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gczl 发表于 2013-12-31 11:41:55

太极拳养生问答(二)

太极拳养生问答(二) 经常抽烟、喝酒对练武有很大的影响   吸烟、喝酒对身体有害,已为大量科学研究及现实所证明,因为,长此以往,会损坏人身体的各个器官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练武所需要的正是身体内部各器官机能的良好及身体素质,显然经常抽烟、喝酒,对练武有极为不良的影响。 自学太极拳   第一、自学者应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要有信心,恒心、毅力。第二、仔细钻研书中的文字和图解,首先看懂,尽量记熟,可看完一招也可分开来练或边看文字图解边练习。第三、可用磁带录下文字表述,练习时播放,这样可专心进行动作研究,从而学得快。第四、若两个人同练可互帮互学,也可一个人念文字,另一个做动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两人反复推敲,演练,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自学太极拳有一定困难,但不是不能成功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练太极拳时,身体某些部位发抖如何处理 出现发抖的原因有两条: 1、由于姿势要领掌握不准,出现劳累或意念造成紧张,从而出现发抖。2、还可能使这些部位有病,阻塞经络的气血运行,造成"通则不痛",从而气血大量集聚于此,强行通过又不能,就造成发抖现象。对以上两种情况的处理1、这种发抖不是好现象,应注意克服。对于自适应注意规范性、整体性、科学性,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或自己深刻钻研领悟,只要正确掌握,就能克服发抖现象。2、这种发抖都是正常的,由于发抖的存在促使气血冲过阻塞,活络筋血,长此下去,就能治好某些病,从而使发抖现象消除。因此要正确区分发抖原因。出现发抖,带练功完毕后,觉得身体轻松、舒畅,则为正常的发抖现象;若出现劳累或动作僵硬,则应注意克服。只有对发抖现象具体问题分析,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练太极拳收势后应注意的问题   收势后应注意以下几点:1、收势完毕后,应缓慢散步,在此过程中要配合呼吸,一呼一吸迈一步,同时意守丹田,气定神舒。2、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身体难免要出汗,此时不可走向风口,应避风休息,慢步而行,待汗下去后,再回住处。练完拳后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养气与练气 内功言说有二:一曰养气,二曰练气。“养”——涵养培养;练——锻炼运使。一是在于精神方面,二是在于体魄方面。孟子所谓“吾善养浩然之气”者,此养气之说。“培养中气而后元气充足,善涵养而后性气不动;性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这是内家功法的养气之说。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分。养气是以道为归宿,以义为宗法。练气是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宗旨。练气为了养气,因而在内家功法中,练气尤为重要。(注:运使——以马步为先,以身体上下伸缩为次。马步又名站桩。呼吸——肺为气之府,气为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内家功法的“呼吸”要求非常严密,呼吸要做到四忌:一忌初进时太猛;二忌尘烟污染之地;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四忌呼吸时胡乱思想。)内家的养气、练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和提高人体的中气(元气),既:固本养元。 意与气 “意”与“气”在人体之中,无形无色。“气”对人的体能来讲,占极重要的地位。“气”用于催血、用于养血。这里讲的“气”是指人体内的内气(人体内的体能磁场。在内家功法中,“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主、学为辅,气为卫、学为营”。气充则血足,血足则体强,体强则意坚,意坚则魄雄,魄雄则可以延年益寿。“意”是指“意念”,在内家武学上又称“心”,心就是意。实际上,心与意是有区别,但不大,而关系紧密(即:“心”为“意”之主,“意”为“心”之副)。“意、气、心”三者有循环相连之关系。气沉则意坚,意坚则心定。反之,心乱则意散,意散则气浮。故三者相互为用,实相系而不可离。 太极拳本质 普通常说,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伟大的事业。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得 以延长,而后才能从事一切事业,所以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与否在于平时修养和运动的得当不得当;也就是运动合于卫生不合与卫生。需要详加研讨, 并经实际的考验。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常的运动呢?应于练习某种运动以前,根据医学的方法,检察心脏的能力,血压的高低,脉搏与呼吸的次数,赤白血球的数目。至练习一个时期以后再行检查,自然就知道这种运动正常不正常。所谓正常的运动,是指适应人体的自然发展的运动,惟有适合这种规律的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健康。 正当的运动,能使全身的细胞即各种器官发生高度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呼吸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燃烧作用;换言之,就是使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可以给与细胞以一定的刺激,对在成长期者,可以促进其成长,增强体力,对已经成长者可以使之维持其效能,因而保持了体力与健康,若运动不当,则必然招致相反的结果。运动过激或运动不适当,不但损伤健康,甚而戕害身体,也就是发生疾病的诱因。现在一般的运动,筋肉疲劳以前,心脏已因呼吸困难而呈急性心脏扩张。遂不得不停止其运动,以使心脏得以休息,减低呼吸的困难,恢复正常状态。 中国的拳学,是以完全与此相反的方法来锻炼身体,这种运动是筋肉气血的运动,更可说是具体细胞的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即使运动使全身之筋肉虽已呈疲劳不能忍受的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失常,呼吸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觉到较运动以前的呼吸轻松舒 畅。这种运动是以其个人的筋肉心脏所能负担范围以内的能力,来求其个体平均,渐次发展生长,不限年龄,不限性别,而达保持健康增强体力的目的,更因没有任何招式,所以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使能得到恢复, 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郑州陈正雷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www.tjczl.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养生问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