,谁在制造麻烦还需局外人来评论。</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