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ongde 发表于 2014-3-19 15:25:57

与傅清泉大师商榷《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三)

与傅清泉大师商榷《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三) (十一)动作第73页,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二、动作过程“2.重心继续后移,坐实右腿,两掌向左右分开,稍宽于肩,随分随着两臂内旋,渐渐使两掌心翻过来相对。”傅钟文著作对本势指出:“重心继续后移,坐实右腿,两掌向左右分开,稍狭于肩,随分随着两臂内旋渐渐使两掌心翻过来相对。”奚桂忠著作(《杨氏太极拳问答》)更是指出:两掌向左右拨开,两掌心朝里,两拇指的距离与肩同宽,这种练法存在动作散野,门户大开(亮胸)、应敌不及时等弊病。因此,本势,两掌向左右分开,应稍狭于肩。(十二)动作第77页,第十四势 十字手,二、动作过程“1.……随转腰屈肘,两手向右移动,移到额前。距额约操拳人两拳左右,……”前势,第十三势如封似闭,两掌向前按出,本势,两手向右移动,移到额前,若此时两手距额约操拳人两拳左右,两臂要有个里缩,易耸肩。而三拳正好是两手接前势弧形向上,自然大方。赵幼斌、顾留馨(《太极拳术》)著作认为,此时,两手移到额前约三拳左右。因此,本势,随转腰屈肘,两手向右移动,移到额前,距额约操拳人三拳左右。(十三)角度第80页,第十五势 抱虎归山,二、动作过程,(一)抱虎“1.左足里扣90°踏实,……”前势,两足均朝南,平行而立(左虚右实),本势左足要里扣90°,与右足成90°内直角,几乎是不可能的,别扭不说,身体重心也不稳。从图68拳照看,左足至多里扣60°。因此,本势,左足里扣约60°踏实。(十四)动作第82页,第十五势 抱虎归山,五、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1.……纠正:要在扣左足时,重心大部分放在左足,左足里扣踏实,右足跟即离地抬起。……”本著作第78页,第十四势 十字手,四、要求,4.中指出:“错误:十字手定势时两足双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以为一段结束,这是一个休息动作。纠正:要像跷跷板那样,右足踏实左脚要变虚,是一只脚用力,不是两只脚分担重量,这样才不是双重。”由此可见,十字手定势时,右足为实左脚为虚。本著作第78页,第十五势 抱虎归山,二、动作过程,(一)抱虎,1.中指出:“左足里扣约90°踏实,左腿渐渐屈膝下蹲,随着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渐渐提起,……”从文中可见,左足是在里扣后,再重心移于左腿的。因此,接上势十字手,本势扣左足时,重心大部分应仍放在右足。(十五)文字第91页,第十七势 左右倒撵猴,二、动作过程,(甲)左倒撵猴“2.……同时,右掌继续向后偏右弧形举到与肩齐,手心斜朝上。左臂渐渐外旋,使掌心斜朝下。3.……同时随转体,右掌弧形略向上收经右耳旁,向前推出,左掌翻到手心向上弧形向后抽回在左胯旁。……”前势,第十六势肘底看捶,左掌自左下向里经右前臂内侧,向前上圆转穿出,掌心向右。本势若左臂渐渐外旋,掌心只能翻朝上。因此,左臂只有内旋,掌心才能斜朝下,且接着左掌外旋才能翻到手心向上弧形向后抽回在左胯旁。(十六)拳照第91页,第十七势 左右倒撵猴,二、动作过程,(甲)左倒撵猴“3.……同时随转体,右掌弧形略向上收经右耳旁,向前推出;左掌翻到手心向上弧形向后抽回在左胯旁。……”本著作图90拳照中,右掌向上收经右耳旁,左掌仍朝下,未翻到手心向上。傅钟文著作相应的拳照图76、图77中,此势左掌已翻朝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傅清泉大师商榷《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