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8-11 21:43:00

吴式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p>吴式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br>上海市鉴泉太极拳社社长马 海 龙 <p><br>   我国目前己经进人长寿国家的行列。上了年纪的人多了,如何才能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quot;健身运动&quot;。<p>  先父母马岳梁和吴英华都是长寿者。这与他们长期从事吴氏太极拳有很重要的关系。我的父母都是满族人,他们两位都是吴式太极拳的一代名师。为了表彰他们一生为发展吴式太极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上海市政府聘请他们二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他们为&quot;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quot;1995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马岳梁&quot;中华武林百杰&quot;的荣誉称号。<p>  我父亲生于1901年,生前享年97岁;母亲生于1907年,享年90岁。他们二位都可算是长寿者。这与他们长年锻炼吴氏太极拳密切相关。我父亲曾获&quot;全国十大健康老人&quot;称号。<p>  吴式太极拳从我的曾外祖父算起,至今已历六代。我的曾外祖父全佑公受教于太极拳一代名师杨露禅,继承了拳架紧凑,松静自然的风格,保持轻灵贯串、刚柔相济的趟路。以柔化见长,创建了吴式太极拳。迄今已有150余年历史。<p>  我的外祖父吴鉴泉继承了家学,并进一步提炼升华,形成了舒展大方、柔和规矩、轻灵圆活的套路。外祖父为人宽厚、善良,乐善好施。经他提携的亲友很多,有的以后都成了名师。可见他老人家治学之严谨。吴式太极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传向海外,在东南亚一带风行一时。七十年代以后又传至欧美。现在北美、南美、欧洲都十分流行吴式太极拳。一种学术能流传于久远而不替,且世代发扬光大,定有其必然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练吴式太极拳的人健康长寿的特别多。研究其道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练太极拳讲究中枢神经的锻炼。吴式太极拳讲究中正安舒,就是说在锻炼时,必须注意&quot;顶头悬&quot;。使自己的脊柱形成一个相对垂直的形状。我们知道,中枢神经的沿伸,是通过脊柱传向全身。这样才能使中枢神经保持一个高度的兴奋状态,由于练太极拳强调&quot;静&quot;,也就是要求神经高度集中,不受外界物质的干扰,这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很难做到这一点。否则,效果就不会太好。<p>  由于中枢神经高度兴奋,能便全身各种生理活动也随之兴奋,如呼吸的交流、血液循环的加速,能使各种脏器的活动增强,而得到充分地发挥其生理功能。<p>  举例来说,人体的呼吸是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氧气在练内与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 &quot;血红蛋白&quot;结合,形成&quot;氧合血红蛋白&quot;,再随血流传递到全身各个组织。我们都知道人练各种器官活动,都需要氧的参与。这些代谢活动都是在组织细胞中进行的,它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称为生物氧化。同时表现为细胞中氧的吸人及二氧化碳的呼出。故又称为细胞呼吸。包括氧在细胞内利用的方式,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以及物质氧化时释出的能量如何生成三磷酸腺苷 (ATP)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p>  目前世界十分流行的&quot;有氧运动&quot;,认为是对健康最为有利的。实际上练太极拳就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因为,练太极拳是在接近人体生理条件下进行的运动。它远比慢跑等运动有利于人体健康。练太极拳最讲究的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够最大程度的吸人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使生物氧化能够在最为有利的条件下进行。<p>  我们以葡萄糖代谢为例,说明以上所说的。机体的运动是需要能量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葡萄糖。葡萄糖的代谢,主要有三种<p>。  1、糖酵解:指葡萄糖的无氧氧化。即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使内组织中的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糖酵解是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的。主要是在激烈运动中急需能量的条件下进行的。最终产物是乳酸。它所释放的能量较少,每分子葡萄糖经酵解仅净得2分子的ATP。但它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可以保证机体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能量补充。如短跑等激烈运动中,肌肉强烈收缩,急需大量能量,并消耗大量氧以加强糖的有氧化,由于机体满足不了肌肉对氧的需要,而处于缺氧状态,故只能依靠加强糖酵解,以提供能量。因而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对机体是十分有害的。严重的可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肝脏处理多余的乳酸,以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p>  2、糖的有氧氧化(也称为&quot;三羧酸循环&quot;)<p>  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氧化的过程。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能获得大量能量 (ATP)。它的重要作用有:<p>  1)供给能量:除氧化供能外,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以ATP形式储存起来,供生理生化活动需要;<p>  2)使二酚辅酶分子中的二酚基彻底氧化&#59;<p>  (3)为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联系枢纽。<p>  练习太极拳的优点能使人体基本处于最佳生理条件下进行运动。促使新陈代谢保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的状态下,又使机体充分调动其各种功能的活跃程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练习太极拳的最大好处。