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芥末
发表于 2005-6-9 13:26:00
胡大师的功夫真厉害,但是和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相比还是差点,不如我们都去学这些功夫;实在不行学个降驴18掌也可以啊!拜托了,这个是太极论坛不是神化论坛
tanhao200
发表于 2005-6-9 21:16:00
哈哈,我们要读得懂夸张。<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幽燕雨落
发表于 2005-6-14 10:53:00
<P>得遇八卦名师天津高义盛(师从程廷华)的传人,实在是一件幸事。练太极虽有年头,但交手后却不敢说武林之大,唯太极独尊。经过近一个月的交流,了解了八卦的一些特点,两大流派确实各有千秋。</P><P>太极讲<FONT color=#ee1169>追点</FONT>,对方劲力袭来,我须有一个接劲、听劲、化劲、打劲的过程,整个动作成一个弧线,俗称半个拳打人。八卦讲究<FONT color=#f70968>变点</FONT>,一处即变,一变就打;不仅手法变,脚下下步法也在变,向粘连他不给你记机会。</P><P>各有侧重,谈不上谁优谁劣。</P>
幽燕雨落
发表于 2005-6-15 13:35:00
多谢三刀关心!
tige
发表于 2005-6-20 06:5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糊涂书生</I>在2005-6-8 23:52:14的发言:</B><br /><br /><br />不要随敌而行,起手即打,切摸迂腐而执着于四字诀,以手挡格对方来手时即可进身发人,粘着人绕一圈是粘,粘着人一厘米也是粘,练去</DIV><br /><P>糊涂书生不糊涂!</P>
幽燕雨落
发表于 2005-6-20 11:16:00
<P>糊涂书生所言甚有启发。</P><br /><P>习惯了化劲,再加上不想令对方难堪,有时确为对方所乘。有一次我与一练八卦的推手,刚一搭手,对方迅速进肘顶我胸部,恰恰用了64掌中<FONT color=#f70968>顶</FONT>的肘法,我下意识的用陈式起式将其化解,对方前腿被迫前移一步,横在我身前,此时我只须向正前方发力,即可将对方击倒,只是觉得这样手太黑了,反思起来,对方的肘非常狠毒,应该发他一次。</P><br /><P>不过在此提醒太极同门,即使是高手(我说的是国内顶尖的高手)与八卦高手初次交手也不适应,但熟悉其特点后,才能做到“不吃那一套”。</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0 11:46:53编辑过]</font></div>
幽燕雨落
发表于 2005-6-23 16:05:00
真心的奉劝拳友,仅有松、柔、轻、灵、手法,达不到太高的境界。
太极芥末
发表于 2005-6-27 12:16:00
太极作为一种武术,大松大柔在现在社会应该不适用,如果不下苦功苦练,不抖大杆,不练基本功,呵呵到老了还是这样,只可惜,论坛上没有人愿意讲实话
幽燕雨落
发表于 2005-7-5 08:44:00
拳论中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招熟——懂劲——神明是练拳的三个必经阶段。练了十年仍不知劲为何物,练了一身劲,却不知如何运用,岂不枉练一生。<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5 14:03:52编辑过]</font></div>
jasonzhang
发表于 2005-7-7 11:25:00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气啊什么的只是感觉而已。 劲是在盘架子时体会到的,所以架子要盘,盘的好不好就看劲走的对不对,走对了 以后懂劲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