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ongde 发表于 2014-1-3 13:44:43

较真24式太极拳拳谱(二 )

九、文字与图不符第44页,“(六)左右倒卷肱,要点:……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然而,图53(第四个倒卷肱)与前相同动作的图47(第二个倒卷肱)姿势几乎相同,无变化。前三个倒卷肱,腿向后退一步,脚尖着地与正前方约呈45°斜角,而最后一个倒卷肱,腿向后退一步,脚尖着地与正前方约呈60°斜角。而图53中未表示出来。因此,图53、54中,右脚尖应外撇的角度略大些十、姿势问题第46页,“(七)左揽雀尾,①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图54)。”本动作,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图54),与上式倒卷肱,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图48)几乎相同,图中仅左手手掌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然而,上一式右倒卷肱,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其中,手的平举(至肩高)是要再往上经耳旁向前推出。而本式,接上式右倒卷肱,右手则边内旋边从胯旁向后向上向前划弧,收至右胸前,掌心向下,期间,右手高度只需至胸部,不必平举至肩高,否则右手需由上往下划弧收至右胸前,容易产生耸肩抬肘。因此,本势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高度应与胸平,即屈肘折向前,收至右胸前,而不必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至肩高。十一、文字与图不符第47页,“(七)左揽雀尾,④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图59、60)。”图59展示,前掤至左前方的左手已翻掌向下,而右手则翻掌向上停留在腹前,没有前伸至左前臂下方,但示意的运动轨迹已表示下捋,出现动作不到位。因此,图59中,右手翻掌向上位置应在左前臂下方。十二、图照问题第53页,“(九)单鞭,②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图83、84)。”图83中,右手向右上方划弧至右侧方时,左手停留在胯腹前,手心向上,但在习练时,左手从身体左侧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手心应先向里下,过腹部后再逐步外旋,至右肩前手心向里。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左手心没有朝上的机会。因此,图83中,左手心应朝里下,而不是朝上。十三、图照问题第55页,“(一O)云手,②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眼看右手(图90、91)。”图90中,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经过胯腹前时,手心向上,但在习练时,右手从身体右侧由勾手变掌声向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手心应先向里下,过腹部后再逐步外旋,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在整个过程中,左手心没有朝上的机会。因此,图83中,右手心应朝里下,而不是朝上。十四、姿势问题第59页,“(一二)高探马,①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手变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图107)。”上式单鞭定式时,左掌向前推出,手心向前,眼看左手。本式,右手由前勾手变掌,并接着要屈肘经右耳旁向前推出,眼睛应随右手的变化而向右移动,而不应仍眼看左前方。这和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眼睛死盯着手截然不同,不符合眼随手动的拳理。因此,本动作右手变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时,眼应看右手。十五、姿势问题第63页,“(一五)转身右蹬脚,要点:与右蹬脚式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左蹬脚方向与右蹬脚成180°(即正西偏北,约30°)。”在(一三)右蹬脚中,右脚蹬脚方向“如面向南起势,蹬脚方向应为正东偏南(约30°)。”此式如设,左脚向左前侧方进步(脚尖略外撇),为东北方向,即正东向北45°,则右蹬脚蹬脚方向为正东偏南(约30°)时,左右两脚的夹角为75°,此时身体应朝向正东。而要使(一五)转身右蹬脚中,左蹬脚的方向为正西偏北,约30°时,按(一三)右蹬脚相应的两脚夹角和身体朝向,右脚接上式双峰贯耳应里扣朝向北偏东,15°(里扣105°),此时身体应朝向正北偏西,30°。由此可见,要使左蹬脚方向与右蹬脚成180°,看似两个动作前后很对称,但左右蹬脚中,两个支撑脚和身体的角度显得毫无章法。而且,也造成(一六)左下势独立和(一七)右下势独立动作不对称。因此,按(一三)右蹬脚相应的两脚夹角和身体朝向,右脚接上式双峰贯耳应里扣朝向东北方向,即正东向北45°(里扣75°),左蹬脚蹬脚方向为正北偏西(约30°),左右两脚的夹角为75°,此时身体朝向正北。这样,左右蹬脚支撑脚、身体、两脚夹角能够得到偶合。并且,下式(一六)左下势独立,起始时右脚朝向东北方向,身体朝向北。再下式(一七)右下势独立,起始时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转动,脚尖朝向东南方向,身体朝向南。前后两式动作相互对称。十六、图照问题第64页,“(一六)左下势独立,图125、126、127、128”这几幅图中,右脚脚尖一直在变动方向,由西北转向东北,但在习练中,此时右脚是不变动的,产生的原因见十五、姿势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较真24式太极拳拳谱(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