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
<br /><P >我所亲历的“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P><br /><P > <p></p></P><br /><P >近年来,本着学习、充实、提高的原则,我着意参加了几次在各地的太极拳比赛,而今年三月的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的经历,却让我颇感离奇。</P><br /><P> 离奇之一:传销式的报名。本届武术节报名时,大多数人并未见到有关武术节的比赛规程,而是通过组织者在各地的嫡系私下传播报名,当我们预付了400元/人的报名费和200元/人的参赛费之后,经多方索取才在出发之前看到了赛会的相关资料,这时才发现更多的离奇还在后面,但是香港之行,木已成舟。</P><br /><P> 离奇之二:繁多的名目,高昂的收费。拿到资料才知道,报名费400元/位和参赛费200员/位只是一个诱饵,除此以外,每人还要交2580元费用,其中包括4天的住宿(只供早餐)和美其名曰的四个项目费(一个集体,一个对练和两个单项)没有集体和对练的照样交费,如果个人再报一项的话,则还要另交380元/位。只要去参赛,每人至少要交3180元/位,由此可见,在收费环节上,组织者是煞费苦心。</P><br /><P> 离奇之三:混乱的组织,不公平的竞争。本届武术节对太极拳、械的比赛规则是:太极拳不分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统称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在一起评选;凡是太极刀,枪,剑,戟,连扇子,均统称为太极器械,一律同场竞技。试想:这样的比赛何曰精彩,何曰劲美,又何曰公平! </P><br /><P> 离奇之四:模糊的裁评标准,清醒地谋分奖牌。裁判之间,早有关照,这等混乱的比赛程序,自然不可能给广大的拳友一个统一公平的评判标准,于是乎各路参赛选手只好来也匆,去也匆地走着过场,而组织者们则为各自的嫡系们“分田分地真忙”。</P><br /><P> 事已如此,面对一幕幕离奇的场面,有谁还会怀疑这一切不是一张精心编制的网呢?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时惊呀地发现:呜呼!原来武术比赛还可以这样搞啊!</P> 所谓的名家,都是他们找的那些裁判下去表演,用来应付一下,简直就是为了赚钱!太黑了!!!!!<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 <P>这就象在马路上受骗上当,如果你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阿诈里能诈到你吗?</P><P>依此类推,如果你不参赛,它骗得到你吗?</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7.gif" /> <P>啊!!!!!不会吧?去年9月的比赛不是这样的哦。</P> 荣获金牌又能代表什么………………………………………………不要热中于比赛…… 参赛的小学生居多,有点功夫的不屑一顾,其中几位金牌获得者,就连最起码的松腰、松跨、裆圆都不懂,岂不是在搞笑“世界”!<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31 7:54:29编辑过]</font></div> <P>八楼的兄弟说的很对呀。习拳可不能过分的热中名利。</P><P>而应清净淡薄。与世无争,我想这样的境界来练太极恐怕应该进步得更快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