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罡 发表于 2004-4-26 07:23:00

即使是形意、八卦,孙先生也是只言自己略窥门径而已。如果按照北海先生的逻辑,孙先生在形意、八卦上还没有入门。陈发科先生也总是说自己的拳“不中”。大宗师都是很谦虚的人,如果我们利用他们的自谦来贬低他们的成就,只能说明我们太浅薄了。

北海散人 发表于 2004-4-26 22:24:00

不是他们谦虚,而是他们太实在,正是由于他们拳术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才感悟到自己的不足,这也是他们终其一生以拳为业、习拳为乐的原因。我引用孙先生的这段话只是说明掌握太极拳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一悟就解决问题的,即是孙先生这样的奇才也需要长期的练习,绝对没有贬损孙先生的意思。

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04-10-8 10:29:00

孙先生对太极拳有自己独创的概念和体系,请参见《太极拳学》中“太极拳名称”一节,可以说明为什么孙先生将三拳归为太极拳。

清源 发表于 2004-10-7 20:05:00

<BLOCKQUOTE><br /><TABLE&nbsp;&nbsp;width="90%" border=0><br /><br /><TR><br /><TD&nbsp;&nbsp;width="100%"><IMG src="http://www.taiji.net.cn/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B></B><br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孫祿堂精通內家形意,独步武林50年,为什么最后归结为太极拳? </TD></TR></TABLE></BLOCKQUOTE>

straylight 发表于 2004-11-3 11:09:00

<P>陈太曾经在北京摆擂十几天,无人能敌</P><P>孙式太极好象没有听过</P>

无敌 发表于 2004-11-4 20:12:00

<P>“陈太曾经在北京摆擂十几天,无人能敌”??????自慰吧!</P><P>陈发科叔侄在北京摆擂可有当年的报纸报道?或有当年出版的其他证明材料?没有!可以断言陈太的人永远也拿不出可以证明的材料。因为这纯属是瞎编的故事。</P><P>我知道的是陈发科推手推不过郝家俊。这是我师傅亲眼所见。</P><P>而冯志强连毛伯浩都推不过。这是老武术处的赵双印、李天骥等人亲眼所见。</P>

zhendugu 发表于 2005-5-21 17:49:00

吹,继续吹

路人丁 发表于 2005-5-21 21:04:00

交点税

虎老雄风 发表于 2005-9-18 13:15:00

<P>孙禄堂的武功确实比郝为真高。孙、郝搭手间,郝为真即刻不支,几跌。这件事,郝为真的徒弟李集峰也曾谈起过。形意、八卦的功夫不是上了岁数的人能够短时间学到的,所以郝为真学不了孙禄堂的功夫。孙门的拳要有四正八柱的生理改造基础才能学,这是年迈的郝为真根本学不了的。所以,郝为真没有学孙的形意、八卦,不是形意、八卦不高,而是他岁数大了学不了啦。</P><br /><P>杨澄甫、武汇川的功夫还不如李玉琳,李玉琳与杨、武交流推手,杨、武皆不能敌,最后只好接受李玉琳的建议三次修改了传统的杨式太极拳的架子,最终才形成了山东国术馆的《杨式太极拳讲义》。</P><br />

火葫芦 发表于 2005-11-19 09:17:00

<P>“孙禄堂的武功确实比郝为真高。、郝搭手间,郝为真即刻不支,几跌。”</P><br /><P>《武魂》上登过孙禄堂写的郝为真先生行略称郝得疟疾后搭手间仍戏孙如婴儿。</P><br /><P>不知是谁在吹牛。</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内家拳旧闻5——武学泰斗孙禄堂(转自北大未名站)