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照奎宗师谈缠丝之劲(珍贵拳照)
<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3/200531217482783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br /><P><br />宗师珍贵拳照</P><br /><P> 陈照奎宗师谈缠丝之劲</P><br /><P> 陈照奎亲笔遗稿 </P><br /><P>其子陈瑜整理 </P><br /><P>缠劲又叫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中主要内容之一。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用劲的路线和方法。就是指周身上下所有动作都走曲线,而又节节连贯,互相紧密配合,延续不断,即所谓的意不断(指意念),身不断(指身法),劲不断(指力),神不断(指眼神),膨劲不断,合劲不断,开劲不断。并以腰为枢纽,任何动作都随同调谐,内走缠丝,外表画圆。这样,形成各个弧度不同的曲线连接成的近似螺旋形的用劲路线。缠丝劲中的“缠丝”二字是比喻词,并非另有什么“劲”在肢体上盘旋缠绕。<br />缠丝劲即可用于攻,又能用于守。同时一个动作可能既是攻又是守。攻时着力点随对手的动作而跟踪转变;守时随对手着力点的转变而变化,以使之走空。<br />在陈式太极拳中,任何招式、任何部位的动作,一概走缠丝劲,没有例外(主要专指上盘),要强调的是必须全身的动作配合适当。走缠丝劲不一定动作有多么大,有时走缠丝劲与没走缠丝劲,从外表上看差别很小,只要走的适当就对了,多余的晃动和旋转反而会有害处的。<br /></P><br /><br /><P>斑竹按语:很多真东西语言朴实无华,就几句话,但字字珠玑,妙不可言。 <br /><br /><br /></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2 17:50:43编辑过]</font></div> <P>好!</P><P>感谢胡斑竹、感谢陈瑜老师提供。</P> <P>太珍贵了,收藏!</P> 好文章,好拳照,加倍练拳,仔细领悟。多练多练,多多练。多想,多想,多多想。昨晚练拳既枯燥又累。当看到好文章,枯燥变为了兴趣,成了我前进的动力。 从没见过如此让人感叹的拳照!饱满,充实,神形兼备,如劲松般刚健,如铁塔般沉稳,无可摧其坚,其亦无坚不摧.伟哉,一代宗师! <P>确实,从师爷这张拳照上可以看出一代宗师的气魄来,这功夫不是用嘴吹出来的。</P><P>师父在教学的时候说,练拳摇头晃脑的乱动,自己挺高兴,挺陶醉,但在推手中非常有害。一个小的动作,如耸肩,或者抽身,对方只要一逮住这一刹那的机会,顺势一加劲,人就走了。</P><P>我本人在推手实践中,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师父的教诲,非常正确。有时候,甚至对手不经意的一个吸气,一个微弱的直线下蹲动作,如果被我抓到机会,对方也可以被我发出。输赢胜负在一丝一毫间即可见分晓。</P> <P>万分景仰,万万分欣赏!</P> 好东西不在多而在于精!斑竹发布的遗稿,去掉了老套的阴阳学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P>看到师爷的拳照,才知道,后人写的纪念文章中赞誉之词不是虚的,</P><P>知道了,为什么师爷一个小个子,可以把两百斤的 举重运动员原地崩起来,砸断了床腿。看来,要想长功夫,就要实实在在的练 功夫呀。</P> 多看多想多收藏<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2.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