<p>  因为练太极拳有上述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在养生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特长:<p>  1、以体育锻炼的形式,促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吸收养料和排泄废料&#59;<p>  2、使心、肺、肝、肾等脏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保持其功能活跃,促使达到健康保健作用&#59;<p>  3、抗衰老:由于练太极拳能促使机体新陈代谢活跃,因此,可以减低衰老过程。在自然界中,自由基很少产生,因为自然存在的物质中,原子上的电子是以化学键的方式成对配制的,每一个电子都有磁自旋运动。它与其配对的另一个电的磁自旋运动力量相等,方向相向。这一点十分符合中国古代太极学说的,即是 &quot;太极运动&quot;。<p>  目前在科学界认为&quot;自由基&quot;的产生是导致人类衰老及一些疾病,如肿瘤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即是,自由基+类脂质过氧化+脂褐素蓄积十细胞衰老 (死亡)。<p>  人类体内有一些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由于在衰老过程中含量下降,导致清除能力降低等原因,同时细胞的衰老也影响代谢的减退,均是导致衰老因素的产生。   练太极拳在最大程度上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水平,从而使机体能保持一个十分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quot;永葆青春&quot;。<p>  运动是重要的。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重要的名言:&quot;重在参与&quot;。参加运动是保持健康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就是能使机体保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p>  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应该尽量避免激烈运动,而太极拳则是最好的选择。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太极拳是属于自然体系的功夫。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quot;养生&quot;。《十三势歌》中说:&quot;十三姿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闯中正神贯顶,满身轻行顶头悬。……若言使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quot;  太极拳是以 &quot;道&quot;家思想为主,结合&quot;儒&quot;、&quot;释&quot;的哲学思想而创建的,有它极为富有想像力的一面。对于养生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遗憾的是,我们对此进行的研究还很不够,尤其是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去进行实验。<p>  因此,练太极拳能使机体保持精力旺盛,能稳定在一个相对高标准的水平,减缓衰老的形成。对于养生来说,太极拳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p>  以上我所谈的仅是运动的一面。还有另外更为重要的一面,就是思想方面。练太极拳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练习时,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quot;静&quot;。<p>  《老子·道德经》中说:&quot;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妙。&quot;《曾子·大学》中说:&quot;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quot;释家说:&quot;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quot;  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必修的境界,而且是高级的境界。无论作什么学问都必须达到的重要阶段。静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做到对于任何外界的干扰,都能平静地对待。就是要求有一种&quot;泰山崩于前而不溃&quot;的精神。也就是对待任何胜利、祸害,包括喜、怒、哀、乐,都能平常地对待。《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说:&quot;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quot;能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必须具有十分良好的自我控制。<p>  练太极拳能达到最高水平的,都有这样好的思想境界。象我的外祖父吴鉴泉,舅父吴公仪,我的父母马岳梁、吴英华均有这样极高的思想境界。因此,我们说练太极拳为什么能健康长寿呢?就是能有最佳的思想境界。<p>  如果读者们有兴趣去实践的话,你们一定会从中得到好处的。 <p>

tjsheng 发表于 2003-8-21 21:40:00

太极拳有健身和技击两大作用,知道了健身练法未必懂技击,知道技击练法一定可以健身

吾识传人 发表于 2003-8-22 09:42: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tjsheng</u>在 <em>2003/08/21 09:40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太极拳有健身和技击两大作用,知道了健身练法未必懂技击,知道技击练法一定可以健身<br></div><p><br>杀敌一万 自损八千

何足道 发表于 2003-8-22 20:20:0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3-8-23 19:46:00

健康与长寿 yuan yuan &nbsp;大于 &nbsp;技击

发表于 2003-8-24 17:32: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吾识传人</u>在 <em>2003/08/22 09:42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杀敌一万 自损八千<br></div><br> 怎样避免?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4-6-28 20:20:00

静是入道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式太极拳与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